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0个,按行政区划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1.【案例名称】北京市西城区:以低效楼宇改造提升为抓手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推荐词】:在减量集约发展背景下,北京市西城区以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等重点项目为抓手,深挖存量空间潜力,拓展存量空间功能,提高存量空间产出,积极盘活低效楼宇,瞄准高精尖产业发展各项要素精准施策,“腾笼引凤”,走出一条以低效楼宇改造提升为抓手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新路径,有效激发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项目作为西城区低效楼宇提升改造的典范,2022年,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全国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典型案例,被北京城市规划学会评为首届“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优秀案例,并在《新闻联播》作为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宣传报道。
2.【案例名称】北京市通州区:“网格+热线”改革创新推动城市副中心高效能治理
【推荐词】:近年来,北京市通州区深化“网格+热线”改革创新,激发党员群众干事创业活力,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通州区紧盯民生热点、大事要事、薄弱环节和数字转型,推动城市副中心高效能治理。通州区通过强化创新网格化城市管理问题上报类别、“网格+热线”融合形式、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效能,解决了复合性网格化城市管理问题整合困难,以及市民热线部分诉求处置时效过长或始终得不到解决的问题。2023年1-7月,通州区在考核期共接收市民诉求25.57万件,响应率99.89%,“网格+热线”主动治理水平明显提升。
3.【案例名称】北京市石景山区:“三驾马车”新模式构建楼宇社区治理新格局
【推荐词】:石景山区委将楼宇视为“立起来的社区”,对全区278座楼宇根据楼宇产权、楼宇地域等进行了科学划分,建立推行楼宇党组织、楼宇委员会、楼宇工作站“三驾马车”并行的楼宇治理新模式,构建起互联互补互动、共建共治共享的楼宇治理新格局。“三驾马车”组建以来,全区82个楼委会组织“吹哨报到”、议事协调会议300余次,吸附解决“未诉先办”诉求555件;充分挖掘属地资源、企业资源,健全用好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为楼宇各类组织和各类人群提供“订单式”服务;2023年上半年,3.1万家楼宇企业实现总税收约151.56亿元,实现区级税收约37.05亿元,同比增长约20%,助推地区GDP增速排名北京市中心城区第一。
4.【案例名称】北京市怀柔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
【推荐词】:近年来,北京市怀柔区瞄准建设百年科学城目标,加速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发展。怀荣区通过健全设施平台起步运行保障制度、加速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构建更加完备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等措施,努力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截至目前,“十三五”时期布局的29个设施平台超1/3进入科研状态;科学城产业转化示范区起步区19万平方米产业空间投用,“专精特新”企业新增20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到591家;累计产出102项重要科研成果,发表高水平论文110篇,35项“卡脖子”技术取得关键性突破。
5.【案例名称】北京市平谷区:探索“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路径
【推荐词】:北京市平谷区主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路径,努力打造首都发展安全的战略腹地,取得初步成效。2022年10月以来,平谷区坚持系统谋划、全区域布局、安全理念前移,在建设改造民宿、旅游酒店等设施时,嵌入疫情防控要求,试点建设和改造一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平时”用作旅游、康养、休闲等,“急时”迅速转换为隔离场所,满足应急隔离、临时安置、物资保障等需求;围绕“吃、住、行、医和集中承载”等方面重点打造五大应用场景,通过“平时”高质量发展,实现“急时”高水平安全,为超大特大城市系统性应急保障提供借鉴参考。
6.【案例名称】天津市河北区:以数字经济构建中心城区都市产业发展新高地
【推荐词】:天津市河北区紧跟全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战略大局,着力发展数字经济。通过制定相应政策和规划,支持企业落户,赋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依靠华为公司的行业实力和产业带动能力,推动华为产业链生态企业在区内集聚。与天津大学、华为公司三方合作培育国内首个言语交互意图深度理解大模型、天津首个大模型“海河•谛听”,广泛应用于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该案例在天津市制度创新评比中获得第二名,《天津日报》等媒体刊发相关经验。
7.【案例名称】天津市西青区:全面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推荐词】:天津市西青区紧邻中心城区,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文化基础。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成立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工作小组。试点建设期间累计投入逾250亿元,为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同时,以“千兆城市”及5G工程建设为契机,通过建设城市运行指挥中心、政务云数据中心、数据中台、亲清西青综合业务服务平台等内容,拓展自智慧农业建设,提供信息惠民技术,助力数字乡村建设。2023年以全国第三名的成绩通过国家数字乡村试点终期评估,为全面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有益经验。
8.【案例名称】河北省唐山市:深耕国资国企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
【推荐词】近年来,唐山市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公司治理能力、激发国企活力、集中统一监管、提升监管效能、助力构建国资国企大格局、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党的领导等各方面持续深化改革,全市国企发生了根本性、转折性、全局性的重大变化。唐山市锚定“三个明显成效”目标,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围绕8大领域40项改革任务,创新提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1234”工作法,蹄疾步稳、亮点纷呈。此项工作多次受到上级部门及省市领导表扬通报、批示肯定,唐山市国资国企改革案例作为全省唯一地市案例入选国务院《改革攻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案例集》。
9.【案例名称】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创新打造全过程“丰投无忧”企业服务体系改革
【推荐词】:近年来,唐山市丰南区持续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探索创新、从未止步,特别是在助推项目建设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在率先实施“过堂式”审批服务模式、全链条当好金牌“店小二”基础上,今年进一步迭代升级,创新打造“丰投无忧”全方位、全过程服务体系。“丰投无忧”审批服务机制,以工程建设项目“无忧办、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受益”为目标,以“全面谋划、全链指导、团队支撑、专人跟进”为工作核心,构建“全程代办、全员帮办”的服务体系,打好“人头对人头”“全领域、全流程、全方位”服务组合拳,推进高效服务型审批深入开展,为项目建设提质提效保驾护航。相关做法被国家级媒体广泛关注。丰南区获评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
10.【案例名称】河北省秦皇岛市:深化海湾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改革
【推荐词】:近年来,河北省秦皇岛市按照“治海先治河、治河先治水、治水先治污、治污先治源、根本在治人”思路,坚持以系统思维深化海湾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陆海协同、共建共治新格局。科学施策、精准实施一系列攻坚行动,推动海湾生态环境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单一治理向综合治理、阶段性治理向常态化治理、政府治理向全民治理转变。实行最严格的海湾环境保护制度,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整治突出问题、巩固治理成效,以制度刚性促成长治久清新常态。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不断促进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生态红利。
11.【案例名称】河北省邢台市:构建高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推荐词】:近年来,为了有效解决按项目付费的种种弊端,DIP改革应运而生,DIP的全称是“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这种方式有效防范了医保基金超支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了医保基金使用效能。有效推动医院由大开处方、多做检查向降费、提质、增效转变。防止医院高套分支、低标入院、药耗占比和费用不合理增长等。DIP改革的本质就是通过支付方式的改变,来改变医院诊疗习惯、费用结构和院端管理,实现医保基金安全可控、医疗行为规范合理,患者负担逐步减轻的目标。
12.【案例名称】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创新推进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推荐词】: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作为新一轮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区,始终坚持宅改为民、宅改惠民的工作原则,率先构建省内农村宅基地综合管理系统,灵活分户切实保障农民资格权,有效盘活农村闲置农房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着力打造宅改工作的示范先锋。2021年-2023年该区先后4次在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培训研讨会上作典型发言。2022年农业农村部第一期通报中,该区基础信息调查工作在进度较快的县市区中排名第一,《农村经营管理》刊登该区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2022年12月份,该区经验做法列入农业农村部宅基地改革与管理优秀典型案例。
13.【案例名称】河北省保定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研发投入强度创新高
【推荐词】:保定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取得历史性突破。为实现研发数据的精准统计,推动研发投入主体应统尽统,保定市采取了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的作法,率先启用专业化服务机构,带财务、税务、审计专家团队深入研发投入一线,指导研发投入统计归集工作,深入各县(市、区)一线开展政策解读、专题培训、专项指导,帮助各县(市、区)逐项逐条分析研判,梳理制约短板,剖析问题根源,指导各县(市、区)制定、完善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破解对策和措施,确保全市研发投入的健康持续增长。2022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3.48%,超全国平均水平0.94个百分点,超全省平均水平1.4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
14.【案例名称】河北省张家口市:探索新机制建设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
【推荐词】:近年来,河北省张家口市依托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全面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着力打造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化改革试验区、可再生能源国际先进技术应用引领产业发展先导区、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可再生能源创新区。在局部地区率先开展先行先试和创新示范、探索有利于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新模式和新机制,推动体制机制、商业模式、技术创新,推动规模化开发、智能化输送、大容量储能和多元化应用。
15.【案例名称】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创设环境资源保护人民法庭护航塞罕坝生态安全
【推荐词】: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深化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跨流域司法协作,成立塞罕坝环境资源保护人民法庭,对涉环境资源类案件进行集中审理。对环境资源案件进行统一和规范管理。整合多部门职能和人员力量,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有效衔接。充分考虑涉生态环境案件的复杂性,组建专业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探索审罚宣一体的塞罕坝审判工作的新模式、新路径,形成集聚优势、提升审判质效、扩大审判影响、维护司法权威。建立“党委领导、人大立法、法院牵引、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深挖涉生态环境问题线索,引入碳汇认购理念开展替代性修复。坚持宣传与教育同向发力,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环保普法宣传,引导社会公众提高环保意识。
16.【案例名称】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探索农村综合性改革
【推荐词】: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作为全省首个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聚焦智慧兴业,为现代农业建设聚力赋能。建立服务平台,提升工作效率;实现智能种养,提升生产效能。强化技术融合,提升品牌效应,推动了“十八谷”、“永和盛手工醋”、“鲁家香油”等一系列南皮当地知名品牌实现走出南皮、走向全国。聚焦智慧强村,为数字乡村建设积势蓄能,一方面加快智能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加快智慧安消一体化平台建设。聚焦智慧惠民,为推动基层治理提效增能等。
17.【案例名称】河北省廊坊市:打造京津冀政务服务一体化改革样本
【推荐词】:政务领域协同发展是廊坊市与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产业发展、惠及三地企业和群众的重要举措。为加速释放协同发展改革效应创造了更好的政务环境,近年来,廊坊市政务服务“区域通办”2.0成功上线,北三县294项涉企服务事项与北京市通州区实现异地“全程网办”。廊坊市武清区288项政务服务事项、211项便民服务事项与廊坊市本级233项政务服务事项、300项便民服务事项实现“跨区域通办”。
18.【案例名称】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创新探索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
【推荐词】: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以优化财政支农投入供给、理顺涉农资金管理体系为目标,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创新涉农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协调、分类施策基本原则,探索建立符合我县实际的涉农资金管理模式,切实提升支农政策效果和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县、富美安平提供有力支撑。
19.【案例名称】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打造与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相协调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推荐词】:太原市娄烦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引领、融合发展“三位一体”总体思路和要求,将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扛起省城水源地保护职责,实施生态兴县战略,不断优化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建立具有文旅特色的区域经济与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相协调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打造生态更优、发展更快、生活更幸福的“省城后花园、避暑清凉地、绿色大氧吧”。2022年,娄烦县荣获国家级“避暑旅游目的地”及“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2023年10月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案例名称】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数字+党建+网格”模式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
【推荐词】: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以党建引领,建强基层治理网格,建成功能强大、全国一流的“数字云冈”指挥中心,构筑起“智能化、网格化、快速化、多元化”的治理新格局。通过一体化指挥、一平台融合、一张网覆盖的 “三个一”机制,云冈区将数字化管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随着“数字云冈”平台应用范围逐渐增大,数字平台系统也逐步强大。今年以来,平台又新增加了智慧环卫系统,正在研发智慧物业系统、智慧消防系统、智慧信访接待系统等。云冈区的实践做法获评山西省“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21.【案例名称】山西省阳泉市:打造政务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
【推荐词】:山西省阳泉市以营商环境首位战略为指引,把打造“政务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作为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创新举措,通过标准赋能,强化规范集成,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构建国家级标准化体系,用标准化指导政务服务工作向高质量发展,打造政务服务标准化“阳泉样板”。推动全市便民利企政务服务实现证照办理快速化、办事信息标准化、办事导引场景化、窗口服务亲民化,切实做到企业有感,极大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
22.【案例名称】山西省长治市:气候投融资改革赋能绿色高质量发展
【推荐词】:2023年以来,山西省长治市充分利用气候投融资“杠杆”作用,以绿色金融推动绿色项目落地,以绿色项目助力绿色产业发展,以绿色产业促进绿色科技创新。制定完善气候投融资项目审批、要素保障和引导政策,吸纳推荐符合相关要求的项目推荐进入气候投融资项目库;构建气候投融资项目产融对接平台;建立长治市气候投融资动态重点项目库;持续提升气候投融资覆盖面与渗透率,鼓励实施金融产品创新,指导辖内银行机构开发排污权抵押贷款、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等气候友好型信贷产品。据统计,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市有17个项目列入气候投融资银行信贷项目储备库,其中13个项目已获得约12亿元资金支持。
23.【案例名称】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创新“最美昔阳红”文旅品牌
【推荐词】: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深入贯彻省委“两个转型、文旅先行”战略部署,坚持“调活三产”思路不动摇,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和独特气候条件,创新思路举措,引入高水平设计运营团队,一体推进策规建管,谋划发展全域旅游,深入推动农文旅融合,持续擦亮“最美昔阳红”文旅品牌。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高标准创建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精心做好“红大寨、老街区、旧厂矿、古村落、好山水、新文创”六篇文章。抢抓国家促销费政策机遇,加快实施文旅标杆项目,通过赛事节庆活动带动文旅全产业链发展,提升恢复消费动力。
24.【案例名称】山西省运城市:省市合作打造区域医疗中心
【推荐词】: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充分发挥在疑难重症诊断与治疗、临床研究、人才培养、技术转化、技术辐射和管理示范等方面的作用,通过与山西白求恩医院以及省内外其他一流医疗机构合作,建设运城市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为全面推进健康运城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蹚出了与省内外一流医疗机构合作建设的新路子。实施市县联动推动紧密型专科建设,推行县级医院托管基层医疗新模式,充值利用互联网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效率与能力,带动运城市乃至黄河金三角区域内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提质增效。
25.【案例名称】山西省忻州市:以“小切口微改革”破题高质量发展
