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发稿时间:2024-02-05 14:10:22
来源:人民论坛杂志作者:王霄冰

  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记忆的载体,也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间。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源起于中华民族古老的时间观念与礼仪秩序,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过无数次的融合、改良和新变,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观念体系和行为模式,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已成为滋养中华儿女的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节日和其他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构成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可以赋予我们在时代洪流中砥砺前行、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一方面来源于当代中国人对于民族传统的反思与文化自觉,另一方面也与来自外部的关注和认可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人们在年复一年的节日活动实践当中,文化主体性得以确立。在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上,使其更加有机地融入当代生活,能为社区和民众带来物质、社会和精神多方面的丰厚收益,从而真正使之成为“我们的”节日。

  20世纪的传统节日:从批判反思到文化自觉

  20世纪的中国在文化上经历了一个从自我反思到自我革命继而走向文化自觉的过程。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的强烈冲击,中国社会陷入自我迷茫状态,仁人志士试图通过文化革新来推动制度变革与民族自强。他们剪去象征保守和落后的发辫,穿上洋装洋服,鼓励妇女放开小脚,走出家门,接受新式教育。五四新文化运动吹响了推翻旧俗陈规、开启文化新风的号角。

  1928年,新成立的南京政府即颁布了一系列社会文化改革条例,其中就包括用新历取代旧历,所有传统节日活动都要改在新历日期举行。然而由于民国政府缺乏动员全社会共同实施改革的能力,部分节日习俗仍在民间得以存续,一时间出现了元旦和春节两个年节并存的现象。1949年后,政府致力于节俗改革,将春节期间的祭拜活动(迷信)、燃放鞭炮(火灾和人身伤害)、大吃大喝(浪费)视为迷信、危险和浪费而不予提倡。20世纪70年代末期,党和政府从关心群众生活的角度出发,开始提倡举办春节联欢会,倡导社会各界在团结的氛围中一起欢度春节,并着力于保障春运和节日期间物品供应等利民举动。1980年,全国恢复了春节放假3天的制度。

  20世纪80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的文化思潮以迅猛之势涌入国门,中国文化再一次受到质疑和挑战。社会上一部分人天真地相信“西方的月亮比中国圆”,习惯于以被他们理想化了的西方作为参照物。一时间,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纷至沓来,受到国人的追捧,商家为了赚钱也对此加以利用,大肆渲染,以至于很多洋节逐渐成为了中国人生活中的日常,传统节日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但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愁情绪悄然而至。人们开始怀恋过去,探寻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之本,加之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民众在生产劳动之余也有了闲暇和闲钱去经营文化活动,传统复兴的热潮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于20世纪末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他说:“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从反思批判到文化自觉,这是一个对于自身传统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也是一个现代国家在走向独立自强、繁荣昌盛阶段的必经之路。欧洲的德国、法国,亚洲的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其民族国家建立之初也曾经历过类似的自我否定、思想混乱乃至迷失方向的时期。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也都是通过从本国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有效利用本民族的文化遗产,从而重新找回了文化自信和国家发展的动力。因此,文化自觉对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和新时代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为随后到来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基础。

  非遗保护与传统节日文化主体性的建构

  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复兴热潮主要还是由地方或民间力量推动的话,2004年以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就是一场由政府主导的国家行为。非遗保护政策给予包括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以正当性和合法性,使得这些原本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得到自然传承的民间文化有机会登堂入室,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之“根”与“魂”,得以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借着这股东风,2007年前后,一批民俗学者联合社会各界发出了希望政府改革假日制度、能在传统节日期间放假的强烈呼吁,并得到了人大代表们的支持。从2008年1月1日开始,我国实施新的国家法定节假日体系,全年节假日总天数由之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元旦放假1天、国庆节和春节各放假3天不变,“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增设清明、端午、中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这是我国政府在时间管理制度上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标志着中国社会已经走出了20世纪的文化反思时期,进入了一个文化自信的新时代。

  作为一项国策,20年来的非遗保护工作在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建立了从国家到地方和基层的四级非遗名录机制和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制度,不仅从外部确立了传统民间文化的地位和价值,而且着力于提升传承人、传承群体和非遗社区的行动能力,培育文化传承的内在驱动力。在目前公布的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传统节日有76项(其中汉族节日42项),在总共492项民俗类非遗中占比大约为15%。这不仅因为节日作为重要的文化空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还因为其他很多非遗项目,如神话传说、祭祀仪式、音乐舞蹈、体育游艺、节日饮食等等,往往都附着在大型的传统节日活动之上,只有在节日期间才得以集中展演。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文化主体性的确立恰恰也正是非遗保护工作中所秉持的一个核心理念,也就是在保护和传承中特别强调个人、群体和社区的作用,重视传承者在保护实践中的主体性建设。这种主体性建设离不开学术研究的支持。只有在对自身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牢固的文化认同感,建立文化自信。正如民俗学家钟敬文所言:“我们要牢牢记住,我们国家的性质和历史,记住我们是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其中有的还是无价之宝)的国家,记住我们的主体性——我们在引进外国文化问题上的自主性、主动性!”因此,研究和展现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节日,梳理中国人时间观念与节日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摸清现存节日文化遗产的全部家底,就成了当代民俗学和其他相关学科学者的重要历史使命。

  21世纪以来,节日研究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繁荣景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于2009年批准、由原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规划执行的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包括文本、 影像志和数据库三大部分,旨在记录和研究我国传统节日的原貌、演变和当代意义。据已故学者、原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介绍,截至2021年,仅文本已形成 5000多万字的成果,“含 800 到 1000 个左右的田野调查,也包括通过历史文献的查考对节日作系统梳理”。

  与此同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的倡导下,从2008年起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该项目以全国各地的传统节日为载体,组织节日论坛、节日调研、节日期间的展览和展演活动等,目的在于重建传统节日文化的话语权,为节日文化繁荣发展出谋划策。笔者从民协相关部门负责人处了解到,2017至2023年,“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共计举办140次,平均每年在20场左右,参与人数已逾百万。

  在守正创新传统节庆活动中增进文化自信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有了主体性就会有创新发展节日文化的信心和动力,节日活动的品质与效果也能得以提升,参与者会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节日活动可以促进社区内部与社区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传统节日的复兴也能为逐渐空心化的乡村带来人气和活力,通过与发展旅游相结合,有效促进乡村振兴。与此同时,城市的传统节日振兴活动也可以为新移民带来融入当地社会的契机,让他们在都市生活中找到精神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建立文化自信所需要的前提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及文化自信时特别强调:“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守正创新,是当代社会传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所必须秉持的行动原则。只有守住正,才能坚定对于节日传统的自信心,面对外来冲击不迷茫不动摇;只有创新,才能适应新的社会需求,让旧的节日传统在今天重放光彩。事实上,节日习俗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与时俱进的。例如,历史上的寒食节、上巳节和清明节就曾不断相互融合,最后整合为清明节一个节日。古代立春曾经是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但在今天,立春的很多相关习俗被合并到了春节的系列活动中,只有少数地区才保留了立春祭、打春说春等习俗。

  从节日的变迁发展中,可以看出,传承节日文化遗产要与创新发展相结合,要顺应时代前进步伐和民众的精神与心理需求,不断地对节日的制度体系、主题和活动形式进行改良。勇于创新,实际上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一个社会只有对自己的传统节日文化有足够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才会认认真真地去研究它、经营它、调适它,把它变成自己当下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王霄冰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