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这个“新作为”包括在推动天津发展上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请你谈谈天津将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李鸿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增强时代感,最根本的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换脑子、换装备,整装入列、跟上时代,不当糊涂虫,不当局外人,不当落伍者,勇当弄潮儿。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时代、把握大逻辑、践行新理念,在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工作方式上来一场深刻的大变革,真正把战略重点转到拼质量、拼效益、拼结构、拼绿色发展上。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转换发展动能、培育新增长点,建设一批高端创新平台,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培育智能科技、大数据等新动能,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供给质量,实施质量立市战略,推动传统产业加快向数字化、服务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变;着力推进绿色发展、打造美丽天津,继续整治“散乱污”企业,打好蓝天保卫战,大力修复保护湿地生态;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短板,强化质量兴农,打造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升级版;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围绕“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精心组织实施好20项民心工程,使人民群众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确保“全面小康、不落一人”。
记者: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承载地和承担者,天津将如何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与贯彻落实重大国家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以天津之“为”助推协同发展之“进”?
李鸿忠: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民族复兴的大手笔,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试验田。目前,战略实施到了攻坚拔寨、攻克碉堡的关键期。我们要抢抓难得的历史性窗口期,在更好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服务雄安新区建设上有更大作为、更大贡献,全力打赢这场21世纪的“平津战役”。一是以“协同创新”促产业调整,加快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驱动产业结构向价值链高端延伸,重构生产力新布局。二是以“对接承接”促远郊城区崛起,把天津各区发展放到京津冀198个区县中去定位、去谋划、去推动,加快承接平台建设,唱好“一轴多城”“多轴多城”协同发展大戏,重构现代化城市群新格局。三是以“联防联控”促绿色发展,与京冀两地联手治霾、治水、治土,强化生态涵养区功能,重构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新格局。四是以“互联互通”促要素流通,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重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无障碍”流通新格局。
记者:推进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是动力。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区的城市,天津将如何进一步以改革促进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
李鸿忠: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新时代,就没有我们党、国家和民族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新时代”的伟大跨越。变则通、通则兴,“关键一招”就是“命门”,决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途命运。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为指引,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借好东风、乘势而上,打好改革开放先行区这张牌,谱写新时代改革新篇章。紧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部署要求,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使机构职能更加优化协同高效,执政体系和治理体系更加科学,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加强。紧紧围绕做强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鼓励企业家创业发展的“津八条”,使“发动机”马力充足、发展环境更优化。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国际化大都市,敢开放、真开放、大开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积极申报建设自由贸易港,使天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拥抱时代。
记者:天津的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请问,天津在推动干部转变作风方面将采取哪些举措?
李鸿忠: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天津的扎实实践,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靠全面从严治党作保证,靠党员干部的宽肩膀、铁肩膀去担当。硬骨头要靠硬作风去啃,硬堡垒要靠硬本领去攻。我们在春节后上班第二天召开近两千人的机关干部大会,组织开展“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实施20项民心工程,在党员干部中大兴好学、实干、亲民、尚能之风,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正风肃纪、激浊扬清,唯实求真、狠抓落实,不表空态、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带着对群众的感情,为老百姓办实事、为企业家服好务,以疾风厉势治庸治懒治无为,为担当者担当、让有为者有位,以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赤胆忠心、担当作为的实际行动,开创天津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作出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