【推荐词】: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形成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误的干事创业氛围,更好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让更多改革成果精准惠及基层群众,忻州市牢牢把握正确改革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疏通改革最后一公里,打通事关百姓生活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坚持因地制宜和管用长效,以“小切口”破题,创新推出一批管用的硬招实招,先后实施了“自主改革试点”“小切口微改革”等活动,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进一步增加群众获得感,充分激发了基层首创的积极性,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活力动能。
26.【案例名称】山西省临汾市隰县:“四个三”工作法全面提速乡村e镇建设
【推荐词】:山西省临汾市创新实施“四个三”工作法(即三聚、三端、三强、三引),全面推进省级乡村e镇建设。一是以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核心,建设电商科技服务园,打造梨花电商创业街,做好要素保障和各项服务,引导县域内商贸企业入驻,着力破解“企业不想来”问题;二是聚焦供需两侧,健全对接机制,实现产品供给、销售、运输三端协同、着力破解“链条不畅通”问题;三是强化数字领域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建立数字化溯源监管体系,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着力破解“保障不全面”的问题;四是引进电商培训专业团队,对从事电商活动涉农企业和大户进行培训,每年评选“电商之星”和“农村直播之星”,有效激励发展电商,着力破解“人才不充足”的问题 。2020年,中央将隰县纳入首批国家数字乡村建设试点;2023年,全省乡村e镇工作推进会观摩团在隰县观摩。
27.【案例名称】山西省吕梁市岚县:创新探索生态建设带动生态扶贫新路径
【推荐词】:山西省吕梁市岚县深入落实以“两山论”为精髓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在开展生态修复治理中,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探索“购买式造林”,深化“合作社造林”,创新实施“三权”分置,形成“企业+村集体组织+合作社+退耕农户”的利益共同体,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同时,发展沙棘特色林业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岚县通过生态建设带动生态扶贫、促进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脱贫“双赢”的路子,中央领导、国家有关部门对岚县生态扶贫模式给予充分肯定。
28.【案例名称】内蒙古自治区:系统构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全要素全链条机制
【推荐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摆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坚持系统施治、综合施策,找准干部自身、组织管理、外部环境等要素方面影响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堵点淤点,把担当作为全面融入干部选育管用全过程各环节,系统构建起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全要素全链条机制。
29.【案例名称】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建设数字化资产管理模式赋能智慧财政管理
【推荐词】:为解决包头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不断壮大,管理力量薄弱和管理手段相对滞后等问题,包头市财政局启动了以数字赋能的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一是搭建包头市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体系,上线“包头市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信息平台”,建立了全覆盖式的国有资产数据库,通过微信小程序“包头市国有资产运营掌上通”实现了资产条码化管理;二是上线“包头市资产交易平台”“盈平台——应收账款债权凭证流转平台”,创新资产化债模式,同时积极盘活资产存量,放大资产使用效益。包头市利用信息化手段数字赋能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模式被国家有关部门给予了“可复制、可推广、有宣传价值”的积极评价。
30.【案例名称】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打造“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实现城市农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推荐词】乌海市坚持以“幸福”养老为主题,以“书法”文化为特色,以“智慧”养老为统领,以“十助”服务为抓手,积极打造优质的“颐养•乌海”品牌,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养老事业发展政策文件,全力推进城市“一刻钟养老服务圈”提质增效,2021年在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绩目标考评中位列第一名,2022年在全区率先实现城市、农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相关经验被人民网、中国社会报、学习强国内蒙古平台报道。
31.【案例名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科技新政推动规上工业企业“三清零”
【推荐词】为改变科技型企业数量少、创新能力弱等问题,助推企业迈出科技创新第一步,鄂尔多斯市创新性地提出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三清零”攻坚行动,对“无研发投入、无研发机构、无发明专利”的规上企业逐步“清零”,并通过聚焦制度设计、平台培育、攻关转化,不断培育企业家创新发展意识,引导企业大力开展研发活动,努力形成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高质量发展局面。鄂尔多斯市的经验做法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肯定和重要批示,要求在全区进行推广。
32.【案例名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探索开展清理规范土地使用专项工作,推进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推荐词】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耕地保护重要论述精神,在全区范围内率先开展清理规范土地使用专项工作,将全旗农村土地资源细分为五个类别(简称“五类地”),即新增地源(二轮承包后开垦的耕地)、机关企事业单位承包地、“五荒”地、国有林区地、军队历史遗留地,并将专项工作划分为清理、规范、使用三个阶段分步推进。
33.【案例名称】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抓五促”构建五级联动党建工作新格局
【推荐词】巴彦淖尔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创新市县乡村组五级联动党建载体,共聚焦“五抓五促”工作:即“抓改革、促创新”“抓经济、促发展”“抓党建、促振兴”“抓服务、促共富”“抓机制、促和谐”,从而构建了五级联动党建工作新格局。五级联动工作格局一是建强了党的组织体系,夯实了基层基础,二是激发了各级干事活力,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34.【案例名称】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轮驱动”落实京蒙协作任务
【推荐词】乌兰察布市在具体实践中,坚持以改革创新为牵引,探索出政企联动、项目推动、“三资”撬动、“三绿”带动“四轮驱动”深化京蒙协作机制,不断开创全方位、高水平协作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3年10月,相关经验在内蒙古自治区创新成果和典型经验专刊刊发。
35.【案例名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点线面”工作法创新党建引领边境治理有效路径
【推荐词】: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构筑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重要指示精神,锡林郭勒盟针对边境管控点多、线长、面广的实际,推行以乡村户为点、边境为线、沿边地区为面的“点线面”工作法:以苏木镇党委、嘎查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堡垒户)为“点”,坚持乡村户一起抓;以全盟1103公里边境为“线”,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以边防部队和边境管理部门为主、地方配合、群众参与联守的“第一道防线”;以沿边地区和谐稳定为“面”,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引领基层治理、促民族团结进步。“点线面”工作法有效地把各方力量与资源聚起来,着力筑起点固、线牢、面稳的北疆千里红色屏障。
36.【案例名称】辽宁省:打造“清风辽宁政务窗口”创建良好营商环境
【推荐词】辽宁省委、省政府把营商环境作为事关振兴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来抓,大力推进“一网通办”,使“办事”与“找关系”逐步脱钩。今年以来,辽宁省深入开展“办事不找关系”改革,以编制“易读、易懂、易办”的《办事不找关系指南》为牵引,优化重构办事流程,重塑政府运行机制,打造“清风辽宁政务窗口”,坚持用信息技术给权力定规矩、划界限,推动“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成为常态,痛痛快快办事、公公正正服务,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37.【案例名称】辽宁省:实施“兴辽英才计划”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推荐词】近年来,辽宁省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深入实施“兴辽英才计划”为牵引,以落实《深入实施“兴辽英才计划”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若干政策措施》为抓手,不断破除人才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障碍,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人才发展环境持续向好,越来越多的人才看好辽宁、选择辽宁、扎根辽宁,呈现出“山海关不住、孔雀向北飞”的新气象。
38.【案例名称】辽宁省沈阳市:聚焦“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 探索数字赋能政务服务
【推荐词】沈阳市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和政府数字化转型关键领域,创新开展“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以“材料”为核心,聚焦“只提交一次”的便利化服务模式,运用数字化理念和智能化技术,撬动业务梳理、职能优化、数据共享、场景服务形态彻底革新,探索形成数字赋能政务服务的沈阳模式。截至目前,累计优化调整395项政府职能,推动2292项申请材料实现“只提交一次”或免于提交,上线1021个智能化服务场景,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改革经验在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现场会上进行分享交流。
39.【案例名称】辽宁省沈阳市:建立“惠帮企@链上沈阳”助企发展工作制度
【推荐词】沈阳市委统战部推行智能化的“惠帮企@链上沈阳”工作平台,健全主要领导亲临一线指挥机制,优化企业诉求化解工作体系,建立要素撮合和企企对接机制,服务企业成效日益显著,企业获得感不断增强,本地企业合作率逐渐提升。一年来,收到企业诉求24926件、办复24888件,企业诉求收集办理从日均4.5件提升到68.3件。帮助企业发布招聘岗位84.3万余个,促成科技成果对接720余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400余项,签订技术合同1.3万余件。
40.【案例名称】辽宁省沈阳市:“舒心就业”进社区 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沈阳样板”
【推荐词】:沈阳市深入践行“两邻”理念,强化党建引领,促进舒心就业民生工程与社区基层治理有效融合,推动就业帮扶工作重心下移、业务下沉、服务下延、政策直达,以沈阳舒心就业获批国家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为契机,依托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民生实事,锚定需求端,强化供给侧,优化平台服务,畅通供需对接的社区就业微循环,将“舒心就业”品牌在社区真正做起来、立起来。按照每个街道至少一个的标准,全市首批打造110个具备示范引领作用的舒心就业示范社区,在三年内实现舒心就业社区全覆盖,让舒心就业“慧”及邻里,泛在可及。
41.【案例名称】辽宁省大连市:探索实践公立医院 “一院多区”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推荐词】大连市为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实现跨区域协调发展,于2021年3月整合原大连市妇产医院、大连市儿童医院、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3家独立建制三级专科医院,组建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正式开启公立医院“一院多区”高质量发展模式。组建以来,大连市以一院多址的多院区模式为抓手,坚持以改革为动力,突破区域资源和专科医院发展的瓶颈,整合学科发展优势、医疗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运营水平,有效满足广大妇女儿童健康服务需求。
42.【案例名称】辽宁省锦州市:创新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机制 推进乡村治理全面升级
【推荐词】锦州市统筹全市乡村治理工作,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建立了农村生产生活废弃物分类回收、转运处理、全员发动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并鼓励所辖各县(市)推进相应的体制机制创新。全市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改革举措逐步健全且持续推进,呈现出以人居环境改善促村民精神面貌改变、以村民精神面貌改变促乡村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新态势。锦州市经验得到辽宁省委主要领导肯定。
43.【案例名称】辽宁省阜新市:彰武“九沙统筹”走出新时代防沙治沙新路径
【推荐词】辽宁省阜新市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走出了一条综合治理、政策集成、技术创新、生态修复、惠农富农相结合的防沙治沙新路径,为全国乃至世界荒漠化地区生态治理和绿色发展提供了“彰武方案”。彰武治沙工作得到中央及省市有关领导的肯定。“彰武治沙团队”被授予“辽宁好人·最美振兴发展带头人”荣誉称号。2023年7月31日,辽宁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主办的辽宁“时代楷模”发布会上彰武治沙群体被授予辽宁“时代楷模”称号。
44.【案例名称】辽宁省铁岭市:构建黑土地保护“张庄模式”
【推荐词】为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张庄合作社通过免耕少耕、科技赋能、规范管理、党建支撑等多种方式,有效遏制了种植区黑土地退化,切实维持了土壤健康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张庄方案。2023年种植农作物22600亩,经营收入3000万元。为了扩大示范引领效应,合作社通过设立样板田、采用高效降本作业模式等方法,引导农民亲眼看、照着学、跟着干,辐射带动周边农户3600多户,累计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38000多亩。经营地块连年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比普通地块高出2%左右,保水能力相当于增加50mm降水,延缓旱情10天左右。合作社先后荣获“全国先进示范社”“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荣誉称号。
45.【案例名称】吉林省长春市:政产学研协同地校院企携手促成果转化
【推荐词】:近年来,吉林省长春市以“政产学研协同 地校院企携 创新引领长春振兴突破发展”为主题,面向高质量发展科技需求,组合性推出改革创新举措,系统性加强科技创新治理,凝心聚力共创创新长春,政产学研共研关键技术,各方联动共促成果转化,市区校企共建实体平台,着眼根本共育科技人才,引导资本共塑金融生态,加快构建政产学研、产业链上中下游和大中小企业、域内外科技力量协同协作的科技创新格局,加快科教优势向产业优势、发展优势转化。相关经验被中央和省、市级主流媒体多次宣传。
46.【案例名称】吉林省长春新区:加快“两区一中心”建设,打造东北一流人才引聚新高地
【推荐词】:长春新区围绕高水平融入“3+N”国家人才战略布局,完善高含金量“政策包”,以“政策优势”促进高端人才集聚;构建产才融合“强磁场”,以“关键变量”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激活科技创新“动力源”,以“创新平台”助力人才快速成长;打造开放合作“载体群”,以“虹吸效应”吸引汇聚海外人才;营造拴心留人“生态圈”,以“精准高效”提档升级服务能力。高层次人才净流入呈逐年增长态势,为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相关经验做法被人民网多次报道。
47.【案例名称】吉林省吉林市: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打造职业教育“新高地”
【推荐词】:近年来,吉林省吉林市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战略地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构建协同发展新机制,形成多元办学新格局,创新职教育人新模式,探索科研转化新路径,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逐步形成“教育链—专业链—人才链—产业链”链式发展道路,职业教育整体实力和水平稳步提升。
48.【案例名称】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法院创新开展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
【推荐词】:近年来,吉林省延边州法院将民事、行政案件全部纳入集约化办理,构建审务工作核心区,研发审务e协同系统,依托RPA技术实现法院组织架构重塑与业务流程再造,深度赋能法官办案,建立起“人员专业、事务专岗、权责清晰、监管有力”的集约化工作体系。梳理一张清单,着力解决“干什么”问题,划定一个区域,着力解决“谁来干”问题,设定一个中台,着力解决“怎么干”问题,研发一个系统,着力解决“提速干”问题。
49.【案例名称】黑龙江省:创新探索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
【推荐词】:近年来,黑龙江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立改革协调机制,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加速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探索“三权分置”改革,率先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动三项试点改革工作。提高支撑服务能力,创新农业科技攻关机制,狠抓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现代物流网络,加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开展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实现集中财力办大事。
50.【案例名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完善激励机制营造“四敢”氛围
【推荐词】为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激发创新活力,哈尔滨市坚持“推动深化改革的部门要率先改革,倡导创新的部门要率先创新”的理念,聚焦发展的堵点断点、社会的痛点难点、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主动开门纳谏,连续两年扎实开展“改革创新奖”评选活动,不断激发全市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精气神,在全社会营造“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浓厚氛围。
51.【案例名称】黑龙江省哈尔滨新区:深哈合作探索“飞地经济”打造全国对口合作新样板
【推荐词】:近年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与深圳市将“合作园区共建”作为重点任务,积极开展务实合作,创新探索“飞地经济”发展,全力打造全国对口合作新样板。哈尔滨市坚持顶层设计,坚持创新创优,坚持务实合作,引进先进理念赋能“飞地经济”发展,打造全国一流“飞地经济”发展新模式。哈尔滨新区高度重视深哈合作,主动作为,扎实推进对口合作计划实施,引进深圳先进经验、管理团队,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高标准建设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打造了高质量“飞地经济”新模式。
52.【案例名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算好“三笔账”让农民分享更多改革成果
【推荐词】:近年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算好“三笔账”,让农民分享更多改革成果。“成本账”,在托管经营模式上,突出整链负责、全程服务。在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农民向服务组织支付农业生产全程托管费,由服务组织提供农资供应、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收储加工一体化整链服务项目,通过订单、点价等方式确保粮食种的好、卖的好。“风险账”,多措并举防范化解。优化托管服务方式,兜底保障农户最低收入。合作社根据不同农户需求,创新推出两种托管服务方式。“增收账”,种养结合鼓钱袋子。创新种养结合模式,实现全时段增收。
53.【案例名称】黑龙江省大庆市:打造数字营商软环境
