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上半年大连GDP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1%,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1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表现出较强的韧性与稳定性,企业复工复产率在2月底就已接近100%。大连市是如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近日,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谭作钧。
记者: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疫情冲击下,大连经济运行特别是工业经济仍表现出较强的韧性与稳定性。大连是如何筑牢发展根基,当好振兴东北排头兵、领头羊的?
谭作钧: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支柱,是振兴发展的根基所在,也是“六稳”“六保”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把稳市场主体作为振兴发展的首要任务。为尽快实现复工复产,大连及时出台百余项政策措施,做到金融保障增活力,减税降费添动力,精准施策解难题,强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推进经济全面复苏。为扎实做好项目服务保障工作,我们为全市近2000户规上企业配备了工作秘书,设立重大项目用工保障服务专员,开设重大项目“开复工援助热线”,提供差异化的政策解决方案。
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大连实施重点产业链补链强链固链行动,提升产业链韧性。我们全面梳理已有产业链条,确定船舶、汽车、芳烃、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5条重点发展产业链,形成“一链一方案”机制,为每条产业链制定了包括现状、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工作措施及进度安排等内容的行动方案。我们重点培育壮大新产业链供应链,推出《大连市2020年项目攻坚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支持大项目落地,带动其他配套企业发展,形成新的产业链条。
我们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加大财力倾斜和资金调度、强化监控督导和应急处置等措施,全市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8.6%。为全力保障基层运转,我们还出台加大财力下沉力度的税收让利政策,统筹解决县区“三保”和发展问题,提高基层自我保障能力。
记者:大连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大连的未来依然要依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成“六稳”“六保”任务更需要改革开放。大连是如何激发城市活力,做深做透深化改革开放文章的?
谭作钧:在疫情影响下,大连一些外资项目实现逆势增资。特别是日本电产新工厂项目于今年3月份在金普新区开工建设,投资规模增加至1000亿日元,成为日本电产在我国的三大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原因就是我们围绕保主体、保订单、保份额、稳市场做足了“功课”。我们精准实施稳外贸八项措施以及帮扶外资企业共渡难关十条措施等45条专项政策,已兑现扶持资金5068万元,惠及1027家外贸企业。为优化细化外商服务,我们在2月初就开通中英日韩4语种24小时涉外热线电话,积极推动在连外资企业复工复产,为企业高管及员工返连提供绿色通道。对全市重点外资企业进行“一对一”服务,为每家企业配备一名“服务管家”,成功挽留住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不减资不外迁。我们还创新招商方式,组织开展云招商、视频洽谈,抢订单、保订单、创订单。今年以来,在线签约76次,签约项目91个,预计投资总额1051.5亿元。
今年上半年,大连的外资企业复工率100%,达产率107.6%;新增外资项目114个。1-7月,大连进出口总额2340.9亿元人民币。
在优化营商环境稳投资方面,我们推进“一网通办”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24小时自助办理开通,“综合窗口”投入运行,一般性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市场主体57256户,网办率96.32%。
为扎实做好稳投资各项工作,我们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项目档案”,明确针对性政策举措,加强项目要素保障和谋划储备工作。1-7月,全市共开复工总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612个,同比增长19%。
为对冲疫情对消费市场的影响,提振居民消费信心,我们举办“2020大连购物节·0411消费季”,带动2000余家企业参与,覆盖门店20000余家。5月29日至7月22日,我市21家大型商业企业销售额与去年同期持平,餐饮业营业额达去年同期的86%。购物节催生尝试“直播带货”新模式,也带动“夜经济”“外摆经济”进一步兴起,最大限度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二季度,大连的消费市场出现较快回升,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8个百分点。
记者:大连市是如何以保促稳,织密兜紧基本民生保障网的?
谭作钧:大连的“六稳”“六保”工作始终体现人民至上的思想,将“大家有收入,家里有保障”落到实处。
一是关注重点人群扩就业。持续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20条措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全方位、一站式就业服务。加大因故可能返贫人员帮扶力度,按照“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分类施策”的工作要求,突出就业导向,确保全市因故可能返贫的家庭实现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人员全部就业。建立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协调机制,开通全天候热线电话,通过包车专列、定制航班等方式,为144家企业组织返岗4387人。截至8月末,城镇新增就业7万人,居辽宁省第一,2019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率达100%,较上年提高11.3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6%。
二是加大培训稳岗位。推出支持中小微企业线上职业培训政策,给予企业培训补贴,缓解企业复工复产和稳岗压力。截至目前,共有8600家中小微企业27万名职工参与、受益于技能培训活动,已发放补贴8042万元,近期还将发放培训补贴资金8000万元。
三是提标扩面强保障。持续提高低保标准,今年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750元和540元,增幅分别为4.17%和8%。大连连续13年持续提高困难群众救助标准,各项救助保障标准始终位居东北首位。持续扩大最低生活保障面,进一步降低救助门槛,推动社会救助工作由解决绝对贫困向兼顾解决相对贫困延伸。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更加精准,构建城乡统筹、衔接配套、保障有力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多层次、多维度实现困难群众的分类施救和精准保障。
记者:我们了解到,科技创新是大连未来发展的重要发力点之一。那么,大连将如何聚力创新科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谭作钧:大连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把握市场脉络,紧抓数字化机遇,聚焦“高精尖”新兴产业领域,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我市建立和完善三级科技企业培育体系,今年已完成第一批高企评审工作,共受理540家企业申报,同比增长14.2%。
二是开展重点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快推动疫情防控相关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应用,东软集团(大连)有限公司“疫情态势预测大数据平台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在全国20余个省份得到应用,帮助10万多客户组织完成2.1亿多人次的调研工作。大连化物所“高效吸附并灭毒的纳米催化材料”等项目已与多家公司达成合作意向。
三是加强应急防控科研攻关。2月份,我市紧急启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技术研发计划,下达研发计划22项;“7·22”疫情后,立即启动“新冠疫情应急技术研发专项”。
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大连市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等指标略有下降,但数字经济实现逆势上扬,346家规模以上数字经济企业实现增加值218.9亿元,同比增长0.7%。上半年,各基础电信企业全面完成省下达我市的5399个5G基站建设任务,开通率达到100%。
记者: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大连下一步将重点做好哪些工作?
谭作钧:下一步,我们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六稳”“六保”、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驱动作用,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推动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使科技创新与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改革形成同频共振,不断提升战略定力和目标实现能力,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推进重大项目落地,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高质量推动新时代大连“两先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