文章

为“字典”说几句话

发稿时间:2014-11-26 00:00:00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康井泉

  很早就有为“字典”写点什么的想法,思考良久,总感觉写的内容实效性不强、价值不大而不得不搁笔。近来有几件事给我触动很大,促使我提笔为“字典”说几句话。

  不使用字典尴尬多、毛病多、差错多。一件事,在干部培训讲堂上,有专家的课件上居然连续出现7个错别字,如:坐(座)右铭,百练(炼)成钢,刻(克)勤刻(克)俭,大事(是)大非等。另一件事,听干部讨论发言,把“魏徵”读作魏huī,把“校对”说成xiào对,把“靡靡之音”说成fēi fēi之音等等。第三件事,央视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与共鸣,在为此举拍手叫好的同时,我也发现众多参赛选手、教师、家长、主持人、专家等,手里拿着字典,桌面放着字典,不会写时翻阅字典,字典俨然成了必需品,可喜可贺。
这些只是现象,其本质反映的是:是否具备扎实的学风、是否具有务实的作风、是否具有敢于纠错的态度、是否能够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小字典反应大问题,小字典也能解决大问题。

  “字典文化”历史悠久。字典是以字为单位,注明读音、意义和作用的一种工具书。“典”的解释为:被看作标准或规范的书籍;规范、法则。所有的字典其实都在确立语言规范。中国的字书,源远流长。相传公元前8世纪周宣王太史史籀,用四言韵句编写了一部儿童识字的启蒙读本,叫作《史籀篇》,这是我国最早的字书,可说是字典的雏形。《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字典(那时叫字书),是东汉许慎编撰的,共收字10516字。我国最早冠以“字典”名称的是《康熙字典》,然而它规范的是文言文,与现在的语文相距很远。确立白话文为汉语主流后,钱玄同、黎锦熙、赵元任等老一代语言学家参与编纂了《国音字典》。1953年,由魏建功先生担任主编的《新华字典》正式出版,这是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一本辞书,也是我国影响最大、最深远的辞书之一。

  字典承载着深厚的汉字文化。字典中的汉字,无论是字体、读音、字义,都是中华文明之魂,是华夏民族生命的符号,是祖先用智慧创造的世间独有的文化传播工具。字典中的汉字,无论是字体、读音、字义,诠释着人生奥妙、历史发展、宇宙规律,解读民族意识、民族和谐、民族精神。字典中的汉字,无论是字体、读音、字义,彰显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深刻而奇妙的关系。字典中的汉字,无论是字体、读音、字义,其魅力足可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者富,富者善,病者康”,足可使人机警睿智、学富五车、思接千载、通达大善。敬畏、珍爱、使用字典,就是对中华民族文字的珍视,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

  常翻阅字典有许多益处。其一,解决用字规范问题。将易写错、读错的字加以查阅核实,不至于出现用错字的尴尬现象,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素养。其二,体现一种勤奋的学风。把字典从书架上、从书桌里、从故纸堆中拿出来,经常翻翻,是认真精神的体现,更是勤奋学风的表现。其三,敢于纠错的务实举动。出现错别字、读错字音、用错汉字不要紧,关键是要有查错的意识、纠错决心和改错的举动,这样才能发展、才能进步、才能提升。
  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叫“敬惜字纸”,就是敬畏汉字、敬畏母语、敬畏中华文化。要敬畏,就要从自己做起、从规范用字做起、从经常使用字典做起。字典是我们百问不厌的好老师、是我们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是我们发展进步的科学阶梯,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字、解字、用字。我们在阅读文章、审阅文件、发表演说、书写材料时,遇到文字上的“障碍”,应当随时请教这位“字典老师”,而不是把它遗忘、把它冷落、把它搁置。■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