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报纸上看到《收获》杂志副主编叶开一篇文章,题为“大学语文的进退之窘”,说大学语文被称为“高四语文”,学生学得厌倦无奈,老师教得灰头土脸。大学语文的异化,是我们这个国家教育异化的典型表征。(9月7日《东方早报》)
以“进退之窘”形容大学语文,很贴切。我觉得,这种窘迫与尴尬,也不是今日大学语文一时表情。这些年,“炮轰”语文现象始终不绝,学语文也不例外。可以说,我们“国文”教育不仅患病久矣,而且患病深矣,从小学到大学,从根系到枝叶,都像严重缺少水分,变得黯然失色,呈现一派枯黄灰暗的困窘之态。
这个水分,说到底,就是文化的源头活水。“价值意识”与“爱国主义”的教育,不仅是“从娃娃抓起”,还是贯穿于我们教育人生的全部过程,融入到教育内容的每个角落。大学语文当然也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领地。问题是,大学真的不是“高四”,大学生作为成年人,要拥有符合时代需要的公民精神,在文化上必须拥有足够的自由选择权。
梁漱溟曾直呼,“中国文化最大之偏失,就在个人永不被发现这一点上。”在我看来,大学恰是一个发现个人价值、分清群己权界的重要阶段。让大学语文走出“工具化”的误区,以“大语文”的姿态带领学生面对文化的丰富性,来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审美情趣、人文素养,最终让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成为有独立精神的个体,这才应该是大学语文担负的文化使命。
把个人价值发现淹没于集体主义选择的洪流中,是一种不尊重人性的表现。“语文”就是寻找个人自我价值的一种重要途径。汉语言文学极其博大精深,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大学语文的价值不是要局限人的思维眼界,而是要开拓发现人的文化想象空间。梁文道在说到中文大学时,就强调不应固守中文,而在中文本身的“国际化”。要不拒外来文化,反而要把它们吸收转化成中文思考的新领域,以宽阔的胸襟泯除地域边界。而我们大学语文却内容窄化单一,无法为学生提供适应自我发现的价值空间。
这种大学语文的价值定位,注定让这门学科边缘化。很显然,它不可能拥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权威,更不可能拥有外语那种专业强势,于是,价值偏失也就伴生着教学错位。可怜的是,中国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就掉在“应试教育”陷阱里,到大学阶段仍然无法从本土语言中获得文化自由选择权的源头活水。这或者可以用来解释,面对世界文化洪流,我们年轻人为何经常显得一脸茫然,很不自信。没有足够的文化支撑,面对无处不在的文明冲突,是很难从容转身的。
年轻人需要自信,更渴望优雅。这里还是引用哈佛大学前校长查尔斯·艾略特那句话:“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唯一应该具有的必备素养,是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我们常常惊叹于美国年轻人慷慨激扬或穿透人性的演说,这与美国名校很好地延续“经史传统”大有关系。遗憾的是,尽管汉语言文学博大精深,在全球化语境下,也完全可以充当起发现与容纳各种文化的载体,但是,我们却以自我阉割与自行毁损的方式,让我们的青年男女变得一脸窘相,看不到应有的优雅。
优雅是什么呢?这是个来自拉丁文的动词eligere,意思是“挑选”。优雅给人的感觉,可能会是自然的、个性的、简洁的、知性的,但说到底,都是从文化艺术的体验中产生与发展。不能让人自由“挑选”的大学语文,自然会让这一代年轻人失去文化的自信与优雅。
(作者单位:重庆商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