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心敬老院里住着附近几个村的70余位老年人,然而照料老人们吃喝拉撒、医疗保健的仅靠8名服务人员。重阳节之日,敬老院服务人员呼吁更多的人加盟老年人服务行业。(10月4日《齐鲁晚报》)
敬老院超负荷运转是老龄人群的一声叹息:不进敬老院无人管,进了敬老院管不好。这已然直击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之困。虽然我们的政府、媒体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对各种民生工程的的表扬与宣示早已司空见惯,但我们却不能忽视这些淹没于宏大叙事之外的细枝末节,甚至是灰暗死角。对每个细节孜孜不倦的追究往往比坐在菩提树下冥想普度一切人类的方法更有效。只有将每个具体的现实问题解决好,我们才有宏大叙事的资本,否则,一味的宣扬所取得的成绩无异于缘木求鱼,有弊无益。
今天,当各大报刊不吝用大幅版面渲染欢乐气氛,当人民日报评论员喜气洋洋地告诉我们“‘十一五’期间,老龄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老龄机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时,我却没有丝毫快意,我不知道我国老龄事业取得何种成就,我不知道老龄机构如何加强。我只知道,欢乐气氛、其乐融融不过是多数媒体一厢情愿地对老年生存状态的片面取景、断章取义;我只知道,本应安享晚年的老父此时还扑在田间汗流浃背地抢收花生;我只知道,早已年过花甲的三叔正在钢筋水泥间的某个角落灰头土脸地捡拾垃圾。这冰冷刺骨的现实,是这么深刻的与我连在一起。敬老院超负荷运转最起码说明这些老年人还能在敬老院享受服务,可那些没钱买服务的老年人怎么办?不管怎么讲,都是一种伤害。
当先辈们在劳累了一辈子后却不能安享晚年,当28位老人栖身猪圈柴房,当敬老院的院长要求7旬老人为其服务,当花甲老人被提供的是粗糙的养老服务质量与敷衍的“送温暖”时,沦陷的不只是政府的慷慨宣示,更是整个社会的良知。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也就成了一剂狗皮膏药,一个辛辣讽刺。此时此刻,老年人之痛不仅需要直面,更亟需破题。
敬老院的建设是各级政府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是我国建设老年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建起来”,建起来只是老人入住的前提,如果仅仅是能住人,那敬老院就偏离了其存在的初衷。更重要的是要提供配套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准。敬老院不应仅仅只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场所,更应该是一个其乐融融的温馨世界。
敬老院超负荷运转源于工作人员的捉襟见肘。“应聘的年轻人工作两周就走了,嫌这里的工资低干活累”,这已经很鲜明地指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国家对敬老院的财政支持不到位,对工作人员的待遇不理想。这是一个制度层面上的短板抑或是失误,但同时,这也指出了国家在敬老院工作上的方向:加大财政支持,提高工作人员的待遇与福利。重金之下必有贤达,届时也将会有更多的管理人才前来应聘,养老院也就会找到既有能力又有责任心的人,这不仅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还能把老人服侍好,使这一顽疾得以攻克。
对每个老人的关爱就是对历史的负责。没有老一辈为我们披荆斩棘,我们有什么资本在这里坐而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