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人民网:您在今年农历新年后的第一次调研,主题就是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您在调研中强调,看不到危机是最大的危机,预见不到风险是最大的风险。那么,安徽省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李锦斌: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特别在今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培训班上专题就“防范化解什么、如何防范化解、谁来防范化解”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刻阐述,为我们认识风险、研判风险、处置风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置于“三大攻坚战”的首位,既是首位,就是首要,必须一击即中、打出气势。我们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制定实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3年行动方案,努力做到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我们围绕防范化解政治和意识形态等领域风险,保持高度的政治警惕性和政治鉴别力,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同一切扰乱人心、干扰大局的行为作斗争,确保党的执政安全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安全。我们围绕防范化解经济、科技和社会等领域风险,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讲究防范化解风险战术和方法,把握节奏和力度,稳妥有序“去杠杆”,多措并举“强实体”,扩大开放“增市场”,全力以赴“促和谐”,尤其是加强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建设“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启动实施科技创新“攻尖”计划,助力国家把“卡脖子”的手甩掉。我们围绕防范化解党自身面临的风险,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三严三实”,以陈树隆、杨振超、周春雨和鲁炜等案件为反面教材,先后在全省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制定出台《加强和改进同级监督若干规定》《开展“三查三问”的指导意见》等,着力建设严肃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正气充盈的党内政治文化、山清水秀的党内政治生态。
我们深知,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越要居安思危,越是遇到风险越要敢于斗争。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充实和加强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领导小组力量,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省领导围绕各自分管领域深入调研、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1+8+N”方案体系,以推深做实各项工作切实筑牢抵御风险的铜墙铁壁。
人民网:防范经济领域重大风险,首先要防范金融风险。安徽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有哪些举措成效?
李锦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聚焦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这个重点,坚持一手抓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手抓金融领域风险精准有效处置,努力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我们依法严堵产生金融风险的“后门”。扎实开展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压降、非法违规金融活动打击、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政府隐性债务“四清四实”专项整治等行动,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全面完成,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截至去年底,全省互联网金融存量业务规模33亿元,较整治行动前下降54%,集中处置了“妥妥当”“融和贷”“好车贷”“大志投资”等一批互联网金融领域重大案件。另一方面,我们畅通规范服务实体经济的“大门”。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积极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组建运营省级科技融资担保机构,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尤其是用足用活用好直接融资,全省上市企业数量突破100家,2018年直接融资规模达5771.6亿元,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高质量、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一些脱贫户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羊”
人民网:当前,安徽省正在推进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集中整治脱贫攻坚领域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您在最近的调研中对扶贫领域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等问题提出严肃批评。如何推动这项工作取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成效?
李锦斌:中央专项巡视是对脱贫攻坚的全面“政治体检”,抓好巡视整改是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从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出发,制定出台巡视《整改方案》,针对巡视指出的61个问题,逐条提出整改措施,立行立改、坚决整改,做到“四确保四不放过”,即确保整改措施落实、不落实到位不放过,确保反馈问题解决、不解决到位不放过,确保追责问责、不追责问责到位不放过,确保长效机制建立、不建立到位不放过,努力向党中央和全省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抓巡视整改和脱贫攻坚,必须实打实、硬碰硬,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从中央巡视和我省监督考核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仍较突出。为此,省委制定出台《坚持“三严三实”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意见》,鲜明提出“十戒十做”的管总要求,决定从今年2月份开始,利用3个月时间,在全省组织开展“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并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领域和突破口,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之尘、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清洗。我们提出“十整治十坚持”的要求,深入查摆和整改脱贫攻坚中“十个有之”问题,即有没有脱离实际、弄虚作假、违背规律的目标,有没有拍脑袋决策的政策,有没有虚张声势的评比达标、标语宣传活动,有没有走马观花的调研,有没有吆五喝六的督查,有没有无穷无尽的报表材料,有没有让乡村干部总在路上的会议,有没有不分青红皂白的问责,有没有大话套话连篇的汇报,有没有“刚播种就要收获”的总结,坚决撤销一些虚头巴脑、劳民伤财、增加基层负担的事项,切实把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人民网:新一轮扶贫开发以来,安徽脱贫攻坚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已进入决战决胜、攻城拔寨的关键阶段。安徽省如何有效解决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的贫困问题?
