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经济带成“十三五”区域战略重心

发稿时间:2015-03-20 00:00: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正在制定的“十三五”规划中,区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可能出现明显变化。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过去10年惯用的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板块划分方式将逐渐被经济带、经济区概念取代。尽管最终将规划多少条经济带目前尚未有定论,但是“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规划肯定位列其中,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入围也基本确定,其它可能写入规划的还包括:沿东南海岸经济带、东北经济带、沿长城经济带等。
 
  据权威人士介绍,从目标来看,“十三五”规划对于区域经济工作的定位仍然是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但是考虑到当前区域经济形势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将转为通过经济带、经济区促进各地区发展。这里所谓的经济带,是带状经济区的简称。
 
  在入选“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公开遴选的“‘十三五’我国区域发展重点和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课题组看来,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大的变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采取四大板块划分,尽管从地域上实现了全覆盖,但由于具体政策需要不断细化才能更有针对性,所以导致区域发展政策落实情况不及预期。正是认识到这一问题,为了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国家近年才推出了“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规划;推出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并在随后扩围至天津、福建、广东;推出了一批国家级新区。目前来看,这种经济带、经济区的设定,可以让区域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更加明确,所以今后这一思路将延续。
 
  其次,过去中国区域经济的支撑点主要是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都在东部,区域空间分布并不均衡。随着经济发展,现在出现了多个支撑点态势,除上述3个之外,至少还有长江中游、中原、成渝、关中-天水,形成7大支点,空间结构趋于优化。再次,“十一五”开始,尤其是进入“十二五”,产业转移在我国各地区之间快速推进,比如长三角的制造业转移到安徽等长江中游地区,随后甚至有一部分继续转移到长江上游的四川、重庆等地,使得产业发展更加协调。
 
  综合多方信息,规划中经济带的数量肯定会多于此前的区域板块,而且肯定包含“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这三大国家战略。课题组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认为,这三大经济带将是“十三五”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其中,长江经济带是支撑中国经济的脊梁;“一带一路”,尤其是其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西部大开发的升级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的则是要打造国家区域治理现代化首善之区。
 
  《国务院关于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批复》去年7月8日发布,珠江-西江经济带写入“十三五”规划概率较大。这一文件要求:“努力把珠江-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增长极,为区域协调发展和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示范。”据悉,西江系珠江水系干流之一,全长2214公里,是珠江水系中最长的河流;航运量居中国第二位,仅次于长江。广西一直在推进西江经济带,先后编制了《西江黄金水道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建设规划》和《西江岸线利用规划》,后来得到广东的回应,改为珠江-西江经济带,涵盖广西、广东、云南和贵州,直接连接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随着国务院批复,广西去年印发了《关于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实施方案》,这一方案计划实施12大类166个项目,总投资逾6300亿元。
 
  此外,孙久文建议,还应着力打造沿东南海岸经济带、东北经济带以及沿长城经济带。据他构想,沿东南海岸经济带将从上海一直连接到广州,沟通长三角与珠三角两个最主要的城市;东北经济带着重解决当前东北经济增长放缓的问题,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以及加强与东南沿海的合作,让私营企业在东北地区发挥更大的作用;沿长城经济带西至宁夏,途径内蒙古、山西北部进入河北,最终到达北京和天津,这条经济带上既有较为丰富的资源,制造业也有一定的基础,有利于产业的融合和转移。
 
  “从四大区域板块转向经济带、经济区建设,必然会出现一个衔接的问题。我们认为,通过构架上述这些经济带,可以加速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优化区域分工,实现东部加速转型升级,中部形成大的制造业中心,西部能源产业更加优化发展的目标。”孙久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中国社科院城环所副所长魏后凯则提出,“十二五”规划对海域没有足够的重视,所以“十三五”区域发展战略思路要全面推进实施陆海统筹发展。“中国的国土概念要把海域包括进来,纳入国土开发体系,树立大国土观,将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布局重点向海洋拓展。”他说。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