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官冲位于浏阳市张坊镇,地处大围山南麓,占地约2.7平方公里,是一个客家人聚居的自然村落,共57户人家,360余人。20世纪80年代,以手工竹纸制作为支柱产业的道官冲因受机械造纸的冲击逐渐没落,成为只剩老人和小孩留守的“空心村”。近年来,道官冲大力探索“自然乡愁、非遗乡韵、淳朴乡风三乡并秀;组织形态、人才生态、技艺业态三态融合;非遗+民宿、非遗+研学、非遗+文创三链拓展”非遗活态保护传承利用路径,把“文化家底”转化为“文旅富矿”,将“空心村”逐渐打造成为“非遗生态村”,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打造了新时代文旅赋能中国和美乡村的典范。2023年,道官冲成为第二届长沙市旅发大会重要分会场,并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节点,芒果TV综艺节目《你真的太棒了》《我的家乡好美》在道官冲拍摄上映。
一、深入挖掘自然乡愁、非遗乡韵、淳朴乡风三乡并秀,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怎样才能让“空心村”再度活起来?道官冲以擦亮乡村生态底色和非遗文化为突破口,让自然乡愁、非遗乡韵、淳朴乡风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留住自然乡愁。“空心村”要掀起旅游热,首要就是呵护好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为游客提供独特的自然文旅体验。对乡村老物件、老民居等进行合理保护开发利用,让如今的村落竹林葱郁、清溪环绕,蓑衣草帽、旧柴垛等展现乡土风情,夯土墙民居等独具乡野风味,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挖掘非遗乡韵。在持续擦亮生态底色的基础上,怎样才能不陷入“千村一面”的窠臼,带给游客差异化的文旅体验?组织文化志愿者发动村民收集古法竹纸文献资料、生产工具等,整理传承谱系和工艺流程资料,积极申报非遗,并举办“古山贡纸非遗抢救特展”“非遗文创赋能乡村振兴设计展”等展览活动,持续发掘打造非遗文化品牌。目前,手工竹纸制作技艺、“送春牛”民俗、油纸伞制作技艺等均已成功申报为省市级非遗,乡村非遗在发掘保护中重焕生机。
弘扬淳朴乡风。将千百年来的勤劳肯干、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纯真朴素、热情好客的乡风民俗带入文旅服务中,将送春牛、客家山歌等民俗技艺打造成非遗展演项目;将手工竹纸、夯土墙、活字印刷等非遗技艺与打糍粑、磨豆腐等民俗打造成非遗体验项目;将浏阳蒸菜、盐旱茶等特色农副产品打造成可品尝的非遗美食,让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乡俗文化,近距离体会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二、着力推动组织形态、人才生态、技艺业态三态融合,让资源要素“合”起来
“空心村”活起来后,怎样推动实现其高质量发展?通过充分整合组织、人才、技艺等多方面资源要素,激发乡村振兴的“乘数效应”,为道官冲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创新组织形态融合。良好的组织形态是整合资源、推动发展必不可少的。通过建强党组织,建立起以人才为保障、以企业为牵引、以村组为纽带、以农户为主体的“人才+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组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五位一体同心共建模式,走出了一条以乡村非遗生态旅游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的特色发展之路。
推进人才生态融合。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坚持党建引领和“共商共建共享共富”理念,引进长沙晚报记者李锋、乡村规划师易承业、95后高才生刘兰等“新村民”先后扎根道官冲6年,“借脑引智引资”成立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非遗产业发展中发挥龙头作用,带动了在外年轻人返乡就业创业,成立民宿协会和村民自治小组,带动本地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积极参与共建,形成了多方人才共建共治共享、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的生动格局。
焕新技艺业态融合。着力打造乡村振兴非遗就业工坊,在保护挖掘本土非遗项目的基础上,吸引巫家拳、纸影戏影偶制作技艺、徐尚医古法养疗等周边非遗项目迁徙在道官冲活态保护传承,充分发挥非遗技艺集聚优势,推动非遗和旅游在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形成了非遗展示、传播传承、研学互动、研发创新、生产销售闭环,共同打响道官冲非遗生态村名片。
三、不断促进非遗+民宿、非遗+研学、非遗+文创三链拓展,让文旅业态“火”起来
非遗保护并非易事。道官冲没有选择传统的非遗静态保护,而是将非遗在地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有机结合,不断拓展延伸“非遗+”产业链,打造非遗在地活态保护传承“生态圈”,不仅让非遗文化得以传承,更做到了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
“非遗+民宿”擦出文旅火花。通过盘活和适度改造闲置夯土墙民居,先后打造非遗主题民宿样板——原宿和布衣居,吸引了50余位村民返村参与民宿、餐饮等经营活动。目前,作为浏阳市打造“三湘第一民宿高地”口号首倡地的道官冲已打造形成“道官冲非遗美学民宿区”,民宿从仅有原宿1家到现在已增至11家,带动100余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民宿经营收入达700余万元。
“非遗+研学”助力文化传承。通过对古法造纸老作坊原地整体保护,打造了竹纸制作技艺保护传习所,并建设了湖南第一个以“纸”为主题的民间博物馆——古法造纸研学馆及木活字印刷馆等多个非遗研学体验空间,自主研发系列手工纸艺等注重互动体验创作的研学课程,与长沙乃至省外教育研学机构、旅行社等开展合作,共接待研学团队300余批、9000余人,接待其他参观团队1000余批,实现研学收入150余万元,成为湘赣边和长株潭游客的旅游打卡目的地。
“非遗+文创”释放文化活力。通过与中国传媒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开展研学工作营青年艺术家驻地项目,邀请高校学生、艺术家、设计师、艺术团队等,先后研发设计出100余种非遗文创产品,产品涵盖皮影影偶、家居、家饰等10余个品类。
通过示范带动、集聚发展,道官冲的社会和经济效应不断放大,近年来共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带动100余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村民通过参与研学、经营民宿、餐饮、出租闲置房屋、销售农副产品、纸制品销售、务工等方式获取收益达1400余万元。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道官冲坚持党建和文化“双引领”,通过“三个三”非遗在地活态保护传承利用实现精彩蝶变的经验,对广大乡村更好实现非遗活态保护传承,以非遗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