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黄晓东:安全产业如何走科学发展之路

发稿时间:2011-10-10 00:00:00
来源:学习时报

  所谓安全产业,是指安全的产业化,即是从产业形态上进行安全产品的生产与使用的过程。对中国社会发展现况来说,安全产业尚属于破题开拓期的新生事物;但就中国社会发展态势来说,安全产业又是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引导未来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认真研究探索安全产业的发展规律,形成科学的战略判断和策略选择,对加快培育和发展中国安全产业、走科学发展之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安全产业的历史担当

  产业的发育是建立在社会需要基础上的。在当代中国,安全产业地位的凸显是与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紧密联系的,发展安全产业是对中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积极回应。

  一是以重化工为主要特点的工业化与快速城市化相交织,安全生产形势空前严峻。当下中国社会的工业化是以发展重化工为主要特点,重化工是工业化的强劲动力,但也是安全生产事故多发、易发甚至恶性爆发的温床,污染问题和对公共安全的威胁更是重化工产业难以回避的代价。而且,由于重化工产业的特点和发展阶段的局限性,我国相当多的重化工产业客观上集中于人群聚居区和水资源供给的要害地区,化工“围城”是普遍现象。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对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害,甚至还会带来重大的生态灾难,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的危害将会持续数百年。

  中国社会的城市化则是以大城市扩张为主要特征,大量的产业、人口、经济政治活动以高密度的状态集中于大城市中,城市建筑密度越来越大,人口密度越来越高,像北京的人口密度已经是纽约的1.7倍。城市化的发展需要相关生活设施的配套,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的长输管道、城镇输配系统管道以及城市加油站在大幅度增长,城市灾害事故放大、耦合、衍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均在增加。

  工业化加速期、城市化扩张期的发展状态,加之粗放式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等因素交织,使得中国安全生产形势空前严峻,事故已经从理论中的“易发”变为了现实中的“多发”、“频发”乃至恶性爆发。据相关部门数据显示,“十五”以来,各类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当年GDP的2.5%,各类事故死亡总量每年以超过6%的速度在增长,接近GDP增速的2/3。

  二是以人为本新理念与社会文明新进步相促进,安全生产期待更加强烈。在今天的中国社会,重化工的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同步进行。从产业发展现状来看,重化工产业短时期内不仅不可能被替代甚至还要大发展,这也就意味着安全生产问题客观上依然多发;从发展理念来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和社会文明的新进步,使得社会民众对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安全生产有了更高期待。一方面是因重化工发展带来的各种生产安全问题频发,另一方面是社会民众对安全生产问题的高度敏感化,加之现代社会又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的无障碍便捷流动也在相当程度上放大了安全生产问题。这诸种因素相叠加,很小的安全生产问题都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是安全发展呼唤产业支撑,科学发展要有战略支点。这些年来,中国社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但现实并不因我们的愿望而改变,面对管而不减、禁而不止的生产事故,必须意识到,监管更多的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更多的是从生产者的意识和行为,从生产制度、生产过程等环节进行监管,它可以有效地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频次,却不能从本质上解决安全生产事故不发生的问题。只要是人总会犯错误的,任何制度都会有漏洞。如果不从产业的层面统筹考虑,通过安全产业的配套在其生产过程内部实现产业安全生产的整体提升,进而实现产业生产水平的整体提升,那么,安全生产问题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更进一步看,发展安全产业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支点。把科学发展体现在发展的实践中,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这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大要求、大战略。但没有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产业,没有反映科学发展属性的产业,科学发展也会成为空话一句。

  安全产业的战略定位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我们必须对安全产业在整个产业体系中的定位有准确界定。既要阐明其产业运行模式,讲清楚安全产业是如何保障产业运行安全的;又要对其产业绩效进行科学分析,解决采用安全产业划算不划算的问题;还要对其发展空间做出前瞻性判断,为安全产业发展勾勒出未来发展路线图。

  根除安全生产隐患

  安全产业实现的安全是一种“本质安全”。所谓“本质安全”,是指通过为现有产业配套服务的同时改造提升现有产业生产运行模式,进而从生产方式、生产源头把安全生产事故彻底消除。

  通过安全产业实现本质安全和通过监管实现安全生产,这两种方式保障的安全完全不在同一层次上。就其运行模式和运行机理来说,两者也完全不同。安全产业是从生产全过程彻底根除安全生产隐患,让不安全问题没有发生的可能和条件。安全产业不是说不让生产过程不发生失误,而是说即使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操作失误,也产生不了生产事故。

  以油气爆炸和油品渗漏为例,传统的汽油运输过程中极易因电火花而引发爆炸,导致事故发生,城市加油站燃油渗漏常常导致土壤被污染。采用阻隔防爆技术改造的加油站,即使遭受枪击、雷击、明火都不会发生爆炸,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成品油等相关危险化学品储运容器和装置的本质安全。安全产业的这种“本质安全”特性,成为了高等级安全要求的最佳保障和有效手段。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加油站皆是采用了这种技术改造的加油站。

  更进一步讲,安全产业的“本质安全”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内涵,就是保障经济运行在任何状况下的本质安全。这一点过去讲得不多,但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各类风险(自然风险和恐怖风险等等)的加大,这一功能的价值将越来越凸显。比如前两年汶川、玉树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震区常规的输油管道和加油站皆严重受损不能使用,但无论是抗震救灾还是保持震区经济正常运行都需要能源的保障。在这样的环境下,运用阻隔防爆技术的橇装式加油装置便显示了它的“全天候”功能,有力地保障了救灾工作的进行和震区经济的不中止。