【推荐词】: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庆市通过数说电力模型,对行业用电量数据进行分析,透视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状况。采集热线声音。采集扫码诉求。采集大屏数据。通过市场活力模型,实时采集分析大屏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数据,对市场主体活力直观了解。发现解决办事过程堵点。发现解决执法过程堵点。发现解决经营过程堵点。建立指标提升机制。建立效能评价机制。建立服务创新机制。通过“大脑”数据全方位评估,企业设立预约账户制、个体工商户审批一表制、刷脸开证明等好做法走在全国前列。
54.【案例名称】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绥芬河:深化跨境金融创新助力跨境贸易新业态发展
【推荐词】:近年来,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围绕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强金融合作等方面积极探索,推动“金融国际化”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不断增加金融工具供给数量,降低现钞跨境调运成本,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闯出了沿边金融改革创新的新模式。“深化跨境金融创新助力跨境贸易新业态发展”案例成为我省首个在国务院自贸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刊发的创新成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绥芬河方案”。
55.【案例名称】上海市杨浦区:“信易贷”助力创新创业企业行稳致远
【推荐词】:2023年7月,上海市杨浦区推出首个创新创业企业信用赋能服务平台——杨浦区信易贷综合服务平台。针对区内创新创业企业反映比较突出的信用修复流程不了解,合规证明获取烦,惠企政策找不到、对接难,银企信息不对称等痛点问题,杨浦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信用数据为基础、以集成创新为主线,全新打造集企业信用画像、信用服务集成、惠企政策导航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信用赋能服务平台,推出一系列套餐式的信用主题“服务包”,助力创新创业企业行稳致远,为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杨浦区信易贷综合服务平台被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授予上海市信易贷特色创新奖称号,新华财经、人民网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
56.【案例名称】江苏省南京市:“一网统管”提高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
【推荐词】:作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南京将实施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作为提高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的“牛鼻子”工程,以改革为牵引,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开发城市运行管理应用场景,打通条线、层级数据壁垒,搭建起“一网统管”体系架构进而推动城市治理各领域全方面的流程再造、规则重构、功能塑造生态构建、组织转型,形成了横向整合政府各委办局,纵向贯通各区.各街镇,高效联动、上下协作的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改革举措受到江苏省委领导的肯定和批示,获2022 年度市政府重点工作突出贡献事项,入选 2023 年度城市大脑优秀案例。
57.【案例名称】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创新“交邮快供”融合模式,打通农村物流双向畅通“最后一公里”
【推荐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聚焦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以“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城乡公交一体化省级试点示范区建设为契机,首创“交邮快供”融合模式,通过公交、邮政、快递、供销、金融等方面的运力、网点互补、互融,在农村物流服务网点叠加快递收寄、商超、农资供销、金融等多种服务功能,打造全国内涵最丰富的“交邮快供”融合服务,被评为全国农村物流服务品牌,获全国供销总社现场会推广、国家邮政局时任主要领导现场调研肯定、江苏省邮政局发文推广、江苏省供销总社发文推广及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入选南京市百佳案例,获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58.【案例名称】江苏省徐州市:打造知识产权“一站式”公共服务新模式”
【推荐词】: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聚焦公众办事体验,创新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将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理念运用到具体实践中,线上搭建“云享数据 知享服务”信息化平台,线下完善知识产权“一站式”窗口服务,为创新主体提供专利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协同保护、专利预警、导航运营及商标办理等全链条知识产权综合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打造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新模式。徐州知识产权“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被江苏省市场监管局遴选为2022年度创新创优项目重点调研课题。
59.【案例名称】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打造高质量县域品质城市评价体系
【推荐词】:近年来,溧阳市聚力打造苏南绿色崛起品质城市,聚焦经济发展品质、开放创新品质、生态环境品质、城乡融合品质、共同富裕品质、社会治理品质六个方面,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溧阳是全国首个提出建设品质城市的县域。多位省部级领导对溧阳产业集群、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近年来,溧阳被列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城、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等20个国家级试点、19个省级试点,位列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县第21位、中国县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百强榜全国第17位、中国县域工业经济百强县第18位。改革经验在新华日报社、澎湃新闻等媒体宣传报道。
60.【案例名称】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完善跨区域协作机制 打造“双湖”协同发展示范区
【推荐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顺应一体化发展大趋势,立足苏锡一体化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漕湖—鹅真荡”生态绿色一体化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联合无锡建立“属地县(区)主要领导年度会商推进会、分管领导不定期工作协调会、专班常态化工作对接会”的三级机制,高标准开展规划设计,高效推进跨区域重点项目实施,与锡山区、新吴区建立联合河长制,加快实施控源截污、违建拆迁、沿线景观提升、幸福河湖等35个项目,打造一流生态环境,共同建强民生基础设施,协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聚力打造跨区域合作新样板。相城实践被纳入《江苏省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3年工作要点》,相关经验得到苏州市委主要领导肯定。
61.【案例名称】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三个突出”打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张家港样板”
【推荐词】近年来,张家港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亩产论英雄”,以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持续开展产业用地更新行动,调高、调轻、调优产业结构,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通过把好“供应关”,强化精准度、精细度,把好“利用关”,探索新技术、新模式,把好“监管关”,突出全周期、全覆盖,打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张家港样板”,有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张家港市土地节约集约综合评价结果连续九年位居江苏省前列,2023年成功获评首批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成为苏州市唯一入选县(市)。
62.【案例名称】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全国首创“审管执信”闭环管理,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
【推荐词】:为有效破解部门间存在的审批监管执法“职责不清、信息不畅、责任不实”痛点,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学习借鉴新加坡Myinfo整体政府经验,全国首创构建“审管执信”多元联动闭环管理体系,打通“审批、监管、执法”全链条,创造性引入“信用”赋能理念,破解部门间衔接不畅、数据孤岛等问题,构建起前道审批与后道监管执法部门间多元衔接、协同治理的运行机制,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助力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63.【案例名称】江苏省淮安市:“码”上议开创全过程民主协商新样式
【推荐词】:淮安市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精神,顺应数字时代发展要求,在传统协商议事基础上,以现代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为基础,打破时空、地域限制,构建“互联网+政协”平台,创新打造具有淮安特色的“码”上议协商民主品牌,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全过程参与“码”上出题、建议、协商、查情等协商议事活动,推动“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线上线下融合、场内场外结合、上级下级联合、码上码下聚合的社会各界可方便及时广泛参与的全过程民主协商新样式。淮安市特色做法被《新华社》、《江苏改革简报》等媒体广泛宣传推介。
64.【案例名称】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构建县域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 推进“生态+”发展模式
【推荐词】: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领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准确把握江苏省“1+3”重点功能区战略定位,在基于自身生态环境好、资源禀赋少、环境容量小、承载能力弱、面临战略机遇多的县情实际上,自觉将把生态经济作为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全力构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加快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推行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发展模式,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建湖县经验获江苏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
65.【案例名称】江苏省镇江市:系统推进全市域“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改革
【推荐词】江苏省镇江市在全省率先推进全市域“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改革,将全市55个工业园区(聚集区)整合为10个主体功能园区与16个下辖功能园区,优化开发园区机构设置与职能配置、创新开发园区机构编制管理模式、加强开发园区项目招引能力及营商环境建设,全面构建主体开发区、所在镇(街道)及功能园区间统分结合、权责明晰、规范高效、优势互补的开发园区发展新格局。2023上半年,镇江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超江苏省平均;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7%,列江苏省第4。相关经验由江苏省委编办在《机构编制理论研究动态参考》上专题刊登。
66.【案例名称】江苏省泰州市:“泰信保”体制机制改革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推荐词】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针对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持续深化“泰信保”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2017年,泰州设立信用担保基金,创设政银担合作特色产品“泰信保”,通过构建“政银担”联动合作与风险分担机制,为小微企业、“三农”和创新创业主体融资增信分险。截至2023年9月末,“泰信保”业务已累计发放普惠小微贷款202亿元,累计支持市场主体近5000户,财政资金的引导功能和杠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泰信保”产品得到国家财政部主要领导的肯定,获评全国“再担保类优秀产品”,产品模式入选全国政策性融资担保培训课程。
67.【案例名称】江苏省宿迁市:探索“四化”同步集成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活力
【推荐词】江苏省宿迁市自2021年被江苏省委、省政府赋予“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的重大任务以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纵深推进“四化”同步集成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省委改革办牵头连续两年分别编排省支持任务清单252项、212项,推动81家省级部门出台专项支持政策78份,促使政策、项目、平台、资金、人才在宿迁集成落地。其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幸福河湖建设、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科技政策落实和科技体制改革获省政府督查激励,督察方式获评“全省服务推进改革特色做法示范案例”。
68.【案例名称】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构建数实融合闭环,打造数字经济高地
【推荐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立足全国最大的商务呼叫中心、全市唯一的电子商务产业园等资源优势,积极融入打造长三角北翼数字经济节点城市战略布局,集成构建从顶层到底层、从数据到应用、从政府到企业的全周期数实融合闭环发展模式,全力打造区域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其中,宿迁高新区获批江苏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创成全国智慧化工园区;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创成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正大智慧养殖等3个项目入选江苏省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优秀案例,宿迁籼米智慧管理中心入选农业农村部2023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项目名单;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获评全国优秀信创应用示范案例和单项创新案例。
69.【案例名称】浙江省宁波市:“专精特新”企业集成化培育体系改革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推荐词】:浙江省宁波市通过“种子计划+梯队培育”,持续优化企业创优路径,强化创新型企业培育,建立高新技术企业辅导中心,实施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等专项行动。着力建立企业梯度培育库,形成梯度培育体系。以“协同创新+产融合作”,精准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同时,创建国家级鄞州(智能电器)知识产权维权中心,全省首创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制度。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有效赋能企业数智转型。2023年1月,宁波市“专精特新”企业集群化培育体系改革荣获浙江省改革突破奖金奖。
70.【案例名称】浙江省温州市: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
【推荐词】: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整体联动推进土地、用能、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交通物流等七大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施方案+授权清单”的推进模式,以条目清单促任务落实,逐年确定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任务清单,明确各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温州市县两级均入选国家创新型城市、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8家单位获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全省试点等。七大要素领域共争取到27个专项改革试点。
71.【案例名称】 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全国首创“市管社区”基层治理新模式
【推荐词】:2019年8月,经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圈阅、国务院批准,龙港撤镇设市,成为全国首个镇改市、首个不设乡镇(街道)的县级市,肩负着为全国提供基层治理改革成功经验的重大使命。通过构建统一调度的指挥运行体系,健全一贯到底的基层组织体系,创新一体落实的责任传导体系,实施扁平化直接管理,网格化快速响应,均等化全域管理法制化制度保障,数字化整体治理,完善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走出了“市管社区”扁平化治理新路子。2021年、2022年连续获评浙江省改革突破奖,3次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为全国持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奉献“龙港力量”“龙港元素”。
72.【案例名称】浙江省嵊州市:“企情日记”构建企业诉求闭环管理新生态
【推荐词】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嵊州调研考察时指出,“民情日记”是密切联系党群干群关系的一种可信可学可行的好形式。近20年来,嵊州市做好“民情日记”传承发展文章,拓展“民情日记”服务外延,“将“民情日记”服务对象从村社拓展到企业,创新打造“企情日记”。嵊州市构筑“有呼必应、精准回应、未呼先应”的“企呼我为”助企服务新场景,以最佳政企亲清关系推动县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助力全市GDP增速达7.6%,居绍兴市第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4.7%,居绍兴市第一。相关做法获高层领导批示肯定,获评浙江省公安机关服务保障三个“一号工程”优秀案例,被浙江省两办信息和浙江日报、法治日报头版刊发。
73.【案例名称】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创新改革模式推进农产业绿色化集约化发展
【推荐词】:2022年初,由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农业农村局牵头,搭建国资“神仙大农”公司+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供应链体系,把农业加工企业、生产合作社组织起来,把大量的成品农产品纳入“神仙大农”体系,间接带动群众增收。仙居县以“神仙大农”集成改革打开高质农产品的销售通道、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衔接通道、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的转化通道,以“标准制+承诺制”的生产品控机制,实现生产体系变革;以“小主体+大市场”的产销对接机制,实现经营体系变革;创新“共富生活委员+组织”的产销链接机制,让优质产品走向大市场;以“线上全天候+线下全闭环”的综合帮扶模式,实现服务体系变革。该项改革项目获得国家有关部门肯定,被评为浙江省第二批优化营商环境最佳案例,新华社等媒体刊发相关经验。
74.【案例名称】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数智赋能破解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推荐词】:龙泉市作为浙江丽水试点,创新打造“浙丽乡村好医”服务场景,聚焦偏远山区群众优质健康管理难、医疗资源下沉难度大、村医队伍服务能力弱等痛点难点,以数智赋能有效破解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以“动态监测+智能预警”,实现“山里好筛防”;以 “云诊室+流动车”,实现“山里好问诊”;以“线上医保+送药下乡”,实现“山里好配药”;以 “医共体服务中心+云入院”,实现“山里好入院”,持续探索偏远山区乡村医疗服务优质共享新模式。相关成果入选浙江省委改革办《浙里改(基层首创)》2023年第一期典型案例、省共同富裕2023年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新华社等媒体刊发相关经验。
75.【案例名称】安徽省:构建“民声呼应”工作平台探索解决民生问题长效机制
