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中国改革年鉴》(2025年卷)编纂工作会议在绍兴市越城区召开。会议由中国改革年鉴编纂委员会主办,中共绍兴市越城区委员会、绍兴市越城区人民政府、中共绍兴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承办。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系统梳理总结《中国改革年鉴》(2024年卷)(以下简称《年鉴》)编纂工作,表彰2024年度先进单位,部署2025年卷编纂任务。中国改革年鉴编纂委员会主任、主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彭森,中国改革年鉴编委会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艾,绍兴市委常委、越城区委书记徐军,中国改革年鉴副主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社长潘治宏,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国家发展改革委体制改革综合司、浙江省委改革办相关同志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赵艾主持,来自中央有关单位、国务院各部委及地方改革办、地方发展改革委等14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国改革年鉴编纂委员会主任、主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彭森在会上做了主旨讲话。彭森指出,2024年是我国发展改革历程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年鉴》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改革发展大局,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系统、准确地记录了我国改革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举措。该卷共刊载文稿500余篇,成书字数160余万字,对我国2023年的改革成果及实践经验进行了官方的梳理记录,为中国改革史留下了宝贵的改革资料。同时,中国改革年鉴编委会继续编纂出版了《中国改革年鉴——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卷四》。该书通过深度挖掘、系统梳理地方改革成果和进展,复制推广基层经验,为地方提供改革参考借鉴,有力地促进了政策制定、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等工作,助力地方全面深化改革。
整体上看,2024年《年鉴》在编纂质量上严格把关,力求精益求精。通过加强组稿、编辑、审核等各个环节的管理,确保了年鉴内容的准确性、权威性和可读性。同时,优化年鉴的框架结构和栏目设置,与时俱进,使其更加符合改革大政方针,与《中国改革年鉴》作为我国唯一一部全面反映中国改革年度进展情况的国家级专业年鉴的刊物定位更加契合。
对于《年鉴》2025年编纂工作,彭森提出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正确方向;二要强化质量意识,打造精品年鉴;三要加强创新意识,拓展年鉴功能;四要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绍兴市委常委、越城区委书记徐军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徐军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详细介绍了具有越城辨识度的重大改革成果,并向全国发出合作邀约,携手打造“运河文化传承创新、产业生态提质增效、共同富裕示范创建、基层社会多元善治”的越城名片。越城区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地,其改革成果和创新实践为会议增添了浓厚的地方特色,为与会代表提供了生动的改革实践案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社长、中国改革年鉴副主编潘治宏作《中国改革年鉴》2024年编纂工作报告,对《年鉴》2024年整体编纂工作做了详细的汇报。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及体制改革综合司相关同志分别从做好发展改革新闻宣传工作及《年鉴》助推体制改革的角度与参会代表进行交流发言。财政部、民政部、沈阳市委改革办、长春市发改委等多名参会代表就进一步推进《年鉴》(2025年卷)编纂工作提出建议。
赵艾宣读了民政部、财政部、四川省委改革办、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等69家2024年中国改革年鉴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名单。
28日下午,与会代表参观、考察绍兴市越城区浙东运河博物馆、集成电路产业展示中心、低空经济综合服务中心等改革创新成果。(撰稿单位:中国改革年鉴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