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撤点并校政策让农村学生陷入困境

发稿时间:2011-12-15 00:00:00
来源:腾讯网

  又是校车事故!距离造成19名幼儿遇难的甘肃正宁县幼儿园校车事故,还不到一个月,12月12日晚,江苏丰县又发生重大校车事故,根据媒体通报数据,死亡人数目前已经达到了15人…

  中国的校车为什么总出事故?如果稍加留意,其实不难发现,近年的校车事故,大量集中在县镇一级的中小学。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校车事故的频发,其实是近十余年来,政府在农村实施错误的“撤点并校”政策的直接后果;不深刻反思和补救这一政策,可以预期,县镇一级的校车事故,还会越来越多……

  【一】“撤点并校”的直接目的,是政府为了省钱

  所谓“撤点并校”,指的是自90年代末已经存在、2001年正式开始的一场对全国农村中小学重新布局的“教育改革”,具体说来,就是大量撤销农村原有的中小学,使学生集中到小部分城镇学校。

  2001年开始大规模撤销农村小学,每天减少64所农村小学

  开启这场“教育改革”的,是2001年国务院出的台的一份名为《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文件。文件第十三条要求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该条具体规定: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详细]

  此后,“撤点并校”以一种近乎疯狂的态势横扫了中国广袤的农村,如下图所示,因为这一政策,自1997年以来,平均每天有64所农村小学消失:

  1997一2009年农村小学校数与全国小学校数变化情况对比(单位:所)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数据(目前只公布到2009年))

  “每年节约1670万”,是县级政府狂热推行“撤点并校”的最大动力

  “撤点并校”的理由,综合起来,有这么几点:1、农村生源因为计划生育而逐年减少;2、关闭农村小规模的教学点,将学生和师资力量集中到部分城镇学校,可以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3、学校规模扩大,可以造成规模效益,提高教学质量;4、农村孩子到城镇学校上学,有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这四条理由,除了第一条是客观因素之外,其余三条,不过是政策制定者一厢情愿的主观期望,后来的事实已经证明这种期望并没有实现(具体内容见下文)。地方政府之所以对“撤点并校”表现出异常坚决的执行力,与上述四点其实关系不大,真正的驱动力在于:搞“撤点并校”,可以大幅度地减轻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的财政压力。

  2001年,正值“农村税费改革”步入全面推广试点阶段。本次改革之前,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投入,主要依靠乡镇,包括教育附加费、教育集资和县乡一级的财政拨款三个部分,但实际上,县乡财政拨款极少,主要依赖于向农民征收教育附加费和进行教育集资,换句话说,完全是农民自己掏腰包,在维持整个庞大的农村基础教育体系;这个农村基础教育体系,基本上做到了“村村有小学”,同时又大幅度地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和城镇居民同属纳税人的农民,却无法如城镇居民一般享受国家提供的基础义务教育。

  2001年同时启动了税费改革和义务教育体制调整,前者废除了农业附加税和各种集资,其直接结果是县乡财政收入锐减;后者确立了一种新的“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在这种体制下,表面看来,农民不再承受既纳税又自掏腰包办义务教育的不平等待遇,但因为中央其实并没有往农村义务教育投钱,县乡一级政府在“税费改革”之后又更穷,其结果就导致地方政府狂热地推行“撤点并校”来减少教育领域的财政支出,最终受害的仍是农民(具体内容见下文)。因其过于狂热,以至于2009年国务委员刘延东不得不讲话强调:农村搞撤点并校要“注意从实际出发,防止‘一刀切’或‘一哄而起’”[详细]

  “撤点并校”能给县级政府减轻多大的财政压力?2009年华商报《乡村教育调查报告:走向“空壳”的乡村学校》中,曾记载了2008年8月陕西汉中市西乡县所搞的一个调研,该调研显示:

  “以30年投入资金为单位进行比较,按2007年的校舍建设、维修、教职人员经费支出为依照,如果不调整,共需投入263816万元;调整后,生源聚集,办学效益提高,教职工相应减少,经费投入随之降低,总计投入213744万元。也就是说,今后30年可以节约资金50072万元,平均每年节约1670万元。”[详细]

  搞“撤点并校”,每年能够给西乡县带来1670万的财政“节约”,其中还未算入国家的政策补贴。这个数字,显然对大多数都在吃财政饭的县级政府,尤其是县级教育部门,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二】“撤点并校”没有带来任何预期的好处

  “撤点并校”政策的初衷,似乎以为会“既便宜又实惠”,比如坚信会使教育资源获得更合理的配置;会提升教育质量;会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等等。但事实证明,上述期望,都没有实现。

  教育资源获得更合理配置?根本没有!耗资更严重

  “撤点并校”之后,貌似优秀的师资、先进的教学设备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但随之而来的浪费问题,更加严重。

  其一,原有的教育资源大量闲置废弃。虽然《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规定:“调整后的校舍等资产要保证用于发展教育事业”,但事实是几乎没有得到任何贯彻。

  其二,县级财政投入虽然锐减,但其他相关财政支出猛增。最直接的财政支出,就是扩大校舍和兴建寄宿制学校。例如,2009年陕西延安市一方面在搞“撤点”,一方面为了“并校”,计划新建学校5所,改扩建3所,包括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投资达3.0816亿元,这些资金,最终还是要从纳税人口袋里掏。[详细]

  其三,大大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表面上看,农民不再直接自己掏腰包办义务教育,农村家庭的教育成本应该明显降低,但实际情况是:对许多被迫转入城镇学校的家庭而言,他们需要开始支付额外的交通费、伙食费、住宿费乃至陪读费,其结果,等于将政府应承担的教育投人转移到了农民身上,而且恰恰是那些经济不发达、教育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也就等于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二元差距。