【推荐词】:安徽省对“民声呼应”高度重视,整合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留言、人民网网友留言、省为企服务平台、省12345政务服务热线、省政府网站微博微信留言、省政府“互联网+督查”平台留言等7类载体,创建“民声呼应”工作平台,推动全省上下形成“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的浓厚氛围。通过推行“省级总统揽、广泛集民声、快速解难题、跟踪抓督办、源头大治理”工作机制,2023年1—10月,安徽省初次信访一次性化解率97.71%、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
76.【案例名称】中国科大(安徽):抓实赋权改革 破解科研成果转化难题
【推荐词】:作为全国首批40家赋权试点之一,中国科大(安徽)按照“先赋权、后转化”思路,探索了独具特色的“赋权+转让+约定收益”新模式,破解科研成果“转化难”、国有利益“升值难”、科研转化“创业难”等问题。改革实施以来,已赋权转化成果38项,以科研人员为主体作价入股转化公司33家,是改革前5年以学校为主体作价入股转化公司数的3倍。赋权成立的33家公司的知识产权评估金额约2亿元,经融资后知识产权对应股权估值约18亿元,累计市值约74亿元。中科大相关做法入选国务院“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科技部“2022年度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工作案例,已在上海交大、南京大学等高校复制推广。
77.【案例名称】安徽省合肥市:打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国有资本改革试点
【推荐词】: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始终把国企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于2015年成立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6月,合肥产投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打造以“资本平台”为支撑、以“产业平台”为核心、以“创新平台”为载体、以“开放平台”为引擎的四大平台,勇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合肥产投先后获得国内AAA、国际BBB信用评级。2023年上半年,合肥产投营收45.2亿元、同比增长16.1%,利润总额7亿元,目前资产总额805亿元、较2015年底增长121%。
78.【案例名称】安徽省芜湖市:探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
【推荐词】:2021年以来,安徽省芜湖市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不断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更好集中财力办大事。芜湖市通过破除基数依赖、严格项目管理、强化资金统筹,不断推动预算由“单向增加”向“可增可减”转变,部门由“争资金”向“比项目”转变,资源由“相对分散”向“财力集中”转变。实施“零基预算改革”以来,2021年、2022年芜湖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7%、15.8%,通过压减和收回年初预算资金、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和国有闲置资产等,累计开源节流财政资金近80亿元,占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2%。
79.【案例名称】安徽省蚌埠市:探索推进商贸平台融合发展
【推荐词】: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积极发挥市场采购贸易试点、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多个平台作用,加速“传统与现代融合、线上与线下融合、内贸与外贸融合、商贸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对接“内外需”、促进“内外贸”、畅通“双循环”。通过推动自贸片区建设、跨境电商发展、市场采购试点等工作,高标准打造商贸平台。2023年上半年,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进出口37.9亿元,同比增长20.2%;外商直接投资到资214.48万美元,增速75.5%;新增注册企业497家,增速170.1%;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4.56亿元,同比增长126.5%。2023年1-9月,蚌埠市以市场采购方式实现交易额35.15亿元,同比增长50.4%。
80.【案例名称】安徽省淮南市:探索变“沉陷之城”为“生态之城”的绿色转型“淮南模式”
【推荐词】:近年来,安徽省淮南市多措并举,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实现了由“沉陷之城”向“生态之城”的华丽蝶变:因地制宜,打造“生态修复+文旅产业”治理模式,依托九大矿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建成的鸳鸯湖公园,自2018年起每年都有数百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鸳鸯来此栖息越冬;盘活资源,探索“沉陷区治理+渔光互补”转型路径,把沉陷水域打造成为发展光伏产业、开展渔业生产的“土壤”;科学谋划,建设避险搬迁示范样板,建成安置点64个,搬迁群众6.2万户、17.4万人。
81.【案例名称】安徽省淮北市:探索高层次人才储备金制度
【推荐词】:2018年以来,安徽省淮北市探索实施高层次人才储备金制度,实行“精准认定、定期缴存、延期兑付、优进劣退”,既让高层次人才有甜头,也让后备人才有奔头,还减轻了财政压力,用心用情留住优秀人才,探索出中小城市“低成本”留住“高人才”的淮北路径。截至2022年底,淮北市人才总量超34万人,5年增长43.7%,副高职称以上人才近3年增长14.4%,教育卫生领域人才流失率实现由正转负,人才总量、素质、贡献率大幅提升。淮北市相关做法入选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被新华社等媒体关注报道。
82.【案例名称】安徽省黄山市:创新绿色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村落徽州”新模式
【推荐词】:2021年11月以来,安徽省开黄山市开展乡村运营机制创新试点,创新绿色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村落徽州”新模式。黄山市坚持以系统理念、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平台思维,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政银企“三方”协作、农文旅“三业”融合,有效激活了乡村振兴动能,破解了乡村振兴工作力量集成不够、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资金投入不足、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乏力和社会资本进入乡村意愿不高等问题。黄山市的经验做法得到中央和国家及安徽省有关部门批示肯定。
83.【案例名称】安徽省亳州市:“无感互认”改革让群众尽享“数字红利”
【推荐词】:近年来,安徽省亳州市创新开展“无感互认”改革,深化数据互联互通,破除资格认证“数字鸿沟”。“无感互认”改革汇集33家单位50个渠道3516万条数据,实现待遇领取“免打扰”“零参与”;让136万人待遇领取由“群众自证”变“数据佐证”,认证方式由“坐门等人”变“数据服务”“上门服务”,认证周期由固定时段变动态递延,实现“多头跑腿”变“数据跑路”。亳州市“无感互认”已在安徽省推广应用,入选《第三届智慧长三角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和《2023年度“互联网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案例》数字政务特别推荐案例。《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对亳州市“无感互认”经验做法进行宣传推介。
84.【案例名称】安徽省宣城市: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一体化改革
【推荐词】:2020年以来,安徽省宣城市牵头组建“长三角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联盟”,目前联盟城市已发展到34个,其中安徽省16个、江苏省11个、浙江省7个,初步形成长三角范围内要素自由流通的公共资源交易区域市场。宣城市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一体化改革,推动了在长三角区域建成信息深度共享、市场充分开放、竞争公平有序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体系,有力支持和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宣城市荣获2021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产业区块链十佳案例”和“中国产业区块链优秀案例”,2023年安徽省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优秀创新案例。
85.【案例名称】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走出基层治理新路径
【推荐词】:近年来,安徽省桐城市深度挖掘六尺巷典故蕴含的“和为贵”文化内涵,将“礼让和谐”精神注入基层治理,创新推出以“六事六前”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在实践中,桐城强调“前沿阵地、前端预防、前线商议、前站联动、前置服务、前哨预警”,探索形成“党建领事、礼让和事、村民说事、多元解事、联动管事、群力防事”的基层治理新路径。2022年,桐城市实现矛盾纠纷总量、万人成讼率大幅下降,社会治安持续稳定,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
86.【案例名称】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顶格战法”体制创新推动功能区高质量发展
【推荐词】: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创造性运用“顶格战法”,从推进、营商、服务三方面入手,加快顶山-汊河新型功能区体制创新引领、产业协同示范、同城发展先行区建设,实现了平台建设“等高对接”、产业发展“梯次链接”和公共服务“无缝衔接”。目前,顶汊新型功能区累计筹措资金67亿元,谋划基建项目24个,完成1万余亩土地征收和1200余户房屋征迁及安置,有序新建25公里路网、9公里综合管道、2600余套安置房、4个变电站等工程。2023年1-10月,顶汊功能区实现经营(销售)收入53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407.5亿元、税收19亿元。
87.【案例名称】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三个聚焦”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推荐词】:2020年9月,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入选全国第二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以来,积极探索保障农民基本居住权、管住宅基地乱占乱建、盘活闲置宅基地“三大聚焦”,努力实现农民“户有所居”保障水平、宅基地规范化管理水平、宅基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三个提升”。2022年,安徽省农村宅基地改革观摩会在泗县举办;泗县经验做法获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
88.【案例名称】福建省:“晋江经验”促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
【推荐词】:习近平总书记早在福建工作期间就总结提出“晋江经验”。多年来,福建省大力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晋江经验”,部署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福建省民营经济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呈现“七七七八九”(70%以上税收、约70%地区生产总值、70%以上科技创新成果、80%以上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企业数)的贡献格局,其中对税收和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分别高于全国约两成、一成。2023年1—9月,福建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对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83.4%;私营企业数量增加22.18万户,增量同比增长5.44%;个体工商户数量增加73.04万户,增量同比增长13.22%。
89.【案例名称】福州省福州市: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推荐词】:近年来,福州市积极融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对标数字中国建设“2522”整体框架,谋划实施数字福州“131”体系,加快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543X”新赛道格局,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引领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福州市数字经济规模从2018年的2800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超6400亿元,占GDP比重从36%提升到53%;数字经济上市企业达41家,数字经济高新技术企业超1301家,数字经济核心领域创新企业从2020年的46家增长到2023年的144家,占全省41.1%;培育发展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11个,入围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90.【案例名称】福建省平潭综合试验区:率先推行开办民宿“承诺备案+全程网办”新模式
【推荐词】: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到平潭视察时,作出“旅游是平潭最大资源,一定要好好保护,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重要指示。近年来,平潭创新推出开办民宿“承诺备案+全程网办”新模式,实现足不出户即可开办民宿,助推实验区民宿产业规范化、成规模、高质量发展。该举措实施以来,实验区内共有573栋民宿申请备案,备案通过532栋,通过率达93%。民宿备案率达75%,位居福建省首位。2023年,平潭民宿产业实现总收入1.34亿元,直接带动与民宿相关的餐饮、租车等10余个行业迅速发展,为1500余名大学生创造就业条件。君山片区马腿村被列入全省首家乡村振兴民宿示范村,全省首家“五星”民宿——枕海入眠民宿落地平潭。
91.【案例名称】福建省厦门市:创新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推荐词】:厦门市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主抓手,把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为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引领性重大工程来打造,通过推动战略性重组,实现专业化整合;加强竞争力塑造,实现全要素聚合;创新全周期服务,实现多政策组合;完善现代化治理,实现多优势融合等举措,多管齐下、系统施策,推动厦门国企的竞争力影响力引领力不断提升。
92.【案例名称】福建省泉州市:首创金融纠纷一体化调处新模式
【推荐词】:作为全国为数不多拥有金融业全产业链的地级市之一,泉州市汇集了4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59家保险机构、98家证券期货机构、3家交易场所、112家地方金融组织;丰泽区作为泉州市中心城区,集聚全市90%的市级银行总部和85%的金融机构。2023年2月,泉州市在丰泽区正式启动运行金融纠纷一体化调处中心,设立金融纠纷协调区、多元解纷区、司法保障区及金融大数据分析中心,在全国首创融合集中处置、多元调解、智慧审判于一体的金融纠纷诉源治理新模式,实现“一窗式”受理诉求、“一站式”解决纠纷、“闭环式”流程处置,有效解决原金融纠纷调解周期长、成本高、效果差等问题,促进金融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93.【案例名称】福建省漳州市:率先探索开展林业“地票”改革
【推荐词】:2022年,漳州市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将南靖县、诏安县霞葛镇、南靖和诏安国有林场及相关村确定为首批试点单位,从县、镇、场、村4层铺开新一轮林改,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林业“地票”改革试点,积极破解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不清、权益不均、变现不易等问题,为人口多、林地少、林权分散的沿海地区探索出了一条林区共同富裕的新路径。2023年4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全国推广“漳州地票”经验做法。
94.【案例名称】福建省宁德市:“四下基层”制度化宁德实践焕发新时代光彩
【推荐词】宁德市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持之以恒传承践行,根据不同阶段的形势任务,制定出台深化落实“四下基层”制度、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决定》等系列文件,并深入开展“四下基层贴民心、感恩奋进建新功”实践活动,促进“四下基层”走深走实走心,推动这一重要制度不断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2023年9月,宁德实践得到中央领导重要批示。
95.【案例名称】福建省南平市:创新构建全民健康网格化服务体系
【推荐词】:南平市结合当地实际,聚焦新时代基层健康管理需求,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健康入万策”“预防为主”为建设路径,创新构建全民健康网格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未病早预防、小病不出村,慢病有管理、大病不出县,医疗在基层”的全民健康服务格局,在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解决乡村群众看病难、集约配置医疗资源的同时,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国家级媒体给予广泛关注。
96.【案例名称】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创新探索法治护航生态文明建设“武夷路径”
【推荐词】:近年来,福建省武夷山市着力构建“教育、保护、治理、打击、修复”五位一体生态法治保障机制,积极探索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和路径。通过全民宣教,深化保护生态的实践养成,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系统施治,推进法治赋能生态保护,确保“只此青绿”;衔接协同,树牢“大生态”协同治理理念,增强生态环境执法和司法工作合力;从严打击,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全面有效落实,彰显法律威严;高效修复,让爱山水、护山水、享山水转化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实现山绿水秀、岸绿景美。
97.【案例名称】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林业碳票”深化林业碳汇制度改革
【推荐词】:近年来,将乐县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理念要求,以深化林业碳汇制度改革创新为抓手,探索出以森林净固碳增量来核算碳汇量的创新方式——林业碳票,并发放全国第一张林业“碳票”,把空气变成可交易、可收储、可贷款的“真金白银”,较好破解了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将乐县通过促进村民村财增收、引导企业低碳发展、助力生态司法保护、推动大型活动减排、探索“碳票+”金融模式和融入绿色生态旅游等举措,为构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补偿机制提供了有益探索借鉴。“碳票”变“钞票”做法,登上党的二十大福建经验分享会。
98.【案例名称】福建省龙岩市:创新“1334才溪工作法”打造“红土枫桥”品牌
【推荐词】: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才溪镇传承弘扬才溪乡调查精神,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探索创新“1334工作法”,打造“红土枫桥”品牌,形成了“苏区干部好作风,联系群众样样通,矛盾纠纷多元调,疑难杂症件件清”的平安和谐景象。2023年9月,龙岩市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2023年6月,中央政法委《政法调研报告》刊发龙岩市红土枫桥实践才溪工作法调研成果。国内主流媒体广泛关注报道。
99.【案例名称】江西省南昌市:创建“孺子书房” 探索实践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
【推荐词】近年来,南昌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抢抓“强省会”战略重大机遇,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指引发展方向,着力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打造“15分钟城市阅读圈”,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阅读难”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建成并免费开放艾溪湖美书馆等25家城市书房的基础上,高标准建设100个覆盖城乡社区、工业园区、重点景区,集图书阅读、文化讲堂、志愿服务、邻里交流等功能为一体“阅读+”的综合性、普惠制“孺子书房”,探索城市阅读服务(连锁)模式,进一步编实织密了公共文化服务网,有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精准化。相关经验被《江西改革动态》刊登并报送中央改革办。
100.【案例名称】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深化“幸福圆桌会”基层社会治理改革
南昌市西湖区是中心城区、老城区,辖区内老旧小区占比高达70%,其中40%是开放式小区,基层社会治理面临旧改压力大、矛盾化解难、基层力量薄弱等突出问题。近年来,西湖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重要要求,积极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在总结“民情家访”工作和探索基层协商民主基础上,有效增强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办的治理活力,使居民协商有平台、服务群众有资源、基层运转有章法、社会参与有渠道,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幸福圆桌会”基层社会治理改革案例获评“2022年度江西省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成功入选民政部“2021年度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