李锦斌: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安徽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举全省之力、尽锐出战、连战连捷,2018年末贫困发生率降至0.93%,连续两年在国家考核中保持“好”的等次,名次从第6位上升到第3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视察,第一站就到大别山革命老区金寨县看真贫,并叮嘱我们“要怀着对人民的热爱,打好脱贫攻坚战,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大别山革命老区作为脱贫攻坚的首位重点,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集中优势兵力,聚集各类要素,打一场攻城拔寨的“突围战”“歼灭战”。全面抓好支持大别山等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扎实推动资金、土地、项目等相关倾斜政策落地,相关部门、地市、结对帮扶县和定点帮扶单位在大别山等革命老区脱贫上聚焦发力,2018年全省15个与贫困革命老区结对帮扶的县,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03亿元,受益贫困人口8.04万人。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大力弘扬“理想坚定、事业必胜;严守纪律、永跟党走;不怕牺牲、甘于奉献;联系群众、生死与共;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革命老区精神,引导贫困群众依靠顽强意志和勤劳双手脱贫致富。我们欣喜地看到,党的好政策让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革命老区金寨县果子园乡白纸棚村的一对夫妇,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这几年在党委政府扶持下,发展黑毛猪、土鸡等养殖产业,通过电商平台卖到全国各地,不仅自己脱贫了,还带动周边乡亲扩大养殖规模,成了致富带头人。我们坚信,在精准有力的政策帮扶下,贫困地区群众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日子一定会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红火。
坚持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人民网:近年来,安徽省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上采取哪些务实有力的举措?
李锦斌: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打造绿色江淮美好家园。全面展开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保持污染防治高压态势,2018年PM2.5浓度明显下降,多年来首次实现空气质量大幅改善,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显著提升。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2018年6月,我带领调研组同志从长江安徽段起点沿江而下至终点,行程一千多公里,全方位踏查、检查、督查,研究出台《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提出坚持实事求是,实施沿江1公里、5公里、15公里岸线分级管控措施,明确“禁新建、减存量、关污源、进园区、建新绿、纳统管、强机制”七大任务,沿江5市整治“散乱污”企业4736家,沿长江干流5公里范围内“三网”水产养殖设施全部拆除,长江安徽段88个排污口全部实现智能化在线监控,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皖江地区环境问题信访件全部办结。针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巢湖流域水环境突出问题,我先后两次实地调研,提出“西北方向强化治理,西南方向强化保护,东北方向强化防治,东南方向强化联通,环湖方向强化修复”的推进思路,持续加大巢湖综合治理力度,环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顺利推进,建成两座污水处理厂,双桥河、派河2条重污染河流消除劣Ⅴ类。
下一步,我们将着眼“抓源头”,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着力“抓整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重“抓修复”,严格生态环境监管,严密生态补偿制度,坚持“多规合一”管控生态空间,让江淮大地天更蓝、地更净、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
人民网:安徽的新安江是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正在向全国推广。近年来,安徽省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哪些创新性探索?
李锦斌: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实践中,我们围绕保护“好山”,全面推行“林长制”改革,探索建立以党政领导责任制为核心的五级“林长制”体系,确保一山一坡、一园一林、一区一域都有专人专管。围绕保护“好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改革,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组织体系,我和省长担任省级总河长,并分别担任长江干流安徽段、淮河干流安徽段河长,共设立河(湖)长52687名。围绕保护“好山好水”,全面复制推广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通过两轮试点,新安江水质常年优于地表水Ⅱ类、接近Ⅰ类,千岛湖水质稳定保持为Ⅰ类。2018年8月,我带领调研组从新安江源头顺流而下直至浙江千岛湖,实地深入总结新安江试点经验做法,出台《关于全面推广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经验的意见》,初步构建起科学的生态补偿标准体系、系统的生态保护体系、完备的环境治理体系、现代的绿色产业体系、严密的生态法治体系、健全的组织保障体系,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新安江模式”被写入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入选中国改革十大案例,新安江生态补偿试点经验不仅在我省大别山区推开、在全省复制推广,而且在全国多个省市推开。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们将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深化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改革,全面推行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切实用制度底线守住生态红线,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安徽应有贡献。(张磊 陈浩 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