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示河北各地各部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中取得的新成就,呈现燕赵新风采,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和新华社河北分社共同推出“在线访谈”栏目。本期邀请的是河北威县县委书记崔耀鹏。
新华网:威县是河北唯一的县级综合改革试点。就做好综合改革这篇大文章,威县有哪些经验?
崔耀鹏:坚持问题导向 以综合改革推动全面发展
访谈现场。新华网 王立鹏 摄
在改革推进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发展每前进一步就需要改革前进一步,改革不断前进,也能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一是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当前,威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所以必须把经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发挥企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为此,我们提出了“围墙内的事帮办、围墙外的事代办”,让企业心无旁骛抓研发、搞生产,全面打造了“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的威县营商环境品牌。
二是改革需要先立后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威县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先立后破。比如,我们实施了“空心村”治理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两项改革,在全省率先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试点经验,成为拓展发展空间、加强“三基”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做法先后在全省推广。
三是改革必须推动发展。我们始终坚持“凡事皆有解、问题止于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攻坚突破,狠抓末端落实。去年以来,围绕更好解决企业融资需求、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我们在邢台市率先成立了县级的金融服务中心,为全县260家企业协调贷款13亿元。
改革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发展上。今年一季度,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50.7%、排名全市第1;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了19.4%、排名全市第2;GDP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4%和14.4%,都是排名全市第4,实现了首季高质量“开门红”。
新华网:威县改革取得这些成绩的秘诀是什么?
崔耀鹏:久久为功 系统化机制化推动改革
崔耀鹏接受访谈。新华网 王立鹏 摄
近10年的改革,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这些启示中最重要的有三点。第一点就是改革始终坚持久久为功。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之路无坦途,惟有蹄疾步稳坚持改、持续改,才能更好地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十年来,我们累计实施省级以上重大试点项目56个,推出了240余项改革举措,其中的核心和关键,就是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第二点就是改革要强化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改革,绝不能“单打一”,要在系统集成上下功夫。比如,我们组建了河北省首家县级行政审批局,并持续推进审批服务改革迭代创新,从1.0发展到了7.0版本。去年,我们又组建了企业合规和营商环境综合监督中心、县级实体企业服务中心,发布了数字营商环境地方标准。威县营商环境评价连续多年位于全省前列,经营主体由2014年的1.1万家,增长至目前的5万余家。
第三点就是要永葆勇气担当。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担当。敢为是担当,善为是智慧,我们始终强化改革体制机制保障,形成了全县重视改革、推进改革的浓厚氛围。比如,围绕加强基层改革力量,我们去年专门成立了县委高质量发展和改革研究中心,强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同时,对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容错纠错和澄清正名机制,绝不让干部“既流汗又流泪”。
新华网:在深化改革中,威县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建立起了服务体系,请您详细介绍一下。
崔耀鹏:探索“6+2”模式 形成一套完整服务体系
工人在威县一家电力设备公司操控机械手臂作业。王晓 摄
近年来,威县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用足用好省政府批准的“给予更大的自主改革权限”,以综合改革带动营商环境向上突围。正因为改革的纵深推进,我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也就是“6+2”的模式:
其中,“6”指的是我们去年探索成立的“6个中心”,改革研究中心负责顶层设计,招商选资中心、企业服务中心、民情通办中心、金融服务中心负责末端落实,督查服务中心负责督导问责的“1+4+1”闭环式优化营商环境模式。
第二个“2”,主要是今年重点推进的高校知识成果转化中心和企业合规服务中心。
一方面,我们连续多年大力推进“百校入威”工程,持续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对接,去年成立了县级高校知识成果转化中心,积极搭建对接平台、创新校企路演对接场景,目前已促成县域企业与79所高校、科研院所签署合作协议131份,去年,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成功由B类县跃升至A类县。
另一方面,我们创造性地把最高检推进的涉刑事案件企业合规改革,全面拓展到涉行政执法案件企业合规改革,并将营商环境监督职能进行整合,组建了企业合规服务和营商环境监督中心。目前,积极探索了“两法衔接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定制化信用修复服务等,被确定为省级深化政法改革试点。两个中心的试运行将进一步赋能闭环式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体系,打造“投资到威县,一切都好办”的威县营商环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