101.【案例名称】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创新推出“钢城红”城市党建特色品牌
【推荐词】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指示,紧扣江西省委“五大战略”要求,落实治理强基战略,借鉴新钢公司“企地融合”模式,创新推出“钢城红”城市党建特色品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城市党建周刊》以及江西省委组织部《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通报》简报刊发。2023年11月,渝水区跻身全国百强区,分别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80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84位。
102.【案例名称】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推荐词】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整治区域可以是乡镇全部或部分村庄),统筹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推动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更加优化,强化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激活配优各类自然资源要素,释放政策红利,助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经验多次被江西日报、经济日报报道。
103.【案例名称】江西省赣州市:打造全国足球改革试验区的赣州实践
【推荐词】近年来,赣州市以创建全国足球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抢抓足球改革发展机遇,普及推广“四个落实、三不脱离”(即“落实场地、教练、课时、赛事;学生学习不脱离学校、生活不脱离家庭、交往不脱离社会”)的赣州足球发展模式,构建以“政府引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校园足球发展格局。在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的推动下,全市中小学生整体身心健康指标得到有效提升。2023年4月,全省体教融合工作会在赣州召开。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深度报道赣州深化体教融合和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发展。体教融合相关经验做法在《中国体育报》、国家体育总局官网等专题刊发。
104.【案例名称】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探索建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长效机制
【推荐词】瑞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等重要论述精神,探索建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长效机制,有效实现革命文物活化利用,加快打造全国最佳红色旅游胜地、全国红色基因传承创新典范区。瑞金经验获江西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相关经验于《江西改革动态》上刊登。
105.【案例名称】江西省吉安市:创新探索“一老一小”整体联动发展
【推荐词】近年来,吉安市遵循习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提出的“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创新探索“一老一小”整体联动发展实践,构建了养老托育“整体统筹、联动供给、融合服务、协同保障”的发展格局。《吉安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作为全国4个、中部唯一的经验做法,被国家有关部门作为高质量方案典型在全国推广。“一老一小”实践探索在中央电视台推介。
106.【案例名称】江西省宜春市:“只进一扇门、解纷万家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改革
【推荐词】宜春市着力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让群众遇到问题“只进一扇门”,有效解决反映诉求多地多次跑、化解矛盾纠纷质效不高、社会矛盾风险易上行等问题。通过打通数据壁垒,整合公检法司、信访、农业、住建、金融、自然资源等职能部门的调解力量,再造工作流程、重塑运行机制,推动市县乡村矛盾风险一体化研判预警、防范处置,及时高效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经改革,信访总量明显下降,办理时限明显缩短,调解成功率明显提升。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优秀创新经验”,《长安》杂志,《法制日报》等媒体刊发相关经验。
107.【案例名称】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探索实施休闲乡村民宿产业规范经营和管理改革
【推荐词】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围绕中央一号文件发展“庭院经济”精神,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通过加强规划引领、创新运营机制、完善帮扶措施等方式,着力破解民宿产业小而散、品质低、业态少、同质化等业界难题,打造“靖安人家”民宿区域公用品牌,逐步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先行示范的新路子。2023年9月1日,国家文旅部官方号“文旅中国”刊登《江西靖安:全县同心打造“十百千万”乡村民宿集聚区》,介绍靖安县发展乡村民宿产业经验做法。
108.【案例名称】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探索林地“三权分置”改革 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荐词】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建立收储运营机制,推进林地经营零星化、碎片化整合,为林下经济经营主体提供了规模化经营空间。推动林下种植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形成优质资产包。创新金融助力机制。创新开发了林下经济收益权质押贷款,解决林下经济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银行对经营主体授信贷款,打通了林下资源向资本资金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构建代偿担保机制。新推行代偿担保机制,出台《资溪县林权代偿收储担保管理办法(试行)》,解决银行涉林不良贷款处置难等问题。2023年3月,资溪县获评全国森林康养标准化建设县。2023年5月,资溪县获评抚州市2022年度林长制考核第一名。
109.【案例名称】山东省济南市:创新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推荐词】济南市以创建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为契机,聚焦机构、要素、市场等维度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强化组织体系创新和平台应用创新,为科创金融提供全方位载体支撑、注入强劲发展动力;强化产品服务创新和资源供给创新,为科创企业发展搭建高效融资通道、提供关键要素支撑。“科创+金融+产业”的融合逐步走向纵深,探索出一条现代金融、科技创新、实体经济高效协同发展新路径。
110.【案例名称】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五大维度”改革打造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典范
【推荐词】: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推动历史城区保护更新的重要指示要求,抢抓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建设三年行动历史机遇,着眼于打造全国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典范,探索“五维”改革新路径:即在突出保护发展高度、更新建设力度、产业招商精度、文旅融合深度、城区管理温度上做创新改革,将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与丰富产业业态、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打造高品质旅游景区等有机结合,全力打造“青岛上街里”品牌,以5A级景区标准劲锐推动老城区加速迈向时尚现代的“活力城”。
111.【案例名称】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率先探索县级跨区域环境污染协查新机制
【推荐词】: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以“有解思维”解码破题,针对跨区域污染治理发现难、界定难、取证难、处理难的困境,大胆创新,集合检察、生态部门“两地四方”力量,在全国率先建立首个区县级“跨区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快速反应协查机制”,蹚出了一条跨区域边界联合治污可复制可推广的周村路径。周村区“跨区域环境污染治理快速反应协查长效机制”在国家生态环境部、中国法学会组织开展的“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制度创新案例评选中获获优秀案例奖。
112.【案例名称】山东省枣庄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改”出新活力“革”出新动力
【推荐词】:近年来,枣庄市坚持向改革要动力,以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抓手,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实现企业“强身健体”;坚持域内联动融合,推进上下“协同发展”;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国企“内生动力”。在强化监管、优化布局、业务融合等方面持续用力,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做优做强,为全市经济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国资国企力量。目前,全市国企资产总额3316.21亿元、营业收入352.35亿元,较国企改革前分别增加2.37倍、2.31倍。
113.【案例名称】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聚焦标志性产业链 打造高端数控机床产业集群
【推荐词】:近年来,山东省滕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锚定机床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加强企业培育、强化创新驱动、做优服务保障“四项举措”,着力推进标志性产业链提升,聚力打造高端数控机床产业集群,全力叫响“中国中小机床之都”品牌。中国工程院原院长、院士、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周济建议将滕州市打造为“世界中小机床之都”。
114.【案例名称】山东省东营市:创新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东营样板”
【推荐词】:山东省东营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要求,主动担当国家战略使命,发挥黄三角国家农高区优势,聚焦种子和耕地,立足盐碱特色,着力整合全产业链要素资源,构建以盐碱地种业创新为引领,“种”“地”“技”“产”一体发展模式,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了“东营样板”。
115.【案例名称】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探索整县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推荐词】: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先后承接国家首批整县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高标准农田遥感监测等试点,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发展。为趟出一条高标准农田“建管用”新路径进行了如下创新:一是创新“三化举措”,通过多元化投入、规模化引领、保险化兜底,全面破解项目建设难题,安全规范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高标准农田优质高效建成;二是依托“三个强化”,坚持建管并重,围绕力量建设、数字管控和技术运用三大环节,加快构建职责明确、权责一致的管护体系,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见效一亩;三是深耕“三个着力”,不断培厚高标准农田发展质效,充分结合土地“高标准”优势,在提高机械应用、发展绿色农业、加大科技支撑上着力,引领高标准农田与农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转型升级。
116.【案例名称】山东省泰安市:创新实施“信易批”构建“泰好办”政务服务信用体系
【推荐词】: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率先在行政审批等领域启动信用惠民便企工程,构建政务服务诚信环境,创新实施“信易批”模式。通过创建积分定级机制、探索信用审批模式、完善闭环运行流程,等关键环节创新,“信易批”模式在124个政务服务办事场景推广运行,累计办理业务近32万件。通过推进“信易批”落地应用,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促进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下降和促进审批服务质效提升上实现“双促双赢”。该模式入选全国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经验案例。
117.【案例名称】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保种育种繁种做强种业“芯片”
【推荐词】:近年来,山东省莒县始终把种业安全放在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位置,多措并举:一是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全域普查,摸清种质资源家底子,分类做好种质资源保护;二是通过科技攻关、出台扶持政策、争引项目等措施,提高种业企业科技创新力、繁种育种力、科研攻关力;三是实施种业提升工程,以种业发展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建强种业“产业链”,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莒县通过种质资源普查机制创新、多元科技攻关机制创新、特色产业发展机制创新,加强了种质资源普查保护、良种繁育推广,服务以种业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的目标。
118.【案例名称】山东省临沂市: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打造生态修复保护“沂蒙样板”
【推荐词】: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深入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理念,紧抓被列为国家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有利契机,着眼全局,统筹兼顾,坚持科学规划,构建了“一河三区八单元”治理格局;坚持一体化治理,打破行政界限;坚持特色化设计,探索“治理+造林”“治矿+整田”“修水+覆绿”等单体修复模式。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对相关经验做法给予关注报道。沂南县东汶河流域水土保持项目入选自然资源部“中国山水工程典型案例”。
119.【案例名称】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三措并举探索根治欠薪新模式
【推荐词】: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高唐县将根治欠薪作为品质民生保障攻坚突破行动的重要内容,着眼当前治欠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堵点,坚持关口前移、协同联动,推进治欠工作从“事后处置”向“主动治理、事前预防、事中监管”延伸。其中,通过设立“农民工服务专员”,把根治欠薪触角延伸到镇街;探索建立重点行业诚信等级评价制度,增强行业约束性,规范企业行为等工作经验在中央政研室《综合研究》刊发。
120.【案例名称】山东省滨州市:创新实施“一事一评”绩效管理机制
【推荐词】:针对基层公务员考核量化难等问题,滨州市委改革办组织开展“沉浸式”蹲点调研,在滨州市91个镇街全面推开“一事一评”绩效管理,建立起适应基层的简便易行、科学高效的考核评价机制。根据镇街工作特点,区分重点工作、中心工作、常规工作,精准量化、即时评价、实时公开,把考核重心落到每一项具体“事”上,推动基层工作件件能落地、事事见成效。适应基层,简便易行,科学高效,解决了基层考核容易出现的指标难设、程序繁琐等问题,推动了各级任务部署在基层落实落地。
121.【案例名称】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农民合作社国家级试点
【推荐词】:自菏泽市定陶区被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以来,坚持改革思维,秉承规范与创新并举、质量与效益并重原则,集成探索推进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路径,其中,其探索的“五结合”,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方式,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增加了群众收入,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相关经验做法被中办《每日汇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等刊发推广。
122.【案例名称】河南省:“四路协同”高水平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推荐词】:近年来,河南省充分发挥交通物流、产业配套、消费市场等多重优势,积极主动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推进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协同发展,探索走出一条“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地区扩大开放、外向发展的新路子。持续优化完善航空枢纽格局,加强航线网络互联互通,积极推进政策对接和标准联通。首创1210网购保税进口模式,在全国87个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复制,并在国外反向复制。加快实施内河航运复兴工程,大力发展铁海联运、河海联运,持续拓展联运线路网络,不断提高通江达海能力。
123.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探索沿黄高滩村市场化迁安新模式
【推荐词】:黄河滩区群众迁安事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兰考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政策动员开路、市场手段筹资、配套设施同步、拓宽致富门路,引导群众完成从“要我迁”到“我要迁”的思想转变,探索出“政策性项目资金+经营性收益资金+村民自筹”市场化融合发展新路径,努力用较少的财政资金“撬”起迁安大盘子,确保黄河河段安澜和滩区群众生活幸福。为促进滩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湿地恢复,推动沿黄生态保护,为维护区域生态稳定和平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基础保障。
124.【案例名称】河南省洛阳市:创新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打造全国沉浸式文旅目的地
【推荐词】: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认真落实省委关于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部署和对洛阳提出的“文旅文创成支柱”的要求,创新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首创性提出把握新文旅产业“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的四个鲜明特征,通过加快培育新文旅产业业态、探索新文旅产业引流方式、构建新文旅产业投资模式、优化新文旅产业发展环境,积极抢抓文旅产业风口,大力发展新文旅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以来,全市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1—9月全市接待总人数11165.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66.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51%和86.61%。
125.【案例名称】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实施党建引领跨区域联动共治战略,打造省际毗邻地区协同治理新样板
【推荐词】:为有效破解跨区域基层治理工作短板,台前县坚持“党建引领、网格互嵌、部门联动、区域共治”的大党建思路,创新实施党建引领跨区域联动共治战略,探索了以党建引领推动省际区域合作、实现协同联动发展的台前方案。实施党建引领跨区域联动共治战略,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区域协同发展的一次创新性实践,是党建领域的一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升省际毗邻地区社会治理效能和发展动能的有益性尝试。2023年以来,开展跨省观摩交流、实地对接34次,签订“跨省通办”“行业监管”“联合执法”等互认互助协议13份,建立共治工作台账24个,协商解决跨区域难点问题72件次,有效推进重点项目4个。
