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张占斌: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三个倍增”

发稿时间:2023-12-25 19:48:03

  【编者按】:12月21日,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厦门市委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改革(2023)年会暨地方全面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层研讨会”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本文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一级教授张占斌的演讲内容。
图片

  我今天演讲题目是《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三个倍增”》。

  45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正是这次会议作出了把我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历史性决策。从那以后,改革的故事在中国大地上唱响,推动了国家不断发展壮大起来。近代以来,我们久经磨难,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迈进的伟大历史征程。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作了比较系统的安排。下一步,如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整个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动力,是我们大家需要思考的重大历史课题。历史走到今天,我们面临一个新的起点,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一个新的起点。我从三个倍增角度作一点讨论。

  第一个倍增是到2035年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实现倍增。这是有依据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们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第二个倍增是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倍增。现在我们中等收入群体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大概4亿人,希望经过不断发展,到2035年的时候能够实现一个倍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倍增非常关注,他在一次重要的讲话中还分析了这个问题的潜力。比如,总书记提到一些大学生毕业以后在企事业单位工作,将来有可能晋升到中等收入群体。在制造大国向强国迈进的过程中,一些蓝领技术工人努力肯干,发挥工匠精神,有可能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还有个体工商户,通过自己的勤奋经营有可能跻身中等收入群体。还有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吸纳了大量的农村人口,农业人口转移的市民化里面有一批人将来有可能晋升为中等收入群体。另外,我的理解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留在农村里的人可能逐渐减少,留在农村里的人人均占有资源的程度也会比过去增加。这些人通过特殊种植、特色养殖、特色产业或者特色旅游等,也有可能晋升到中等收入群体。另外,还有其他一些阶层都有可能晋升到中等收入群体。这对我们扩大内需战略落地非常重要,只有这个中等收入群体增加才会产生大量的消费,人们才去旅游、购物。扩大内需战略能够落地,构建新发展格局这盘大棋才能真正活起来,我们国家现代化才能向前推进,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三个倍增是市场经营主体的数量应该倍增。如果没有市场经营主体的增加、活跃度提升,我们经济发展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阻碍。所以,怎么推动市场经营主体数量增加对我们来说也是很大的一件事情。有的人会说这是不是异想天开,是不是在做梦?我想不是。我查了一下,2012年时我们国家的市场主体数量是5000万个,到2020年是1.4亿个,今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是1.6亿个。只要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定不移地向前走,党和政府捍卫市场经济的尊严、捍卫市场经济的前进方向,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投身到市场经济的海洋中,为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我们应有的努力和贡献。市场经营主体增加了,就业就增加了,也更有效地解决我们现在每年一千多万大学生要就业的现实压力。这个倍增的数量增加了,对前两个倍增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当然,也有人说数量增加都是个体工商户,好像量多了不一定起多大作用。对此我不赞同,中国经济发展当然需要有质的提升,也需要有量的增长。国企、央企大块头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创造一流效益,我们眼睛盯着世界一流企业当然是好的,但是在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中,有大量个体工商户的存在,对活跃市场、提高效率、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实现这三个倍增,是我们加快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坚实力量,对我们进一步抢占产业制高点,对将来夺取制海权、制空权、制陆权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若要实现三个倍增,需要处理好三对关系。

  第一是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关系。中央党校的学员曾问,现在我们更多地讲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还讲不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的回答是当然是讲的,并且是一直讲的。它俩是什么关系? 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价值立场,这种价值的实现,靠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自十届三中全会后45年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最重要的内容,也正是因为我们牢牢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开辟了我们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局面。我们不能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民为中心矛盾起来,它俩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二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革开放后,从总体上讲中国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进步,比较好地处理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把市场经济引到中国来,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历史壮举,马克思当年没有预想到,列宁也没有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党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做了结合,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增加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使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有了更大的优越性。也正是因为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使我们国家经济总量、经济结构不断迈上大台阶。

  下一步我们仍然要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顺,现在看总体上很好,微观上看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尽人意,老百姓抱怨的事情还是不少。怎么更好地把关系理顺,真正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智慧。我们也希望能够把这件事情办好。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希望政府发挥更好的作用,我们希望这两个优势能够在中国大地上发挥更大的比较优势。

  第三是处理好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关系。具体说来主要是中央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关系。国有企业要加快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要提高效率、提高效益。民营企业我们说它有“56789”的贡献。8是80%的就业,没有民营经济的大发展,80%的就业从何而来。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是当下新时代面临的重大的历史性问题。

  由此,我提出我们要调动三个积极性,在当下,特别是最近几年,这三个积极性显得非常重要。

  第一,调动民营经济、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今年出现了民间资本投资总量负增长的情况,有一部分民营企业投资出现了躺平现象,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这个数字不是简单的经济学,而是政治经济学。怎么能够调动民营经济的积极性,解决躺平问题,是需要我们下一步下大功夫的问题。今年中央下发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成立了民营经济发展局,各省的书记、市长、市委书记召开了很多给民营经济鼓劲的表彰会。这都很好,也需要继续在这方面作出努力,但是,还需要不断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调动资本市场的积极性。资本市场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我们现在有2亿多的股民在资本市场打拼,但是资本市场也有不尽人意的一面,存在很多问题。股市最近跌破3000点,3000点保卫战搞了很多次。怎么让股市有活力、增强投资者信心、调动投资者积极性非常重要。现在2亿多股民套在里面怎么去消费,怎么去扩大内需,从这个意义上讲,怎么让资本市场有更大的积极性,改善市场预期,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大问题。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提到了这个问题,希望活跃股市,增强资本市场的信心。现在中央有关部门也都采取各种各样的政策,希望股市好,但还要作出更多的努力、拿出更大的措施来解决现实问题。

  第三,调动领导干部,特别是地方政府和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发现现在地方上有一部分干部,或者少数干部存在躺平的问题,我下去调研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同时,也有不少干部有抱怨情绪,因为现在特别忙,事特别多,各方面的考察、督察、学习非常多。地方干部对某些地方存在的形式主义也有一些抱怨。因此,怎么能够调动大家干事的积极性,让更多干部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中央领导讲我们建立了一些激励制度,也有一些容错机制,但是落地的不好,落实的不太好。所以,怎么让这些激励制度、容错机制真正落地,调动广大干部、广大基层的积极性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未来的突破,我希望有三点:第一,我们觉得下一步的深化改革,一个是在理论上应当有重大的突破。比如,关于民营经济的理论、关于资本问题的理论能不能有新的突破。第二,在一些制度的系统集成创新上需要有更大的突破。比如,分配制能不能有更大的集成创新,来解决我们国家、企业、居民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也包括三次分配这些问题;第三,大家讨论到全国各地有一些地方综合性的改革,我们要以综合性的改革引领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化、不断突破。

  我希望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能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为我们中国式现代化波澜壮阔向前发展作出我们体改人的贡献。

  我讲这些,谢谢大家!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