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过于浪漫主义,但《论语》给我们的启示却历久弥新。一个“儒”字点击了“立人之所需”,而一个“学”字则点明了“立人之所由”。
学与仕
“仕,事也。”儒家看来,人生当有为,有为当“天下为公”。因此,学成而不出仕、不为国家做事是可耻的,至少是不可取的。
“仕,学也。”学为“仕”之本义,也是仕子安身立命之本业。因此,《论语》深情寄语:“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学与仕”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学而优”——学有余力、学有所成,则义不容辞、当仁不让,出来做事做官,施展抱负。“仕而优”——处事游刃有余、公务尚有余暇,则少点应酬多些回归,勿忘读书,赶快“充电”吧。
一意两言,实质是两翼而一体。由此不难理解,四处碰壁“累累若丧家之狗”的孔子,何以会“知其不可而为之”。无论落魄还是得宠,孔子总释放正能量。或给出坦荡的为政之要,“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或给出中肯的处世之道,“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危,正直;孙,通“逊”。)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中国文人的风骨,表面看有“儒”“道”两相,实质上都是儒家精神浸渐——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平天下”,哪一项不是在物我、进退间寻找寄托?
学与仕不冲突,事与政都归结于行,归结于以身作则——“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做官与做学问的出发点与归结点还是做人。孔子谆谆告诫弟子:“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你们要做高尚的读书人,不要做低俗的小人。君子与小人的概念,在儒学体系中,俨然是理想、信仰与人生价值观的考量。两者对比性的论述,《论语》二十篇中比比皆是。为人处世——“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治邦理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为谦谦君子,《论语》给人最大的感受乃“如坐春风”。但这不表明孔子“好好先生”一个,须知,儒家是有原则的,有担当的,《论语》中有一句话近乎骂人,应当听取:“乡愿,德之贼也。”
君子自信更自省。孔门弟子曾子有“三省”之问(“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有“四不”之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心存敬畏,能不忧而优乎?
——学为“仕”业,干部当“读好书”。
学与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论语》一言蔽之,一语中的。后继儒家荀子借《劝学》加以演绎,遂成传世名篇。
学子大凡都有“学”之宏愿,也有寒窗苦读功夫。但学而不思、学而不化,着实可惜。这样的学,充其量学成“寻章摘句老雕虫”。不思则迷惘,心中乱网一张,管用吗?当然,思的前提还是要学,否则空中楼阁,无济于事。学是吸收,多多益善;思是升华,不可或缺。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翻阅《论语》,我总为孔门师徒的精诚所感召。孔子自我评价:“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评价门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由此,对韩愈《师说》中“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的推断不免更认可。
现代生活,步履匆匆。“没有时间读书”几乎成了某些从政者的口头禅。信息化时代,阅读的快餐化、碎片化,又使得“学与思”割裂。不读原著,不读全本,不愿阅读,不深阅读,让我们的思想变成“为无源头活水来”的碎萍一池。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这是激发学习的热情。“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推崇学习的意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是追问学习的本质与目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是点拨学习的方略与路径。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子聪明,更开明。或许周游列国时那次“眼见为虚”(错怪弟子做饭先偷尝)的教训让老人家心有戚戚。因而,他要搞个备忘录:“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知(智)者不惑”。由学而思,由思而行,儒家的智慧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反思。于是有了“四绝”之戒与“九思”之勉。“四绝”为“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大意为不凭空臆断,不绝对肯定,不固执一面,不自以为是)。“九思”为全方位系统思维:“视思明,色思温,貌思恭,听思聪,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能如是,当为“君子”;否则,难去“小人”之虞?
学生根,思开花。有意思的是,孔子的嫡孙字“子思”,一代“述圣”,承上启下,发扬光大。子思所作《中庸》,微言大义,要言不烦。中有一言,直证知行逻辑链,经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思为“学”业,领跑者当“读破”书。
学与行
儒家追求精神不朽,旨在“立业而立人”。“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通读《论语》,处处可见“三立”踪影。
“立”的前提是“学”,学的提升是“思”,思的跃迁是“行”,行的反哺是“知”。这一学理到了明代大儒王阳明那里,就凝聚成四字真谛“知行合一”。
孔子谨严慎独。他把批判与创造都融注在言传身教中。你看他“述而不作”,却一句话顶一万句,留下了《论语》这座取之不禁、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知识有用论,知识未必改变命运说,如此悖论,在孔子看来却是天经地义。他老人家甚至发狠话,实在读不进书,学学下棋也是有益的事。下面这段话,仿佛是教导“小孩子”的,苦口婆心,语不重却心甚长——“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博闻强识,但绝不死学,绝不“学而不思”,要诀在于“一以贯之”——提升一个层面,以“道”贯“学”。这一思想,到孟子处,进一步发挥,翻转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高超!
学以致道。孔门子弟多能推己及人,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大襟怀开创“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仁爱大境界。
学以济世。《论语》一开篇,孔子就热情洋溢地宣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而后,循循善诱,“听其言而观其行”,既给出忠告,“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又指点修炼法式,“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学而不能致用,学而无益人生,枉学也。试看,“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不满之意,溢于言表。
特别要提的是,《论语》一书中,“三思而后行”一则,耐人寻味。原文如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季文子为鲁国大夫,其人以行为圆熟“三思而后行”为时人称道。对此,一代圣人孔子何以会不识时务、空前发难?
“事有贵于刚决,多思转多私。”也许,孔圣人的这句话隐约给出注解。“三思”,多思也,深思熟虑,一般说来,不嫌多。当下许多“一把手工程”多缘“率性而为”致后患无穷。但,思行有节奏,凡事因人因时因机而有异。季文子这人的特点就是老于世故,偏藏私心,患得患失,犹豫不决。错失良机,不该问责?难怪孔圣人要半开玩笑地提醒:“想两想就够了!”这是怎样的幽默与睿智啊!
什么叫审时度势,什么叫与时俱进,什么叫原则性与灵活性,什么叫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担当与创新,从来需要文化自觉。
——行为“政”业,为官当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