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朱晓宇: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

发稿时间:2024-08-26 17:00:34

  编者按: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主办,中共威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地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综合改革促进县域高质量发展威县课题结题现场会”于2024年8月17日在河北省威县召开。本文为安徽省淮南市委改革办朱晓宇所作演讲。

  大家好!我来自淮南市委改革办,很荣幸有机会与各位领导和兄弟市县同仁一起交流学习。

  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必须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

  淮南市位于安徽省中北部,地处江淮分水岭、南北方分界线,素有“楚风汉韵、山水之城”的美誉。现辖2县5区1个国家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和2个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553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1.6万人,城镇化率63.3%,是中国成语典故之城、豆腐的发明地、牛肉汤的发祥地、二十四节气的发源地,是中国能源之都、华东工业粮仓、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与此同时,淮南也是农业大市,全市耕地面积499万亩,2023年粮食产量322.4万吨,产量居安徽省第6位。近年来,淮南在深化农业农村领域改革方面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下面重点汇报三个改革案例。

  案例一:农业生产“大托管”改革

  过去,淮南农业生产经营一度面临撂荒问题严重、规模经营受阻、服务提升缓慢、农村逐步“空心”等一系列问题。2019年以来,市委改革办会同市农业农村局,针对这些问题,在总结提炼凤台县创新做法的基础上,积极打造了“两委托两跟进一托底”的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简称“221”模式)。“两委托”是指农户在自愿的前提下将土地经营权委托给村集体并获得保底收益,村集体再将集中起来的耕地委托给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进行规模经营;“两跟进”是指整合支农资金、农业贷款等生产要素跟进,组织农机、农资、生产技术等社会化服务跟进;“一托底”是指在政策性种植保险基础上创新叠加商业性农产品收入保险,对托管耕地经营收益予以托底。

  具体操作中,有一些创新做法:一是组建安徽农管家农业科技发展服务公司。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覆盖耕、种、管、收、烘、储、销全流程服务,开展农资低价集中采购,打造区域性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淮畔良品(淮畔粮品)”,推行统一供种、标准化种植、减量化施肥施药。二是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支持农管家公司与蚂蚁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建设了全国首个农业生产“大托管”产业服务平台,实现了线上托管签约备案、高效农事服务、农业生产决策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三是建设农事服务中心。按照1万~2万亩的服务半径,在全市规划建设占地10亩~20亩的综合性农事服务中心37个,就地就近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育秧、机播、统防统治、机收、烘干、仓储、秸秆处理等一体化、一条龙的高效服务。

  目前,全市共有655个村、290万亩耕地开展了农业生产“大托管”,参与服务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达1970个。淮南“大托管”改革先后入选2021年度“中国改革二十大案例”“安徽省十大改革案例”、2022年“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2023年“全国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项目”。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领导批示肯定,获中央改革办、农业农村部推介,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土地不撂荒。“大托管”解决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农忙回家抢种抢收”的后顾之忧,消除了“冬闲田”,有效解决了撂荒抛荒问题。比如,凤台县偏远乡镇杨村镇,是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大镇,耕地没人种的问题一度十分严重,这两年通过“大托管”,全镇5万余亩耕地实现“零抛荒”。二是粮食能增产。“大托管”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实行机械化智能化科学种植,实现了耕地增产、粮食增收。2023年全市粮食总产322.4万吨,同比增长1.5%,实现“二十连丰”。三是农民能增收。“大托管”让农民既有稳定的保底收益,又能务工增收。2023年,“大托管”带动托管农户户均增收3200元,同比增长23%。四是集体能增益。村集体可以通过收取“大托管”服务费、自营托管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等方式增收。2023年,“大托管”带动托管村村均集体经济增收31.3万元,同比增长38.4%。五是多方能共赢。“大托管”兼顾了金融机构、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各方利益。2023年,建设银行淮南分行等四家银行累计为“大托管”新增贷款5.8亿元,无一笔违约;国元保险等三家保险公司新增目标收入保费6800万元,赔付4500万元;参与托管的1970个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增收4.53亿元、平均增收23万元。