126.【案例名称】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探索产业发展新路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推荐词】: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紧紧围绕“兴工强县”战略,坚持以乡村产业振兴为引领、以招商引资项目为依托、以创新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为平台,积极探索乡村产业振兴新路子,着力探索构建以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为主导、乡村振兴产业园为支撑的“一区多园”产业发展新模式,初步形成了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目前,全县19个乡村振兴产业园入驻企业111家,完成投资36亿元,总产值30亿元,就业4000余人。
127.【案例名称】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打造“3451”育管服一体化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
【推荐词】:近年来,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结合县情,以农民教育培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创新高素质农民培育方式方法,促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探索形成了“3451”育管服一体化培育模式。 “3”,即三个支撑:培育基地支撑、培育师资支撑、培育手段支撑;“4”,即四个选好:选好专业、选好学员、选好课程、选好师资;“5”,即五个创新:创新教学方法、创新线上培训、创新考察实训、创新跟踪服务、创新培育管理;“1”,即一个效果:让学员真正达到头脑受教育、能力有提升、产业得发展、收入稳增加的良好效果。
128.【案例名称】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构建“1+5”政府投资基金体系
【推荐词】: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设立“1+5”政府投资基金体系是以政府资金“小投入”撬动社会“大资本”,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建好基金“蓄水池”。成立五支母基金,计划5年筹资200亿元,打造千亿级政府产业发展基金集群。二是扩大资本“朋友圈”。与行业头部优质基金管理机构合作,共同探索基金运作方式及项目互荐机制。三是打造项目“助推器”。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采用“专项基金+股权直投”混合模式,加大对创新性强、成长性好的项目支持力度。四是搭建人才“筑梦台”。坚持打好“基金引才+大赛引才”组合拳,与社会资本合作,引入一批著名院士、海归精英、领军人才、科技团队。改革案例被投资界、极目新闻和湖北日报等媒体广泛宣传。
129.【案例名称】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探索“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国家试点示范
【推荐词】:近年来,武汉经开区抢抓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窗口期,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部署,积极探索“双智”试点示范,坚持高站位谋划设计、高品质城市建设、高质量产业转型“三高联动”,在“双智”标准体系搭建、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无人驾驶商业化示范应用和产业创新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在今年全国首批6家试点城市考核中,武汉综合排名第二,为全省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了有力的产业和创新支撑。《人民日报》等媒体对实践经验进行了报道。
130.【案例名称】湖北省宜昌市:“三化”驱动五方协同打造创业担保贷款新模式
【推荐词】: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以数字化、制度化、标准化为驱动,市人社、财政、人行、担保机构、经办银行五方协同,创新打造创业担保贷款“1300”网办服务模式,即1分钟申请、3分钟审核、人工0干预、群众0跑腿,较好地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这一难题。2023年全市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9亿元,扶持创业14万余人次,带动就业40万余人,确保了宜昌就业局势稳定,形成了创业活跃、就业倍增、经济发展的多赢局面。宜昌市创业担保贷款“1300”网办服务模式入选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在湖北省复制推广。
131.【案例名称】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探索创建新时代“枫桥式”税务分局
【推荐词】:近年来,湖北省枣阳市主动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基层税收治理模式,以枣阳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为试点积极创建“枫桥式”税务分局,通过深化“三个建设”,建立“五个中心”,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投,实现办税窗口由“线下实体”向“线上云端”转变,纳税人诉求由“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见”转变,征纳矛盾由“事后化解”向“事前预防”转变,大厅业务由“服务兜底”向“综合赋能”转变“四大转变”,走好了落实税费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建强了服务纳税人缴费人的“最前沿一线”。相关经验做法被《中国税务报》刊登报道。
132.【案例名称】湖北省鄂州市:探索实施“区块链+住房公积金”改革试点
【推荐词】:近年来,湖北省鄂州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作为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唯一的区块链项目试点单位,创建“区块链技术+住房公积金”全业务应用场景,持续推进公积金信息化、同城化、均等化改革,率先实现武汉都市圈公积金数据融通、互认互贷,着力解决住房公积金跨城市使用的全国性难题。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改革做法被学习强国、央视网等主流媒体报道。
133.【案例名称】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三块田”模式促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
【推荐词】:近年来,湖北省公安县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和规模经营,探索形成了流转田、待转田、自种田的“三块田”模式,实现了“小田变大田”。延伸探索三资信息化管理和居间服务“两项改革”,建成“三库一平台”,通过线上公开,实现市场对接、服务管理、信息发布、财务支出“一网通”,并将“三块田”模式、“两项改革”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有机衔接,厚植产业发展优势,实现自主多元经营、合理分配、共建共享。改革成果被湖北日报、学习强国、荆楚网、长江云等媒体广泛宣传。
134.【案例名称】湖北省黄冈市:探索构建紧密联农带农机制,助推新型集体经济发展
【推荐词】:近年来,湖北省黄冈市探索整合政府、国企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力量,按功能体系化组建市县农村资产运营管理公司、特色农产品投资发展公司、农文旅投资开发公司、城乡一体化供应链公司等四个平台公司,构建紧密的联农带农机制,实现横向融合、纵向融合、利益合理分配,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强化农村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助推新型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135.【案例名称】湖南省:“强基强能”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推荐词】:2023年以来,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实施“强基强能”工程为抓手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通过强基层重覆盖、强基础重服务、强平台重赋能等手段,实现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功能逐步拓展、服务水平逐步提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作出积极贡献。改革的经验做法受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领导的肯定和湖南省委领导的批示。
136.【案例名称】湖南省长沙市: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
【推荐词】:湖南省长沙作为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思想,通过创新“六步工作法”(开展城市体检、完善机制体系、提出项目计划、分类进行更新、评估治理效果、发布宜居指数),形成“查症状、找病因、开处方、管长效”工作闭环,推动城市存量空间资源提质增效,有效实现空间重组、生态重修、功能重塑、产业重布、治理重构。长沙市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并继续入选全国城市体检、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样本(试点)城市。长沙城市有机更新创新举措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人民日报》宣传推介。
137.【案例名称】湖南省衡阳市:城乡治理标准化建设的“衡阳样本”
【推荐词】近年来,湖南省衡阳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基层治理和标准化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以《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为遵循,从城乡治理领域入手,推行标准化改革,不断探索以标准化支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路子。通过健全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构建协同机制,放大“标准化+”效应。城乡治理标准化成为衡阳市五年内打造高品质新型大城市、提升城市内涵的“一号民生工程”,为衡阳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赋能。
138.【案例名称】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打造“湾村明白人”乡村社会治理典型
【推荐词】: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创建“自治强基”品牌工作要求,耒阳市强化基层自治功能,提升基层自治效能,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将长期活跃在“湾村”中爱家乡、热心肠、肯奉献的“乡贤能人”,进行统一规范管理,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创新推出“湾村明白人”乡村治理模式,用好“湾村明白人”,管好湾村那些事,做到“小事不出湾村、大事不出行政村、问题不到乡镇”。改革做法在第七次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交流会上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介,被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评选为第四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139.【案例名称】湖南省岳阳市:全面推行“群英断是非”工作法
【推荐词】:近年来,岳阳市坚持把“群英断是非”工作法作为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创新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重要抓手,出台《岳阳市推行“群英断是非”工作法实施方案》,在全市全面推行。“群英断是非”工作法以践行群众路线为出发点,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根本点,以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为着力点,既取得了自治强基的明显成效,也赢得了良好社会反响。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日报》、中央政法委《政法动态》予以推介。
140.【案例名称】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盘活“水资源” 做强“水经济”,打造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新样板”
【推荐词】:岳阳市君山区充分挖掘水域自然资源禀赋,用好用活闲置资源,明确区内所有渔场打破国有、集体所有的界限,其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划归区国资委所有,将原水产养殖场和广兴洲渔场两个国有企业合并组建新的一类国有企业湖南生态渔业集团有限公司(生态渔业集团),由其统一经营、统一管理,促进产生更高、更好的效益。实行现代企业化管理,通过科技水产养殖“赋能”、品牌价值效应“聚能”、强化生态保护“增能”、产业融合发展“提能”等措施,盘活国有资源,走出一条生态发展的新路子。2022年获湖南省财政厅市县清查处置盘活国有资产工作先进单位通报表彰。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央视财经等媒体报道。
141.【案例名称】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创新完善西洞庭湖保护机制
【推荐词】: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汉寿县境内,是西洞庭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汉寿县通过完善管护机制,变“九龙治水”为“一龙管水”;探索治理机制,变“就水治水”为“水岸同治”;健全常态长效机制,变“突击治水”为“长治久清”等改革举措累计退耕还湿2万亩,恢复水生植被面积2.25万亩,新增生态蓄水面积1.5万亩、鸟类栖息林1万亩,累计恢复保护区内退化湿地12.2万亩。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获得全国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西洞庭湖保护机制改革经验获得湖南省有关领导批示,改革经验在中央有关部门“情况交流”刊登。
142.【案例名称】湖南省怀化市靖州县:创新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改革
【推荐词】:近年来,湖南省靖州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改革,积极构建符合县情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靖州县瞄准集体林地经营权不活的关键堵点,严守不破坏生态、不改变林地集体所有制、不损害农民利益三条底线,明确在地上、地表和地下分别设立经营权,破除林地、林木与林下空间的产权一体化模式,释放林下空间经营权,重点解决“权属怎么分”、“权能怎么用”、“资金怎么来”和“群众怎么受益”等问题,走出了一条传统林业大县兴林富民新路子。靖州县先后获得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荣誉。
143.【案例名称】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琅塘星”基层治理模式打造群众和谐自治“幸福里”
【推荐词】:娄底市新化县琅塘镇围绕“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干群一体、共治共享”,建立健全以基层党组织领导为引领,群众自治为核心,党员、志愿者、群众共同参与的“琅塘星”基层治理新模式。“琅塘星”通过统筹用好“线上+线下”各类平台和“评星、调星、用星”动态管理机制,有效调动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以群众主动参与、主动服务基层治理,实现了巩固基层治理效能的目标。截至目前,“琅塘星”已发展27支志愿服务队伍、7238名志愿者,党组织带动作用明显增强,群众参与度大幅提升,村风村貌显著改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有效增强。湖南省民政厅对“琅塘星”基层治理新模式予以充分肯定,相关经验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半月谈》推介报道。
144.【案例名称】广东省广州市:社区设计师推动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推荐词】:新时代是中国超大城市发展迎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转型期。广州市在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中探索开展社区设计师工作,社区设计师实践“社区设计师出智、各级政府与部门出力、人民群众参与”的工作模式,持续推进“社区事·专职做”、“社区事·大师做”、“社区事·街坊做”三大行动,助推广州高质量发展,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145.【案例名称】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率先开展数据跨境交易试点
【推荐词】:近年来,为实现数据跨境交易规模化发展,充分发挥河套合作区“一河两岸、一区两园”的独特优势,探索构建数据安全合规有序跨境流通机制,福田区率先开展数据跨境交易试点工作,首次开展数据要素跨境市场化探索。试点工作有力探索大湾区数据要素市场融通,在数据要素市场流通的交易模式、技术支撑、安全保障等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初步建立起跨境数据流通和交易风险评估等数据安全管理机制,初步形成数据有序跨境流通的市场生态,实现场内数据跨境交易量质倍增。
146.【案例名称】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创新推动招商引资改革
【推荐词】:近年来,罗湖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生命工程”,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一是完善组织架构,充实人员力量,构建全区联动的“大招商”工作体系。二是突出协同高效,凝聚招商合力,制定一套全链条支撑、全过程保障的招商工作机制。 三是强化招商培训,提升专业能力,实现从“模式化”招商到“专业化”招商的转变。在2022年历史性扭转了“入不敷出”的被动局面,实现“净流入”215.65亿元。罗湖区2023年“企业家日”暨“惠企助企月”启动仪式被人民网、南方都市报、中国日报网、深圳特区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147.【案例名称】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探索党建引领居民小区治理新模式,破解城市基层治理“最后百米”难题
【推荐词】:2022年以来,坪山区积极推动党的建设向城市治理末梢延伸,探索党建引领居民小区治理新模式,发挥小区党组织引领带动作用,将群众大大小小的事解决在身边,共同建设幸福美好家园。一是抢时间窗口,推动党组织组建在前、发挥作用在先。二是赋治理资源,保障党组织为民办事兜得住、群众服务做得好。三是抓全程管控,党建引领房地产全周期治理、消弥潜在风险。四是推党建联建,带动多方参与治理、共建美好家园。2023年4月,坪山区党建引领居民小区治理新模式获得深圳市有关领导批示。
148.【案例名称】广东省珠海市:打造国内首家跨区域共商共建共享涉外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
【推荐词】:近年来,广东省珠海市司法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法律事务局、省政府横琴办政法工作处三方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立足区位优势,在琴澳国际法律服务集聚区,成立国内首家跨区域事业单位性质的涉外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珠海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横琴珠港澳(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中心集聚粤港澳优势资源,构建集法律服务、合作交流、法治宣传、人才培养、理论研究五位一体的实体平台,为粤港澳居民、企业提供一站式、差异化、精准式的公共法律服务。
149.【案例名称】广东省汕头市:“科技专项贷”缓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推荐词】:2021年,广东省汕头市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积极探索“政府+银行+企业”合作模式,制定“科技专项贷”扶持措施,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建立银企对接长效机制。根据“科技专项贷”扶持措施,由合作银行依据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结合高新区科技型企业实际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由高新区管委会给予利息补贴,全力支持企业加快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真金白银助力缓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150.【案例名称】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化改革唤醒沉睡资本增值保值
【推荐词】:近年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不断改革创新农村集体资产经营模式和监管机制,打出一系列农村集体经济市场化改革的“组合拳”。针对性解决集体经济组织存在着管理能力参差不齐、投资渠道单一、资金运作低效等问题,通过系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化改革举措,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实现让沉睡资本醒过来、让金融活水动起来、让集体收入好起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经验做法多次获得市领导肯定,区领导对该项改革发展做出批示。
151.【案例名称】广东省肇庆市:打造高效便捷“全肇办”涉企服务模式
【推荐词】:近年来,广东省肇庆市聚焦营商环境综合改革难点堵点,通过构建产业项目落地审批“一网统管”新模式,打造了政府侧全流程监测、全智能导办和企业侧全方位服务的“全肇办”涉企服务品牌,实现产业项目快启动、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肇庆市“全肇办”涉企服务模式得到广东省政数局肯定。
152.【案例名称】广东省清远市: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建设