  教育质量提高了?根本没有!实证调查显示“差异并不显著”

  某一农村小学被撤的理由,通常不出“规模小”、“条件弱”、“师资差”这么几条;而大规模、好条件、好师资的学校必然有好的教学质量,则似乎是一个常识。但实证调查表明:“合并学校与未合并学校学生成绩的差异并不显著,如果成绩可以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指标之一的话,这说明我们没有证据证明农村学校合并政策一定能够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对学生成绩影响的实证分析——以陕西为例》,东梅、常芳、白媛媛;原载《南方经济》2008年第9期;2006年9月福特基金资助)

  造成学校“撤并”后教育质量并没有任何提高的因素,相当之多。譬如许多学生因为路途遥远而产生的交通问题(体力消耗过大,影响学习)和就学时间问题(不能按正常状态上下学);出现数十人上百人的巨型班级而导致部分学生被严重忽视;绝大部分寄宿制学校食宿水平无法达标……如此种种。这些问题政府不动用财政力量解决,光靠一个简单粗暴的“撤点并校”,就希望教育质量大幅度提升,岂非痴人说梦?

  城乡教育差距缩小了?根本没有!反而扩大了差距

  让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在一个学校里学习,似乎理所当然会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事实却不然。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城乡学生享受了相同的师资和设备,但在另一层面,被迫转移到城镇的农村学生,则需要承受过早离开家庭的代价,这种代价包括家庭教育的过早缺失(学者普遍认为,在人格方面,家庭教育远被学校教育重要)、与父母之间亲情的过早缺失,尤其是心理尚未健全,过早进入一种城、乡割裂的教育环境,如此种种,对农村学生而言,不但没有缩小差距,反而是扩大了差距。

  更何况,一直以来,中国所谓的“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一直是以“城市中心论”为指导的,其结果,无非是把一个农村人培养成一个城里人而已,并无真正的“农村教育”存在,所谓“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一直误入歧途。让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完全一致的条件下接受完全一致的教育,与“城乡教育平等”,并无任何直接关系。

  【三】诸如“校车安全”一类的问题相当之多

  加重农民负担,学生辍学率上升

  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广东农民代表杨月娥说,“学校撤并,孩子们不得不去镇上上学,一些孩子离家就是二三十里,车费、住宿费、伙食费,一年保守都要1000元,实际上农民的负担反而加重了。”

  负担加重的直接结果,是大量农村学生的辍学率,广东省四会市江谷镇小乐村,仅几十户人家。江林中学并入江谷中学后,已经有120名左右的学生辍学。2008年一年,就有4个初中生放弃学业外出打工。村民吴世财如此描述他的女儿和儿子的辍学:

  “他们在江林中学读,我还供得起,在江谷的话只能不读了。”

  此外,推迟学生入学年龄的情况也相当普遍。[详细]

  加速农村的解体和乡土文化的凋零

  “撤点并校”之前,村级小学大都是由当地村干部带领村民多方筹资建起来的,村民们为建校备尝艰辛,甚至负债累累。每一所村小学,在某种程度上,等于是所在村庄最重要的文化中心。这个文化中心丧失之后,村庄的解体也指日可待——为了后代的前途,稍有能力者都会选择搬离这座缺失了基础教育功能的村庄,正如乡土调查者杨贵平女士所见:

  “一个北方乡村,村里原有的一个小学有一至五年级。撤了五年级后,9个家庭随上学的孩子搬走了。四年级学生的家长,也有十几家准备搬走。村主任眼见学校办不下去,村子就要死了,于是四处奔走,希望能保住学校,保住这千年的古镇。”

  而这些离开了的父母和孩子,既难以变成真正的城里人,也大多不再可能回到村庄。[详细]

  过早的寄宿生活,严重威胁农村学生的心理、生理健康

  为了解决农村学生上学路途遥远的问题,与“撤点并校”同步,寄宿学校遍地开花,完全不考虑这些学生年龄最大不过十一、二岁,心理、生理发育都还很不完整的——陕西子长县史家畔中心小学2009年春招收了56名来自附近农村的寄宿生,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5岁。

  “撤点并校”,实质上意味着对农村学生正常的“家庭生活”、“家庭教育”的剥夺。

  身体方面的发育同样因为过早的寄宿制而被摧残。由西北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的学者共同组成的“农村教育行动计划”(REAP)项目组通过抽样调查发现:因长期营养不良,样本区许多孩子的体格发育滞后。其中,非寄宿学生的身高,比世界卫生组织同龄人的平均身高低5厘米,而寄宿学生的身高,比世界卫生组织同龄人的平均身高低9厘米。[详细]

  校车安全事故频发

  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中键入“校车事故”字样,粗略分析其搜索结果,不难看出,县城、乡镇一级的校车事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远高于大中城市中小学校车事故的比例,在死亡人数上更是遥遥领先。直接原因多种多样,但历史原因,则无一不是“撤点并校”之后上学远所致。11月份甘肃正宁的校车事故,与“撤点并校”有关;此次丰县的校车事故,也同样关系密切。据媒体报道:

  “丰县副县长张斌通报说,这辆车荷载52人,当时接送了47名首羡镇中心小学学生回家,车辆行驶到张后屯村时,车上还有29名学生,因为躲避人力三轮车发生侧翻,车辆侧翻进了路边水深达到60厘米的沟内。”[详细]

  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13条,“撤点并校”得以进入狂热状态,乡镇中小学校车事故随之而来,需要反思的是,为何几乎无人遵守该《决定》第13条中所强调的三原则之首:“小学就近入学”?

  结语:因只见其弊不见其利,“撤点并校”在2010年被教育部转入“暂缓”状态,但地方政府的热情迄今未见消退,譬如广西的鹿寨县;当地方政府的利益逻辑与民众的利益逻辑不一致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