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新一年的经济工作中,上海要挑哪些“重担子”,啃哪些“硬骨头”?怎样体现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
龚正:刚刚过去的2020年极不平凡,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上海市委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上海全市人民在抗疫斗争中众志成城、守望相助,构筑起坚不可摧的人民防线;在推动发展中奋勇拼搏,砥砺前行,书写了创新创造的崭新篇章。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上海总的是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此,上海将持续增强“四个力”。
一是向强化科技创新要动力。积极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倍增,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二是向扩大国内需求要潜力。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要在扩大内需、畅通经济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以“五五购物节”等重大活动持续引领消费加快复苏,大力发展线上消费、体验消费等新型消费,合理增加公共消费,引导发展社区消费。
三是向做优“五型经济”要实力。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总部型经济、流量型经济是上海的长板、优势,要把长板拉得更长,把优势做得更优,不断增强上海在全球城市网络节点中的竞争力影响力。
四是向深化改革开放要活力。上海将勇于担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率先试、出经验,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构建新发展格局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您认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上海应如何找准自身定位,如何发力新开局?
龚正:上海的目标是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努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一是推动长三角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去年,我们制定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形成32项制度创新成果。下一步我们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抓住高质量、一体化两个关键,做好对外开放、对内开放两篇大文章,推动长三角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积极探索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路径。
二是优化市域空间格局,我们总的思路是加快形成“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空间新格局,提升主城区服务能级和辐射功能,充分发挥东西两翼的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商务区对内对外开放枢纽作用,把上海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打造成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推动南北两端的上海宝山、金山功能布局调整和经济结构升级。
三是完善经济发展格局。我们将量身定制一批精准扶持政策,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头部企业,打造各具特色的“五型经济”集聚区。
四是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我们要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双向流动,在乡村嵌入更多产业、文化、生态功能,形成功能互补、发展互促的融合发展新格局。
记者:上海在科技创新方面将有什么新作为、新气象?
龚正:上海作为科技重镇,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去年上海科创中心已形成基本框架,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估报告中的排名上升至第12位。下一步,我们要着眼于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坚持“四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下好“先手棋”、敢闯“无人区”,重点是“五个加快”。
一是充分发挥优势,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点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围绕生物医药与脑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加快建设大科学设施,力争在基础科学领域有大的创新,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二是聚焦高端产业,加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力争取得更多“从0到1”重大原创成果。我们有能力、有条件在为国家解决制约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上做出更大贡献。
三是推进机制创新,加快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上海现在已经集聚了期智研究院、树图区块链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的新型研究机构。我们将充分发挥这一类新型机构的作用,让这些机构推动科技成果研发与转换,成为科研单位和企业的桥梁。
四是强化人才引领,加快构筑全球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高地。上海将构筑“海聚英才”人才计划体系,加快推进高峰人才引进、基础创新人才培育、卓越制造人才提升等工程。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办好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吸引更多国际科技创新人才来沪发展。
五是打造创新共同体,加快推动长三角科技协同创新。去年上海技术合同输出至苏浙皖三省5756项、合同金额204.89亿元,上海吸纳长三角技术合同3985项、成交金额91.14亿元。下一步,要以国家实验室建设为引领,强化三省一市高端科技创新基地的有效链接,以提升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功能为路径,更大程度上促进技术、金融、仪器设施、科学数据等创新资源互联互通和共享开放。
记者:在“人民城市”建设中,上海还将有哪些新思路,会给市民带来哪些获得感?
龚正:新的一年,我们要把惠民生同抓发展一道,作为“十四五”开局的“先手棋”,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上实现更大作为,使群众更多地感受到“三个更”。
第一是民生保障网更牢。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住了就业就是稳住了民生。我们要继续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帮助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实现市场化就业、多渠道就业。
第二是生活烦心事更少。我们始终扭住“老小旧远”等突出民生难题,完善制度,加大投入,压茬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在“老小旧远”基础上确定了16项民生工程,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群众的急难愁盼。
第三是家门口服务更优。评判生活品质,群众最先想到的就是家门口,我们要在家门口的“小空间”里做好民生服务的“大文章”,完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嵌入更多养老、托育、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服务功能。希望通过点点滴滴的改善,让群众家门口有更足的烟火气、更浓的生活味、更强的幸福感。
总之,建设“人民城市”,我们的愿景就是打造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城市,打造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的城市,打造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的城市,打造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的城市,打造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的城市,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