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吕文军:以系统集成改革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

发稿时间:2024-08-26 16:59:08

  编者按: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主办,中共威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地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综合改革促进县域高质量发展威县课题结题现场会”于2024年8月17日在河北省威县召开。本文为山东省滕州市委改革办研究中心吕文军所作演讲。

  非常高兴从“墨子鲁班故里、湿地红荷之都”——山东滕州来到燕赵大地唯一综合改革试点县威县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

  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是“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造车鼻祖奚仲的故里。总面积1495平方公里,辖16个镇、5个街道、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195个村(社区),户籍人口176.5万,是山东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4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67亿元;上榜综合实力、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等12个“全国百强县”,连续5年蝉联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作为山东省首批系统集成改革试点县,近年来,我们围绕“中华善城、现代滕州”的城市定位,大力弘扬墨子的创新思想和鲁班的工匠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把着力点放在系统集成上,夯实基础、完善机制、创新方法,以钉钉子精神推进改革落地落实,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均衡、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一、以改革的理念推进产业升级,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集成发力。滕州工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完整,41个工业大类中拥有32个,各类市场主体23.5万户,“四上”企业1633家。近年来,我们聚焦“化机锂医数”五大主导产业,加快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努力抢占发展的制高点。一是攻关一批创新技术。实施设备更新和科技创新“两新”行动,每年筛选10个以上原创性项目和100个技改项目集中攻关。比如,滕州作为“中国中小机床之都”,成功突破机床精度监测等5项“卡脖子”技术,钻铣床产量达到全国的80%,入选国家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聚焦标志性产业链,打造高端数控机床产业集群”被评为中国改革2023年度县域案例。二是壮大一批创新企业。聚焦绿色化、终端化发展方向,培育了鲁南化工、联泓新科等一批高端化工和新材料企业,形成了氨基醇基两大产业链。比如,鲁南化工生产的聚酰胺6切片,产品价值提升近20倍,实现了“从一块煤到一匹布”的华丽转身;联泓新科高分子量聚乙烯项目,填补了国内锂电池隔膜原材料生产技术空白,经验做法被新华社《高管信息》刊发推广。三是引育一批创新人才。探索高端紧缺人才备案制事业编制度,在薪酬待遇、配偶安置、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服务保障,营造“政府给编、企业给股、城市安家”的人才发展环境。比如,我们引进国家“千人计划”魏彦君博士创建威智医药公司,建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创新研发平台8个,3项研发成果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同时,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全市职业院校30余家,年培育各类技能人才1万余人。

  二、以改革的担当践行殷殷嘱托,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集成发力。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大使命。我们时刻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扛牢农业大县责任,奋力谱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滕州篇章”。一是“藏粮于技”丰盈“齐鲁粮仓”。坚持科技赋能,统筹推进地块整合改造,提升地力等别,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稳步推进“吨半粮县”建设,加快实施国家首批玉米、小麦两个单产提升推进项目。集成配套良田良种良法良技,推广种肥同播、秸秆全量还田等标准化技术20余项,粮食总产量连续三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刷新全国优质超强筋小麦单产最高纪录、黄淮海地区玉米单产最高纪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改革创新经验被中央改革办发文推广。二是“品牌驱动”建设“富美薯乡”。“滕州马铃薯”是我们最有特色、最富影响力的农业品牌,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分别占全省1/4、1/3,出口量占全国1/3,被誉为“中国马铃薯之乡”。近年来,我们以“自主创新”育好种质芯片,以“两薯一粮”推广高效种植,以“农超对接”打通销售渠道,3个马铃薯优新品种通过农业农村部品种登记;输俄马铃薯监管模式改革,被海关总署列为改革试点。2023年10月,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在滕州成功举办。三是“两区共建”赋能“和美乡村”。按照“农是根、文是魂、旅是花、富是果”的理念,创新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区、乡村振兴衔接推进区“两区”建设。组建乡村振兴重大工程指挥部,探索建立国企合作、民企投入、合作社联动、村民参与的利益联结机制,2个镇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2个镇上榜全国镇域经济500强。

  三、以改革的情怀赓续一方文脉,在谱写文化“两创”新篇上集成发力。滕州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谱系中,占据特殊而重要地位。近年来,我们以系统思维推进文旅产业集成改革,走出一条特色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一是共抓文物大保护。滕州是距今7500年的“北辛文化”发源地,境内有文保单位700余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个,国有博物馆7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2家,是全国唯一拥有两家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县级市。近年来,我们坚持重考古、强保护、活利用,全面挖掘文物多重价值,在全国率先开展“乡村文物保护利用进村居”试点工作,提高了群众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参与度。二是实施旅游大开发。立足滕州丰富的历史人文和自然资源禀赋,做实挖掘、融合、提升文章,打造人人可及、处处可享的文旅场景,培育形成了“一城一园一山一水”的全域旅游格局,全市A级以上景区发展到22家。今年“五一”期间,滕州游客接待量位居全国县级第8位,连续6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三是推动文旅大融合。坚持以墨子文化招手、生态休闲留人,深化实施“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策划推出善国山水诗意游、历史文化研学游、红色记忆感怀游,开发“鲁班锁”等系列文创产品,设计研发汉画像石数字拓捶体验、滕州博物馆全景漫游等数字化创意产品,2023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7亿元。滕州“博物馆+夜市”一日游改革创新经验被中央改革办督察激励。

  四、以改革的温度回应群众期盼,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上集成发力。滕州古称“善国”,有着悠久的“善”文化历史传承。我们将“善”文化融入民生改革实践,创新推出一批民生改革“滕州品牌”。一是“善国善教、学在滕州”品牌。全力推进教育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大班额化解、配套园整治、控辍保学“三个清零”,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验收。创新“一校多区”集团化办学模式,探索实施多校协同合作办学,推动全市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滕州一中连续多届入围“中国百强中学”。滕州获评全国教育发展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素质教育示范市。二是“善城善医、医在滕州”品牌。持续深化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建设,全力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居山东省县域第一,医疗服务辐射周边地区300万人口。创新推行“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惠民服务措施,探索实践“九径三法”中医药服务模式,被作为地方改革案例上报中央改革办。滕州获评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三是“善救善助、颐养福地”品牌。深化社会救助“三主动”工作机制,打造“互联网+”智慧民政平台,创新“0521”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模式,设立“凫山假期快乐成长营”等未保示范基地33处,经验做法获民政部和全国妇联肯定,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沈跃跃高度评价。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创新“1+4+N”管理模式,全市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10余家,经验做法获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张春贤批示嘉许。

  滕州作为墨子鲁班故里、湿地红荷之都,当前13万亩野生红荷正在竞相开放,欢迎各位领导到中华善城、现代滕州检查指导工作。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