  案例二:创新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电子证照

  近年来,淮南在深化农村改革的实践中,紧紧围绕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在土地二轮承包确权发证的基础上,利用数字技术实地测绘,创新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电子证照发放工作,为推动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推动“小田变大田”、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是做好宣传引导。出台《淮南市土地承包经营权电子证照发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市县乡各级责任,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依托村集体主导推动,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做到政策解读到户、征询意愿到户、信息核实到户、签字确认到户。二是组织摸底核实。乡镇、村根据二轮承包合同,对各农户家庭成员、承包地等信息进行调查摸底。对地块承包权属发生变化、同村民组内地块调换等需要实地测绘的,由农户提出书面申请,经村、乡镇确认,并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后,测绘单位利用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等技术现场测绘核实。三是依法公开公示。对权证信息中地块权属信息、家庭成员信息的变更,分别在安徽省一体化政务服务“皖事通”平台“土地承包经营权电子证照系统”中进行线上公示和在村委会进行线下公示。有异议的,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安徽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变更办理实施细则》等相关政策规定,完善变更手续,形成村集体和村民一致认可的、准确的土地确权数据。四是规范发证存档。将相关矢量、权属数据成果资料同步至电子证照数据库,开通农户线上账户,制作、上传对应电子证照,并上传至“皖事通”平台。同时,各村对涉及农户的有关申请、身份信息、确认权属、实地勘界、界限图表、登记和权证审核发放等文件材料进行整理归档并永久保存,确保在有需要或发生纠纷时有据可查。

  这项改革在2022年谢家集区前瓦村试点成功的基础上,2023年试点范围扩大至全部县区,截至2023年底,已为100个村、57.64万亩土地发放了承包经营权电子证照,分别占全市行政村总数和承包地总面积的12.1%、11.6%,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助力土地二轮延包。在电子证照网络平台中预留接口,可实现二轮土地延包合同线上签订、不动产登记数据及时移交等功能,为二轮土地延包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促进改造整理土地。土地电子证照发放后,消除了一些农户对土地整理后找不到自家承包地的顾虑,为村集体将集中起来的托管耕地进行“宜机化”改造、推动“小田变大田”创造了条件。截至目前,全市已有近60万亩托管土地开展了田地整理,因撤埂、并沟新增种植面积3%—8%。三是方便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电子证照数据接入“皖事通”平台,农户可以随时通过微信小程序或皖事通APP查看自家承包地的方位、面积、“四至”坐标等信息,也可以更加便捷地向金融机构抵押土地经营权进行贷款,以此加大农业生产投入,促进增产增收。

  案例三:乡镇“小微园”建设改革

  近年来,作为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的寿县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扶贫产业项目小、散、弱问题,因地制宜探索建设乡镇“小微园”,实现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由到村到户单一补贴向集中投放培育产业项目的重大转变,走出了一条资源变产业、产业促就业、就业惠民生的农民增收新路径。一是政府主导建园区。按照“盘活用地、坚持集约、符合规划、利于招商、宜居宜业”原则,全面摸底乡镇闲置房屋和存量低效用地,通过拆除重建、改造提升等方式规划建设乡镇“小微园”,解决企业生产用地269亩。对缺少有效存量建设用地的乡镇,全县每年安排500亩乡村振兴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小微园”建设。通过政府投入和企业投资等方式,规划建设标准化厂房、科技企业孵化器及相关配套设施,供小微企业进行研发、生产、经营多功能复合利用,与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寿县累计投入各类资金3.64亿元,实施“小微园”产业项目85个。二是产业赋能引项目。“小微园”建成后,督促乡镇做好资产确权、使用和管理,属国有土地的确权到乡镇,属村集体用地的确权到村;承租企业只享有“小微园”使用权,负责运营和管护;“小微园”所有权人负责监督管理;县级建立资产收益分配系统,实时监控“小微园”资产收益和分配情况。截至目前,全县“小微园”共入驻优质企业85家,累计实现利税1553万元、租金收益1645万元。三是利民惠民富百姓。创新“点单+接单+回单”的菜单式助企服务工作机制和“园区建设+带动就业+年度贡献”激励机制,对完成小微园建设、招引项目入驻且运行良好的乡镇,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依据入驻“小微园”企业实际缴纳租金、纳税和运营等情况,给予企业一次性年度奖励,每个企业每年奖励最高不超过10万元;入驻企业每吸纳一个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给予企业每人每年3000元生产奖补。

  2023年5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情况的通报》,以清单形式通报了61项典型经验做法,寿县建设“小微园”的经验做法作为安徽省的2项典型之一位列其中,向全国推广。有以下几点成效:一是乡镇产业兴旺了。以“小微园”为抓手,做强了乡镇产业,增加了乡镇税收。截至2023年底,全县“小微园”累计实现产值5.2亿元,每年实现税收800万元以上。二是集体经济壮大了。通过收取厂房租金等方式,“小微园”显著增加了所在地村集体经济收入,2023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2.9亿元、同比增长107%,村均达108万元,10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达94个,占比35.2%。三是群众就业方便了。“小微园”选址多在村内、村庄周边、集镇,群众在兼顾家庭照顾和农业生产的同时,在家门口也能“打工挣钱”,实现了“带好孩子种好田、一天能挣两百元”的“双赢”目标。截至目前,全县“小微园”累计带动就业3000余人,其中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500余人,人均年收入增加2万元以上。

  以上就是近年来淮南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涌现的一批典型案例,欢迎各位领导同事批评指正。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