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成都市着眼边界约定、精明增长、法制约束、价值共享,在全国率先将沿中心城区绕城高速两侧各500米范围及周边7大楔形地块内187.15平方公里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设定为环城生态区,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通过生态环境改善助推经济转型,实现城市高质量高效益发展。作为环城生态区“六库八区”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白鹭湾湿地在建成之初,就被联合国环境规划基金会评定为“绿色中国杰出环境治理工程奖”。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同志多次莅临环城生态区实地调研,对成都市的改革探索予以充分肯定。
针对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问题,成都市着眼边界约定、精明增长、法制约束、价值共享,在中心城区198平方公里土地上规划建设环城生态区,并将187.15平方公里规划为集生态保护、水资源调蓄、休闲运动、文化景观、城市应急避难五大功能的都市生态区,不仅顺应了广大市民对生态环境的美好期待,更将生态优势逐步转变为竞争优势,为1400万成都市民带来绿色福利,实现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以规划为牵引,厘清城市边界约定
针对城市用地和生态用地边界不清、发展方式粗放等难题,成都市清晰划定城市开发利用边界,形成更加优化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一是科学编制总体规划。环城生态区建设高度衔接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产业规划,并统筹考虑城市通风口、河流涵养地、近郊农田保护、生态绿地等生态空间和道路交通、水电气讯等重大市政设施,形成了规划“一张图”。二是推动规划落地落实。出台《环城生态区总体规划修改办法》《环城生态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程序》《环城生态区建设项目准入审查办法》等办法,打破管理的行政区划束缚,将二圈层规划管理权统一收归市一级规划部门,实行项目准入会审、生态项目实施方案评审、专项督查等制度,全面规范环城生态区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
以功能为主题,推动城市精明增长
针对环境保护与城市过度开发的矛盾,成都市将环城生态区打造与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城市精明增长。一是实现土地综合利用。在环城生态区将田园风光保护与湿地建设相结合,打造景观农田,形成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如龙泉驿区按照“保护自然、体现自然、整理自然、移植自然、提升自然、体验自然”理念,将环城生态区内飞鹅村1200亩土地进行综合整治复垦,加快景观化生态修复,在沿绕城高速成龙立交附近一公里区域“引水、造田、种草、建林”,构建“带状湿地环绕、农田菜地花圃错落、林盘民居点缀”的田园风光,开创性地建成观光型都市农业项目,将这一农作物产量低下的种植区转变为可游可赏、可体验、有承载的都市农田空间,吸引了大批游客纷至沓来。二是大幅提升生态功能。在环城生态区内城市通风口、滨水涵养地、拆迁复绿区集中和生态本底较好的“三山、木兰、锦江、江安、两河、犀安”六个片区打造面积约28平方公里的“城市森林”,充分展现城市文化、景观特色。三是助推当地经济发展。经过长达十年的生态封育,成都市将青龙湖等环城生态区区域打造为“城市湿地”,并划出一半以上范围作为静态保育区,禁止和严格限制人类活动,不动林、不设桥、不进鸟岛、不增建筑、补樱花秋枫,因地制宜,改村道为游道、改农房为厕所等配套设施。3.13平方公里的青龙湖一期项目建成后,吸引近百万游客观光,解决了当地农民就业,直接带动了当地经发展。
以法制为保障,强化生态保护法制约束
针对环城生态区缺乏统一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土地利用保护力度不足、肆意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等问题,成都市人大会常委会于2012年10月19日审议通过了《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报经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于2013年1月1日正式施行。该《条例》是成都市根据城市发展,制定实施的首部特定区域生态保护地方性法规,强化了《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总体规划》稳定性和权威性,关上了“调规修编”后门,确保城市规划建设“一张蓝图”干到底。2014年,成都市在环城生态区内依法安设了首批100个环城生态区边界示意牌,并造册归档在市人大备案,明确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条例》施行以来,成都市依法拆除违法建设193万平方米,整改违法用地及国土资源部卫星遥感监测问题图斑35宗(个)220余亩。
以民生为导向,促进城乡居民价值共享
按照共享发展理念,成都市将区域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统筹起来,促进城乡居民共享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经济效益。比如,锦江区通过白鹭湾湿地实现了“五朵金花”区域的提档升级,促进现代花卉产业快速发展。同时,成都市累计投入600亿元,完成拆迁约2308万平方米,新型社区竣工约462万平方米,安置农户17.2万人,实现了生态环境改善,群众共享红利。(编辑: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