  提升企业全面绩效

  在常规的安全生产模式下,企业经常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固然安全投入越多生产安全性就越大,舍不得进行安全投入,事故就不可避免。但问题是,企业经营必须进行成本与收益的核算,如果因为过度的安全投入而使得企业正常收益下降,甚至入不敷出,这样的投入就没有意义了。

  当我们从安全产业的层面再来面对这一问题时,便会发现这并不是无解的悖论。好的安全产业不是企业的包袱,不是生产成本的增加,而是对企业既有绩效的全面提升。安全产业对经济发展有两大效益功能:一是“减损功能”。既帮助企业杜绝安全事故,避免经济损失,又帮助企业降低既有的生产成本,降低企业消耗。避免的损失、节约的成本当然相当于间接创造的价值。二是“增益功能”。通过对安全产业的运用,不仅可以发掘、创造出企业潜在的、在原有产业水平下不可能获得的效益,更重要的是通过保证劳动者的生命安全,维护劳动者职业健康,从而保护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企业整体的劳动生产率,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

  还以阻隔防爆安全产业为例,采用阻隔防爆技术的橇装式加油站占地面积只是传统加油站的1/5,在目前土地资源尤其是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的情况下,节约出来的土地资源能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再者,燃油储运过程中的油气挥发一直是老大难问题,油气挥发不仅污染环境也浪费资源,我国加油站的油气挥发率在6‰左右,由此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数十亿元,而采用阻隔防爆加油装置的油罐比普通油罐的油气挥发浓度减少了43%,这又是很大的经济效益。

  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产业升级绝不仅仅是让旧的产业消失,让新的产业取而代之。这固然是产业升级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绝对不是全部,甚至也不能是重点。尤其对于中国社会来说,生产力水平发展的局限,劳动人口的庞大,使得相当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轻言放弃。如何既保持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存续与发展,又从根本上杜绝安全生产的问题,这就是安全产业的使命所在。

  从严格意义上讲,这里讲的安全产业主要是指为现有产业安全生产提供配套服务的产业,是一种狭义的安全产业。基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需要大力发展这种狭义的安全产业来化解现有产业生产的不安全问题。但是,发展狭义的安全产业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把狭义的安全产业与现有产业相结合,让现有产业具备本质安全的属性,从而实现现有产业的转型与升级,让不安全的产业变成安全产业,让污染的产业实现清洁发展,让高消耗的产业做到绿色发展。

  安全产业的策略选择

  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和安全产业的本质属性奠定了安全产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但是安全产业战略功能的充分发挥有赖于安全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安全产业作为一项新兴的、刚刚起步的产业,正确的策略选择对于其健康快速发展至关重要。

  技术创新始终是动力

  一部产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技术的突破是产业发展的开始,人类社会的每一次科技大突破都带动了产业的大发展。安全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发达国家出于保持国际竞争优势的需要,必然要对我国引进技术进行各种限制。通过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尽快形成具有中国自己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我国安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有技术创新才有产业发展,有技术创新才有企业兴盛,这是中国安全产业发展的金科玉律。

  政策支持仍然是关键

  政府在政策上对安全产业与企业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规范市场秩序。

  二是制定产业标准。没有产业标准就不可能有产业的发展。各种资质不一、良莠不齐的企业各行其是会败坏产业声誉。尤其是安全产业,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求,将会产生更大的不安全,造成更大的损失。积极依靠政府和推动政府根据产业发展要求,把标杆企业的生产标准上升为产业标准,是实现安全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三是保护知识产权。安全产业属于高科技产业,企业之所以有积极性花巨资、下大力进行科技创新,就在于技术的专利可以带来巨大的收益回报。如果技术创新的成果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一项新技术面世后可以被无偿使用,企业就不会有积极性去从事技术创新了。但是保护知识产权仅靠企业自身是很难做到的,必须依靠政府强大的行政力量去查处打击。政府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科学的安全观是基础

  尽管安全生产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但是社会对安全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我们的一些政府官员和企业经营者只有在发生安全生产问题后才会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才会亡羊补牢。但是在平时未雨绸缪通过发展安全产业来实现本质安全,他们又有些舍不得。这种看似悖谬的现象表明,在全社会确立起适应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安全理念,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安全产业的共识是很重要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安全内涵在扩展。现代社会的安全不仅仅指传统安全,像防止爆炸、坍塌等直接导致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能看得见的问题,更包括现代安全,像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引发各种疾病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这种相对隐性的问题,甚至还应该包括后现代安全,像高碳产业模式引发的环境安全等。

  社会安全内涵的变化要求社会在产业发展乃至社会发展中都要相应转变观念,把一些过去可能没意识到或者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如要在产业规划中加入安全产业规划。未来中国的发展,只要进行产业发展布局,要上新的产业,就应该把安全产业作为必要的前置条件。不能因为安全产业客观存在显性成本能省则省,而应该在综合评估安全产业的隐性收益后算大账。

  因此,我们要确立一种科学的安全产业观,这就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安全产业固然是以产业形态运行,但它又具有“事业”的性质,更何况“安全”本来就是政府必须承担的最基本的一种公共服务。产业的责任归企业,事业的责任归政府。政府应该把发展安全产业的成本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帮助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这也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题中应有之义。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