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传统令中国人难以做自己?

发稿时间:2016-01-20 00:00:00

  集体主义一贯在人们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向着“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的方向去努力,比“做自己”的吸引力大得多。

  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大师古斯塔夫·荣格,曾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主流心理学学派的发展。他在弗洛伊德的思想和学说基础上,继承与发展了自己对于梦、无意识、人格面具等的学说。同时,荣格心理学对于东方传统思想兼容并蓄。进入21世纪后,荣格分析心理学流派的多个专业课程,逐渐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城市兴起。

  2015年底,精神分析学家、法国分析心理学学会(SFPA)前主席魏维安·蒂鲍迪(VivianeThibaudier)的心理学入门级专著《百分百荣格》中文版面世。此前,她在澳门做了有关“荣格与中国哲学思想”的讲座,回巴黎后不久,她就遭遇了恐怖袭击事件。

  近日,这位从业四十多年的荣格派心理分析师接受了腾讯文化的邮件专访。她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读了人们在巴黎遇袭案后的心理状态,谈到了她对中国人“集体无意识”的观察,也指出荣格对女性的视角在今天“有点过时”。

  魏维安·蒂鲍迪

  以下为腾讯文化与魏维安·蒂鲍迪的对话:

  巴黎人比以前多了很多焦虑

  腾讯文化:在去年11月13日猝不及防的残酷现实发生后,巴黎经历了一段极端的黑暗时期。作为一位荣格派精神分析师,你对此事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据你观察,除去我们能在媒体上看到的,这一事件对巴黎民众有什么冲击?

  魏维安·蒂鲍迪:巴黎出事时,我刚从中国回去,被吓了一大跳。在中国访问期间,我刚刚做了一场跟恐怖袭击事件相关的讲座。

  从我看到的巴黎来讲,人们觉得很疲惫,而且比以前增加了许多焦虑感。大家潜意识中的许多很久没有触碰过的恐惧和噩梦,都浮上了水面。尽管很多人还是喜欢在漂亮的大道晃荡,但音乐厅、电影院、剧场这些地方,在袭击事件发生以来明显冷清了很多。巴黎民众变得小心翼翼。

  恐怖袭击发生后,人们点燃蜡烛,哀悼遇难者

  腾讯文化:你与恐怖袭击有关的讲座,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魏维安·蒂鲍迪:我的讲座最终围绕这样一个主题:试图理解什么促使这些年轻人在生命与死亡之间选择了死亡。(注:指年纪轻轻就加入IS的“战士”。)

  荣格将这些人内心的英雄、偶像称为“原型”。去理解这些人的潜意识和“真正”的驱动力真的太重要了,因为我坚信,真正来自内心的动力,与他们自以为的驱动力是不一样的。

  道家的书让荣格松了一口气

  荣格的理论至今深刻影响心理学

  腾讯文化:你曾任巴黎荣格学院院长达10年。在此期间,在你看来,荣格在荣格专家和法国老百姓中的影响有什么变化?

  魏维安·蒂鲍迪:在法国总统戴高乐执政时期,任法国文化部长的作家安德列·马尔罗(AndréMalraux)说过:“21世纪要么是属于宗教的世纪,要么与宗教毫无关系。”荣格远远超前于他所在的年代,因为他的理论过于深刻、复杂,他遭到了种种误解。我想,只有在现在,由于在新世纪人们的需求,他才真正开始被逐渐理解。

  腾讯文化:你在书中提到,对于荣格的接受程度,法国社会远比不上美国社会。这是为什么?

  魏维安·蒂鲍迪:法国人一向崇尚笛卡尔主义。我们喜欢用抽象的方式思考,最爱“概念”这玩意儿,而且概念越抽象越好。法国精神分析理论家雅各·拉康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荣格在上个世纪初已经很有名,并且做过数不清的研究,包括用谈话的方式去思考,又比如对犯罪心理学进行了研究,但他的方向,恰恰与拉康这类理论家是完全相反的。

  荣格首先是从内心出发去做实验,然后他会努力尝试——有时候过程非常艰难——去找到描述他这一段经历的语言。可是在西方的“逻辑”语境下,是不可能去表达这种思维方式的。西方逻辑讲求的是非此即彼,不容许一件事物既是“此”又是“彼”。

  这样的环境使得荣格感觉极为不舒服,甚至患上忧郁症,直到他某天读到了道家的书《太乙金华宗旨》(德文版译为《金花的秘密》)——那是他的朋友理查德·威廉从中文翻译过去的。他忽然明白,自己一直没法用语言表达的实验与研究,正是这本书里所描述的。这时候荣格松了一口气,他知道了在世上的某个地方,还有相似的感受存在。

  在他的分析心理学课程里,荣格谈到:“我所有关于经验的依据都是从我的病人们那里获得的,可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却是从内心通过对潜意识发展过程的观察而得到。”

  荣格看待女性的视角有点过时

  晚年的荣格

  腾讯文化:荣格的理论与精神分析的方法与今天现代社会的语境是否同步?随着社会的发展,你认为他的某些理论层面是否需要重新思考?