【推荐词】:自2019年12月广清接合片区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以来,试验区将改革任务与推进广清一体化发展、建设广州都市圈等工作结合起来,叠加多重政策红利,形成工作合力,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等领域改革率先突破。
153.【案例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深化旅游产业用地改革,开创旅游差别化用地先河
【推荐词】: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聚焦破解旅游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旅游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分类管理困难、基准地价过高等问题,持续深化旅游产业用地改革,在全国率先建立旅游产业用地分类管理体系、基准地价体系,创新符合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土地利用与管理制度,从根本上破解旅游产业发展用地瓶颈难题,有力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桂林实施旅游产业用地改革以来,旅游产业用地政策促成引进100多个旅游产业项目,获批利用旅游产业改革政策落地实施;桂林融创文旅城、芦笛桃花湾农业生态休闲旅游园、罗山湖水上乐园等一批关系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项目。
154.【案例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四变四为”服务机制激发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推荐词】:近年来,为更大力度激发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恢复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广西北海市以“四变四为”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机制,从健全项目服务机制、创新企业服务模式、改进调研服务方法、强化督导激励等方面入手,构建惠企助企暖企服务格局,提高服务效能,密切政商关系,释放企业发展潜能,以高质量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
155.【案例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创新农业保险服务机制
【推荐词】:广西防城港作为沿海沿边城市,近年来紧紧围绕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坚持为农服务宗旨,通过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政策,改革保费分担机制、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能力,优化农业保险 运行机制,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并大力支持涉农主体融资、支持农村金融系统建设积极推进防城港农村金融改革,着力提升防城港农村金融供给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涉农主体多样化金融需求,推动服务边境地区的稳定繁荣发展,夯实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的基石。防城港市金融工作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获得自治区人民政府督查激励肯定。
156.【案例名称】重庆市涪陵区:高质量构建社会信用体系
【推荐词】:重庆市涪陵区将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搭建组织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制度框架三方面入手,全力保障域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落地,建立以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三大信用主体为集合的信用数据库,建全信用监管机制,深耕信用品牌,涪陵区信用体系建设得到全面提升,信息共享水平显著提高,失信激励和惩戒机制更加完善,以良好的信用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创新。
157.【案例名称】重庆市黔江区:“五社联动”新格局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
【推荐词】:重庆市黔江区坚持把社会工作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有效方法,把社会组织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有力抓手,坚持资金跟着品牌走、品牌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体系走、体系跟着民生走,创新推行“微项目”,逐步形成社区治理亲民化、社会组织规范化、社工服务专业化、志愿参与常态化、慈善资源多元化的“五社联动”新格局。撬动社会工作服务全覆盖高质量,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让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迸发出强劲活力。该案例获评2022年度重庆市民政优秀创新项目,作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典型案例上报中央政法委。
158.【案例名称】四川省:“三化”改革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
【推荐词】: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视察时强调,“要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四川省把扎实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作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抓手,以法治化促进科学规范管理,以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以绿色化牵引转型升级,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路径。创新提出在核心保护区、一般控制区和毗邻的特定区域及外围关联区采取针对性、差异化、分类动态管控措施。四川片区生态系统功能持续向好,主要保护对象的种群数量稳中有升,有效保护全国65.8%的野生大熊猫,大熊猫野外监测年遇见率由178只上升到185只。相关改革经验在人民日报、人民网等介绍推广。
159.【案例名称】四川省:探索园区政务服务集成授权改革
【推荐词】:四川省立足推动全省新区及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聚焦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授权赋能,在省级经开区、工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自贸区“四类园区”部署开展省级园区示范政务服务中心两年创建行动。按照能放则放、应放尽放原则,加快以问题为导向的清单式批量授权,为园区企业提供行政审批服务、公共服务、要素保障服务,有效提升政务服务效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现办事不出园区的目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效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速成势。
160.【案例名称】四川省成都市:开展六项原创性原动力改革,推进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推荐词】:成都市立足当前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需求最急迫、条件较成熟的改革领域,以重点带全局,深入开展六项原创性原动力改革。完善重点片区融合开发机制、推动产业建圈强链落地落实、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完善土地利用管理长效机制、深入推进智慧蓉城建设、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强大改革动力。“完善重点片区融合开发机制”“推动产业建圈强链落地落实”“深入推进智慧蓉城建设”相关案例获评2022年度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成都实践经验得到新华网等媒体专门报道。
161.【案例名称】四川省成都市:探索建立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前置评价机制
【推荐词】成都市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为解决当前耕地保护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成都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统筹耕地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新建立完善耕地保护“1193”工作体系,即一个领导体系、一个责任体系、九项工作制度,以及违法用地清零攻坚、土地集约节约、常态化整改“回头看”三大行动。通过抓住关键环节、实施耕评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动态监测等方式对项目占用耕地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确保建设占用耕地得到及时补充。相关经验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多次报道。
162.【案例名称】四川省攀枝花市:“三大创新工程”打造钒钛产业新优势
【推荐词】:四川省攀枝花市通过产业链条升级工程,创新体系建设工程、绿色数字赋能工程,着力打造钒钛产业新优势。全力构建以钒钛产业为核心的资源综合利用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在新型工业化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形成了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的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体系,已建成世界最大的钒制品基地、最大的钛原料基地和全国重要的钛化工和钛金属基地,更好担当保障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生产供应重大使命。连续两年入选全国人才吸引力百强城市。
163.【案例名称】四川省泸州市:创新综保区一线进区货物“即到即入”模式
【推荐词】:为实现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泸州市为“非海关失信企业”提供“即到即入”服务,采取“一票多车”的申报方式。通过健全信息功能,加强数字监管,严控风险,实现物流服务平台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金二)系统”有关信息的互联互通。进一步简化申报流程,有效解决入区拥堵、入区效率低等一系列难题,提升大宗商品入区效率,减轻企业一次性调度大量车辆载货的难题,切实将“降本增效”工作向纵深推进。2023年4月1日,入选四川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十大典型案例,《四川日报》等媒体刊发相关经验。
164.【案例名称】四川省德阳市:构建流通交易体系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推荐词】:四川省德阳市围绕建设数字德阳和发展数字经济,把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探索数据要素改革、构建数据流通交易体系作为重要任务,着力从资源、制度、流通、价值、应用等五个领域破题,打造“四中心、两平台”全栈式数据流通交易机制,形成了以数据赋能为核心、数据价值实现为目标、基础制度和技术平台为保障的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市场体系。探索出一条先行先试数据要素改革的创新路径、数据价值实现的运营路径、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发展路径。“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入选四川省委改革办“2022年度四川改革典型案例”,“德阳数据要素市场配置改革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入选中国电子学会“2023 年度优秀实践案例”。获人民日报、四川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165.【案例名称】四川省绵阳市:聚力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跨越式提升中国科技城创新能级
【推荐词】:四川省绵阳市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为牵引,深入实施“科技立市”战略。通过采取汇集高端创新资源、探索“地方推动+院所技术牵引+N个研发团队”模式、畅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对接机制、创新全周期金融赋能等措施,面向全国发布最新科技成果600余项,牵线开展洽谈100余项,推动医用同位素及药物研制等31项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2022 年位列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百强榜第20位。R&D 投入强度达7.15%,居全国第一。并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刊发相关经验。
166.【案例名称】四川省广元市:创新沿袭“交树交印”古制探索建立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
【推荐词】: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广元视察,强调“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搭建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执行”,并嘱托“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坚持把林长制改革作为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沿袭明代以来实行的“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基础上,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为引领,聚焦制度体系、管理保护、协同治理、科学发展等重点领域,探索建立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广元市林长制改革做法受到《人民日报》宣传报道。
167.【案例名称】四川省内江市:创新“三改”模式打造甜城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推荐词】:四川省内江市以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为重要突破口,分类施策改农房,筑就“宜居家”;因地制宜改环境,绘出“美丽景”;固本强基改机制,涵养“文明风”。以培育文明乡风为抓手,着力提振村民精神面貌,持续提升乡村“气质”。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村12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5个。《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大力推进内江农村面貌全面改善》于2023年10月23日被《四川日报》报道。
168.【案例名称】四川省乐山市:以大数据赋能文旅产业数智转型
【推荐词】:近年来,乐山抢抓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峨眉山市集成改革试点机遇,结合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文旅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变革的现实需求,瞄准文旅数字经济新增长点,发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于文旅产业,推动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探索“人在游、数在转、云在算”新模式,构筑全域开放、生态共荣的文旅数字经济产业链。
169.【案例名称】四川省南充市:组建“1+17”人才发展联盟赋能乡村振兴
【推荐词】:四川省南充市在市委组织部设置总联盟秘书处,在农业、文旅、教育、卫生等17个部门(单位)设置分联盟秘书处,组建“1+17”乡村振兴人才发展联盟,吸纳各类人才1.2万余名,在乡镇配备专(兼)职人才工作者200名,收集、上报辖区内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引入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51名国省级高层次人才,开设院士(专家)工作站10个。有效解决优秀人才引不进、现有人才留不住、本土人才用不好、专家人才下不去等问题。截至目前解决柑桔、蚕桑、畜牧、教育等领域难题750个,其中重大技术难题127个。其相关做法入选2023年(第六届)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最佳案例”。
170.【案例名称】四川省达州市:探索构建公共资源交易“1+2+3”监管体系,解决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
【推荐词】:四川省达州市针对招投标领域存在的“暗箱操作”规避招标、“暗通款曲”围标串标、“暗渡陈仓”监管放任等违法违规行为,以规范约束权力运行、压实部门主体责任为重点,从体制、手段和措施三个方面着手,大力探索构建公共资源交易“1+2+3”监管体系。“1”是新设市公共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增加纪委监委、法院、检察院等为成员单位,整合监管职能;“2”是建成“全流程监管平台”“交易信用信息平台”;“3”是做实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监管环节。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智能化、全流程监管,推动招投标领域系统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相关经验做法被国家发改委官网、中纪委网站、四川新闻联播、《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宣传报道。
171.【案例名称】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创新推行“田事甜办”赋能现代农业园区
【推荐词】:达州市开江县借势借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乡村振兴、城乡基层治理、四川省九个县域集成改革试点之一等政策东风,聚焦农业园区“三个特点”(“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的特定区域、虾蟹水稻为主的特色产业、农事服务为主的特别需求),推行“田事甜办”的农业园区政务服务模式,推动基层“能办事、快办事、好办事”,助力开江争创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为开江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供坚实的政务服务支撑。
172.【案例名称】贵州省安顺市:创建“安心干”平台促精准就业
【推荐词】:近年来,贵州省安顺市针对劳动力外出务工信息不对称、联系渠道窄、议价能力弱、务工保障少、权益维护难等问题,创新打造“安心干”人力资源开发和价值提升数字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帮助劳动力快速匹配企业招工岗位,配套惠民保险、技能提升、维权稳岗、家乡人文关怀等服务功能,有效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实现更精准、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相关经验做法受到市领导批示。
173.【案例名称】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创设“梵净生态账户”推动绿色发展
【推荐词】:铜仁市江口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开展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为契机,探索把群众、经营主体的林地、土地等生态资源和新能源汽车等绿色资产,通过制定核算细则,进行量化赋予“生态积分”,利用获评的积分,在金融机构建立“梵净生态账户”,并获得贷款额度提升、利率优惠、服务升级,打通了生态—金融—经济之间的转换通道。2022年9月以来,建立“梵净生态账户”5127个,授信金额4.34亿元,利用“梵净生态账户”积分发放“梵净生态贷”1584笔3.65亿元,其中通过借入扶贫再贷款资金发放“梵净生态贷”270笔7335万元。
174.【案例名称】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五个对标”加快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
【推荐词】: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政策机遇,按照贵州省将荔波打造成为世界级旅游景区的部署要求,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篇文章,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通过对标世界级定位、资源、标准、管理、品牌,在景区规划、景区产品、景区服务、景区体制、景区营销上发力,奋力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荔波县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工作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175.【案例名称】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客货邮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推荐词】:云南省宣威市以“场站资源共享、运力资源共用、信息资源互通”为重点,整合农村客运资源和邮政站点网络。通过建立协同配合的联动工作机制,调整优化线路和运力分布,破除行业管理壁垒、消除客货邮融合体制障碍,同时完善服务配送体系,有效破解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难题,以“快递进村”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该案例被云南省委办公厅作为乡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典型经验之一在全省发文推广。
176.【案例名称】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创新打造“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
【推荐词】: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着力打造“幸福里”劳务平台,助力特色农业现代化;构建“用工企业+劳务平台+务工人员”利益共同体,顺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趋势性变化,促进农民身份职业化;通过党群、产村、区域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农村发展融合化进程。目前,“幸福里”社区可提供20万人次用工量,增加国投公司4000余万元现金流、劳务服务管理费400余万元。全省将以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为牵引,打造云南就业服务“幸福里”品牌。《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台、中国新闻社等媒体刊发相关经验。
177.【案例名称】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探索生态价值转换路径
【推荐词】: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县立足“高山、净土、生态”的资源禀赋,坚持绿色发展,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换路径。着力搭建“检察+水务”“检察+林业”“检察+环保”等协作平台,提升县城承载能力和中心集镇、中心村发展能力。进一步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产业,目前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41个,培育“一村一品”示范村34个,获评“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13个。南涧县作为全国首批、云南唯一一个“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获得省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资金3000万元。2023年列入云南省绿美城市奖补标杆县、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178.【案例名称】云南省德宏州:打造沿边自贸试验区新标杆
【推荐词】: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德宏片区立足中缅边境贸易主通道区位优势,在中缅跨境贸易服务、“分段代驾”跨境运输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通过促进央地合作推进“一县一科”示范中心建设,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设置主题事项综合服务窗口等方式,全面深化改革。获德宏州委、州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27项创新成果被纳入云南自贸区复制推广经验案例,“边境地区涉外矛盾纠纷多元处理机制”改革创新案例入选全国自贸区“最佳实践案例”。 人民网、央视网、中国日报网等媒体刊发相关经验。
179.【案例名称】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推进传统商圈商务化转型
【推荐词】: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聚焦盘活存量空置商业空间,探索传统商圈商务化转型路径。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将解放路板块列为全区四大经济板块之一,全面加强引导、加大扶持,积极实施商务化转型,与企业携手推动解放路商圈焕发新生机。坚持引进、回购、合作一体发力,推动闲置楼宇资源“活”起来。立足解放路地区政务、交通、人文、教育、医疗等区位优势,借推动传统商圈商务化转型之机,全面加强产业协同,配套提升,着力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
180.【案例名称】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多维度建立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
【推荐词】:为深入推进稳就业工作开展,建立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服务体系,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大力推行“1234”家门口就业服务新模式。搭建“一个平台”——“秦云就业莲湖掌上大厅”,为群众提供岗位查询、线上招聘等多项服务;强化“两端协同”,强化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公益性与市场化协同配合;构建“区级部门、街办、社区”三级联动工作机制;为群众提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服务、劳动维权等“N位一体”人社公共服务“新阵地”。实现了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联通全域、便捷高效的家门口就业服务,《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媒体先后对该项改革做法进行报道。
181.【案例名称】陕西省西咸新区:探索“自贸+服贸”双试联动创新发展新模式
【推荐词】:陕西省西咸新区聚焦区域特色,创新构建“自贸+服贸”双试联动创新发展新模式。自贸办、深改办、考核办“三办”协同共推改革创新,构建“一部门一清单一件事一方案一专班”工作推进机制,开展试点任务、改革方向、创新载体联动发展,深化贸易通关便利化、国际交流合作、营商环境优化等重点领域协同创新。截至目前,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累计形成改革创新成果280项,其中18项被国务院及国家部委在全国复制推广。同时,《打造国际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等4项服务贸易创新案例入选2023年陕西省服务贸易(服务外包)创新发展最佳实践案例。
182.【案例名称】陕西省咸阳市:“四定一扩”推动民生改革落细落实
【推荐词】近年来,咸阳市坚持“小改革、大纵深”工作思路,以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主攻方向,建立推行“四定一扩”工作机制。精准化部署,聚焦需求定清单,解决改什么的问题;规范化管理,建立台账定责任,解决谁来改的问题;机制化推进,严督实考定排名,解决如何改的问题;多样化问效,群众满意定成果,解决如何评的问题;集成化拓展,宣传推介扩影响,解决如何转的问题。推动“小切口”改革不断提质扩面增效,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指数得到明显提升。相关经验做法得到陕西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获新华社、《人民日报》、《改革内参》等媒体宣传报道。
183.【案例名称】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从“稼穑圣地”到“电商新城”的探索实践
【推荐词】: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作为传统农业县,抢抓“互联网+”和“一带一路”重大机遇,创新探索、大胆提出发展电子商务总路子。结合地处西北与中东部地区连结点的区位特点和产业实际,确立了“买西北·卖全国”电商发展模式,并进一步提出“立足陕西、辐射西北、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思路,确立“西北电子商务第一县”奋斗目标,打出“中华农都·电商新城”名片。在完善电商服务体系建设、打造电商聚集区、培育龙头企业、稳定电商供应链和扩大网络销售规模等方面取得了改革发展成效,带动就业5.6万人。2023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武功电商产业“买西北卖全国”发展模式作为促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十大模式之一,在全国宣传推广。
184.【案例名称】陕西省宝鸡市:探索实现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居保新路径
【推荐词】:陕西省宝鸡市人社部门把推动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作为增加个人账户积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鼓励引导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特色产业开展补助试点,做细做实城乡居保筹资“第三支点”,建立起“因地制宜、权责明晰、筹资多样、程序规范、双向激励”的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居保新机制。解决了机制创新、筹资渠道等多个堵点难点问题,基本实现试点工作镇级全覆盖,全市总体呈现出多点开花、多元补助的良好态势。截至2023年,8.43万名参保群众受益,缴费补助389.68万元。相关做法得到人社部领导的批示肯定,新华社、《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社会保障》等媒体关注报道。
185.【案例名称】陕西省延安市:“六项机制”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荐词】:陕西省延安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六项机制”,即重大项目和招商引资周“解扣”工作机制、企业生产经营“周解难”例会制度、梯度培育企业发展壮大机制、发展环境优化提升机制、金融普惠支持机制、支持转型创新服务机制。积极为广大民营企业在发展上解忧、环境上解压、政策上解惑、帮扶上解渴,全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延安市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670.47亿元,2023年一季度,民间投资增长77.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84.3个百分点。陕西省委有关领导作出批示肯定。
186.【案例名称】陕西省铜川市:大力弘扬照金精神 ,“一引四联”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铜川是照金精神的发源地。铜川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照金精神传承好、发扬好”的殷殷嘱托,把“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顽强斗争的英雄气概、扎根群众的工作作风”贯穿市域社会治理始终,紧抓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契机,着力构建以照金精神为引领,网格联建、矛盾联调、服务联动、新风联树的“一引四联”社会治理体系,努力构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
187.【案例名称】陕西省汉中市:探索推进“一业一证”集成改革
【推荐词】:陕西省汉中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探索推出“一业一证”集成改革,聚焦企业发展“孕育期、体检期、初创期、成长期”全生命周期,从企业筹建、准入准营到合规经营、转型发展等全过程系统集成,建立一整套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指导体系。推动部门职能由单纯审批向创业辅导拓展,从多头审批到“一链办理”,从多项许可到“一证准营”,审批时限、申报材料、流程环节分别平均压减70%、60%、70%,有效解决企业不知道怎么申办、办哪些手续、如何合规经营等问题,让企业办事更加方便、快捷、高效,加速汉中经济高质量发展。
188.【案例名称】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创新推行“国企带镇村”发展模式
【推荐词】:安康市汉阴县探索发展以政府注资、国企控股、镇村集体参与等多元主体参股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打造集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于一体的综合性经营服务平台,接续做好“三联”工作机制“升级版”。创新推行“国企带镇村”发展模式,发挥国企“帮扶”优势,实行“以强带弱、县带镇村”,着力破解农业产业发展难融资难、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难、农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难,县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等各类难题。推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民持续增收”目标,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锦绣汉阴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189.【案例名称】陕西省商洛市:以生态资源潜能发展“气候康养经济”
【推荐词】:陕西省商洛市以“全国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为契机,将独特的气象气候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培育生态经济新动能。立足资源禀赋,厚植发展新优势;健全体制机制,激发发展新活力;聚焦特色产业,探索发展新路径;突出开放创新,打造发展新品牌,力争把商洛打造成人居环境样板地、生态休闲最佳地、避暑度假首选地和健康养生示范地。商洛市经验做法在“风云际会·中国气象服务协会2022—2023年会气候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进行交流推介,连续6年进入国家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行列,气象指数、温湿指数“最舒适期”居全国第一,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森林康养建设试点市。
190.【案例名称】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推荐词】:2022年以来,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立足发展现代农业“国家队”职责,针对“三农”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大力推动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支农资源有效整合,不断创新农业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助推银企精准对接;创新政府引导举措,撬动金融机构放贷额度;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增信作用,强化担保“供给”;不断创新农业保险产品,降低生产经营风险;探索供应链金融创新,盘活产业链企业存量资产,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管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高效发展。信贷投放增速连续40个月居全省第一,获批全国首批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全国首批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
191.【案例名称】甘肃省:携手天津山东打造东西部协作“升级版”
【推荐词】今年以来,甘肃与天津市、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部协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大战略,细化帮扶任务,拓展帮扶区域,丰富帮扶内容,创新帮扶方式。持续打造东西部协作甘肃“升级版”,东部35个区赴甘肃省协作县(市区)调研对接,省级领导互访签约合作项目116个、金额316亿元。
192.【案例名称】甘肃省兰州市:打造公共资源“清兰交易”阳光平台
【推荐词】近年来,兰州市大力实施“数字+交易”赋能工程,打造公共资源“清兰交易”阳光平台,为市场主体提供规范、透明、便捷、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通过开通数字交易、线上担保、网上缴退、互认共享等路径,实现惠企减费;通过重塑公共资源交易、交易信息公开、重塑网上权利救济等体系,促进公平透明;通过创新区块链见证、创新大数据应用、创新跨部门联动、创新防疫保交易等模式,拓展治理格局。目前,全市11类公共资源全部实现数据电文交易,为市场主体减轻现场投标开支超过4441.2万元;已对接金融担保机构34家,累计受理保函3523笔,帮助市场主体释放现金流量3.43亿元。
193.【案例名称】甘肃省天水市:“五链、五力”强科技行动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荐词】:天水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指示精神,以实施“强科技”行动为载体,通过“五链”融合、“五力”齐发,推动科技事业长足进步,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市科技综合实力保持在全省第一梯队。2022年,天水市被人社部和科技部表彰为“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
194.【案例名称】甘肃省庆阳市:“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走出庆阳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推荐词】:近年来,庆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农业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形成“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大力发展生态低碳循环农业,加快推动农业从单一产业向产业集群转型、从资源低水平利用向闭合循环利用转型、从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型,走出了一条符合庆阳实际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195.【案例名称】甘肃省定西市:黄河流域山地丘陵沟壑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定西实践”
【推荐词】近年来,定西市抢抓“黄河战略”的机遇,立足市情实际,勇于探索创新,着力构建“四层覆盖”的流域治理体系、“三产融合”的生态产业体系、“四极融入”的绿色发展体系,探索出了黄河流域山地丘陵沟壑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道路。定西相关经验做法得到中央领导批示肯定。
196.【案例名称】甘肃省陇南市:电商“七路助农”新实践按下助推乡村振兴“快进键”
【推荐词】:近年来,为全面助推乡村振兴,陇南电商紧盯新兴电商市场技术变化,立足农村电商定位,推进传统行业领域适应互联网转型发展,在创新中融合传统产业,在融合中创新市场渠道,在乡村振兴中创新农村电商做法,发挥培训、村点、平台、网销、订单、业态、数商优势,探索开展强农、惠农、联农、富农、益农、带农、兴农实践。陇南市经验做法先后获得国家有关部门肯定。
197.【案例名称】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打造“枫桥经验”城中化“邻里牵手”工程
【推荐词】: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紧扣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当代“枫桥经验”精髓,推广网上调解、网上信访、网上议事的网络“枫桥经验”做法,以便民服务为宗旨,以社区网格为单位,以微信群聊为平台,打造“枫桥经验”城中化“邻里牵手”工程。通过实施“邻里牵手”工程,从根本上解决警务工作“为了谁、依靠谁、谁来评判”的问题,紧紧围绕“小事不出楼院、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的思路,将“枫桥经验”本地化,由公安各派出所负责领导、管区民警及社区网格长、物业管理员、家庭代表人等组成的“邻里牵手”微信群,覆盖辖区98194户家庭近30万余名群众,形成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协同处理、限时办结的工作模式,激发治安联防和群众互助组织作用,小区楼院群众变的更熟悉、更友爱、更亲密。
198.【案例名称】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以改革促融合彰显黄河文化时代价值
【推荐词】:中卫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当地大漠、黄河、星空等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创新规划,构建沟通历史与现实、拉近传统与现代的具有中卫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通过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市建设,实施了中卫历史文化街区、金沙海旅游景区、大漠星河旅游度假区等文旅项目,率先擦亮“星星的故乡”文旅IP,推出了沙漠星星酒店、沙漠星空探秘营地等炙手可热的网红沙漠星空旅游度假产品,成为国内游客首选的西北行旅游产品,形成了“体验观光和度假休闲”双品牌的发展模式,催生了星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打造宁夏乃至全国星空旅游的发展样板,同时,带动了周边乡村文化旅游的大发展,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持续发展。
199.【案例名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机制创新推进能源资源转化利用
【推荐词】:为加快“哈密能源之问”成果转化应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出台发布“1+3+6”工作方案和专项方案,将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创新优势和可持续融合发展优势,形成产业发展要素的集聚效应。今年累计新核准调增煤炭产能2600万吨/年,全市煤炭核准批复产能达1.334亿吨/年,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被中国科协评为“2023—2025年度创新驱动示范市”,中国新闻网等媒体刊发相关经验。
200.【案例名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新疆首家法务中心“和合昌吉”高标准运行
【推荐词】:“和合昌吉”法务中心是新疆首家由市委成立,市信访联席会议负责,司法、行政、社会组织等多部门联动,将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信访局等司法行政机关及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关联产业有效聚合,汇集人大、政协、乡镇街道、行政机关等调解力量,形成的法务聚集中心地带。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完善调解专家库,打造“以案示法”宣传矩阵,整合优质资源,健全依法依规信访流程等方式,切实化解矛盾,筑牢平安建设防线。目前,已建立心理咨询6个窗口,同时接待来访来电群众法律咨询6000多人次。中国长安网、中国新闻网等媒体刊发相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