  魏维安·蒂鲍迪:荣格的理论里,从没有过“非黑即白”“非高即低”的说法。与此相对,他更趋向于“既黑又白”或者“又高又低”。而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保持两端的平行。毕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荣格的理论都是很难理解的。

  他生于19世纪(1875年),壮年时经历过一战。这段经历对他是极大的折磨。正如我已经提到过的,荣格比他所在的时代走得更前。他一直都理解不了自己为什么无法认同当时医学世界所使用的语汇。

  可是,即使荣格超越了他那个时代,依我看来,他看待女性的视角还是有点过时。如今新一代的女性,包括中国的,已经不再只是为孩子和丈夫奉献的角色了。她们变得更自由。

  腾讯文化:在《百分百荣格》中,你提到了一个临床案例:一个聪明又有爱的女性,受着用自己“绝对的爱”与“绝对价值”去束缚他人的困扰。如何区分用单一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头上和有意识地去启发他人?该如何评判这些行为与意识?

  魏维安·蒂鲍迪: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也是对权力的意愿和爱的意愿之间的区别。我在书中提到案例中的女主角,受到独裁专制的阳性一面,也就是荣格所说的“阿尼姆斯”(animus)的控制。而如果希望去启发他人的话,人一般是阴性和温柔的,荣格称这一面为“阿尼玛”(anima)。

  人们经常很容易对他人指手画脚做出评判,很难去试图理解他人、去接受我们所看到的,而且很快就会拒绝和否认。可是,当我们每次因为他人原本的模样及所作所为厌烦或生气时,很可能意味着那是我们自己的阴影在作祟——在我们的内心有自己不愿意看见的部分。假如能意识到这点,我们就可能改变对待他人的态度,变得宽容。

  中国为什么兴起荣格热

  腾讯文化:对于那些努力试图了解自我内心的人和从事精神分析的人,你是否建议大家依照人格分类去对号入座?

  魏维安·蒂鲍迪:我想说,正好相反。按照荣格的理论,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的方式”而抵达“自性”,实现那个在他们内心最真实的人,而那是独一无二的。

  我知道,在中国这样的国家,要实现这样的过程难上加难,因为集体主义一贯在人们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向着“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的方向去努力,比“做自己”的吸引力大得多。

  腾讯文化:在今天中国的一些城市,针对各种生活问题,不少人开始从内心寻找答案和解决方法。最近北京的一个荣格心理学课程吸引了上千人报名。这是近三五年来的新现象,这是一个主要以积聚财富为目的的社会一段时间后的必然趋势吗?在巴黎等法国城市,心理学在普通百姓中间有怎么样的发展趋势?在乡村和城市,情形有不同吗?

  魏维安·蒂鲍迪:精神分析最初是19世纪末在维也纳问世的,但弗洛伊德的影响却来自巴黎萨尔佩特里埃尔诊所的夏尔科(Pr.Charcot)。后者是一位神经学家,当时在研究和用催眠的方式治疗歇斯底里症。

  1886年,弗洛伊德在巴黎待了好几个月。1901年,荣格也到了巴黎,在萨尔佩特里埃尔诊所跟心理学家皮埃尔·让内(Pr.Janet)学习了一段时间。我想说的是,精神分析学从一开始就是布尔乔亚属性的,并且一直都在城市中发展开来:巴黎、维也纳、苏黎士、伦敦……乡村的老百姓不需要精神分析,因为他们有更自然的生活方式,大自然和宗教等其他手段(尤其是天主教)可以帮他们消除焦虑。

  把积聚财富作为人们生活的基础,这种状态可以持续一段时间,这就好比对于一些人来说,信仰天主教是他们生活的目的。随着宗教信仰的衰弱,人们内心开始感觉到空虚,这时候他们必须去面对人生的最大恐惧(当然,其中也许包括了死亡)。消费主义也一样。在特定的一段时期内,你的生活也许充满了物质和物欲,可是慢慢的,你会发现这一切都毫无意义,然后你的内心变得极度空虚。

  即便发展到现在,精神分析学依然是属于城市的现象,在西方肯定是如此。至于你提到的近期在北京的荣格热,我想,跟其他精神分析理论相比,荣格的理论是最贴近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这也许就是原因吧。■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