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解思维”是一种高效破解发展难题的工作方法。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在关于淄博推行“有解思维”工作法的文章上专门作出批示,并在各种会议上反复强调,要强化“有解思维”、“优解思维”,一事当前只为办好想办法、不为不办找借口,让不能成为可能。自治区党委带动全区各级各部门以“有解思维”破解难题、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有力促进了各项事业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纵深挺进。
第一,以“有解思维”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形成更为系统的战略谋划、更为完整的工作体系和更为可靠的法治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对内蒙古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内蒙古坚决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并以“有解思维”不断创新落实办法,推动各项措施见行见效。
一是提出新目标。自治区党委提出,内蒙古贯彻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办好两件大事:一件是努力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一件是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内蒙古以办好这两件大事为引领推动全区上下奋力闯新路、进中游,闯出一条边疆民族地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路来,推动内蒙古经济总量达到全国中游水平,这是内蒙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要责和重任所在。办好两件大事和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既体现了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又语言凝练、平实质朴而富有感召力,有利于凝聚全区力量,聚焦重点集中发力、奋勇前行。
二是实施新举措。自治区党委成立加快推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工作领导小组,孙绍骋书记任组长。2022年底,自治区党委印发关于“五大任务”的5个具体实施方案,搭建了落实“五大任务”的四梁八柱。2023年初下发了年度任务清单,制定了旗县区党委书记落实“五大任务”担当作为专项目标考核方案。2023年7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颁布关于“五大任务”的5个促进条例,以地方性法规形式为贯彻落实“五大任务”提供法治保障。
三是争取新支持。2023年10月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这是今年继总书记考察后自治区的又一件大喜事。《意见》干货满满、含金量十足,是指导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内蒙古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更好统筹工作,自治区党委撤销推进“五大任务”领导小组,组建自治区完成“五大任务”和推进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出台落实《意见》分工方案,举全区之力推动《意见》落地落实。
第二,以“有解思维”破解影响自治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把该办的事办好、把难办的事办成
内蒙古是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尤为突出,不少指标处于全国平均线以下。我们坚持“有解思维”,围绕影响高质量发展的难题、梗阻、障碍,创新理念思路和方式方法,大力推动“难题有解”、“难题必解”,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一是着力理顺健全体制机制。2023年9月,自治区党委深改委审议通过《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 理顺和健全相关领域制度机制工作要点》,《工作要点》聚焦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办好两件大事、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遇到的卡点堵点问题,重点对优化经济布局、“三北”工程攻坚战、水资源节约利用、开发区管理、土地指标交易、碳汇交易、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以及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基层治理、编外人员使用管理、改进工作作风等13个领域部署了58项制度机制创新任务,着力在体制机制上突破难点,解决一批关键性问题。
二是推动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内蒙古资源丰富,但浪费现象很突出。为此,自治区党委成立推进全社会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7月出台《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全社会资源全面节约集约的指导意见》,制定2022年工作要点,发布了投资负面清单(2022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决定。党中央出台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的意见后,自治区党委进一步加快各项举措落实落地,以雷霆之势部署开展待批项目、闲置土地、沉淀资金、“半拉子”工程、开发区建设“五个大起底”行动。自治区党委带头开展大起底,将省级干部周转公寓统一调整到保障住房小区。截至2023年10月底,全区起底发现的9326个待批项目审批手续均办结完毕;批而未供土地消化面积24.79万亩,闲置土地处置面积13.89万亩,分别完成“十四五”任务的47.7%和87.2%;财政沉淀资金64.59亿元已全部上缴、应撤销的2547个银行账户已全部撤销;盘活“半拉子”工程项目383个,完成全部任务的99%;涉及开发区的各起底项目整改率都在96%以上或已经完成。
三是转变能源开发合作方式。前些年内蒙古搞煤炭资源开发,基本上是把资源直接出让了,自己既不占有股份也不参与经营,形不成“长流水”。现在全区每年产煤10亿多吨,但区属国有企业只掌握600万吨左右。针对能源开发“一让了之”、“一租了之”问题,自治区党委明确新能源开发建设的一系列原则要求,鼓励和支持区内企业以独立投资、合作投资、要素入股等方式参与新能源项目建设。内蒙古同三峡集团、国家电投等企业联合成立项目公司,打造了很好的样板。同时,加大国企整合重组力度,整合能源集团,重组交通集团,新组建文旅投资集团、新能源运维公司,在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基础上,推动“四个一批”建设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四是牢固树立经营土地理念。针对土地开发利用比较粗放、效率不高问题,因地制宜开发宜农未利用土地,把撂荒地、盐碱地、沙地等耕地草地后备资源改造好,加大力度整治“空心村”拆旧复垦、农村建设用地、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严格锁定城镇建设开发边界,强化工业园区亩均产值和税收考核,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耕地占补平衡,组建自治区土地储备中心,土地指标跨区域交易迈出实质性步伐。兴安盟扎赉特旗挖掘新增耕地占补平衡水田规模指标26148亩,经自然资源部审核纳入补充耕地统筹、国务院批准跨省交易后,与广东省完成全区首次跨省交易水田规模指标22620亩、收益11.31亿元。
五是切实解决水资源浪费问题。内蒙古发展受制于水、受困于水问题十分突出。我们把节水作为“革命性”措施来抓,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严格水资源用途管制,推动用水价格综合改革,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工业、城镇加快建设充分利用再生水的相关配套设施,出重拳综合整治地下水超采问题,加快扭转农业粗放用水方式。河套灌区是全国3个特大型灌区之一,为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大水漫灌”问题,巴彦淖尔市把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所属7个分中心由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调整为公益一类,在编人员工资和运行经费统一纳入财政供养体系,中心水费收入全额纳入财政专户,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彻底解决“以水养人”问题。去年河套灌区农业用水就节约了9098万立方米,今年预计节水1.17亿立方米。
六是推动区域合作走深走实。对内蒙古来讲,一说开放,很多人就只想着对外开放、向北开放,却忽略了融入国内大循环。为此,内蒙古不断健全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体系、责任体系和激励制度,充分利用京蒙协作和沪蒙、苏蒙、粤蒙战略合作等平台,全方位深化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以及中部地区、毗邻省区的经济合作。制定实施招商引资三年行动方案和考核激励办法,大抓招商引资借势发力、借船出海。2022年全区招商引资3409亿元,增速59.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6%、增速全国第一。今年以来,先后举办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引资推介活动,三次活动总计签约项目311个,协议总投资额8297亿元。
七是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内蒙古长期以来被誉为“模范自治区”。为在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中更好履行内蒙古责任,展现内蒙古作为,自治区党委作出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颁布促进条例,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搭建了制度框架。自治区以多种方式广泛宣传阐释“五句话”(内蒙古地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党组织的民族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是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建立的,内蒙古是在党中央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内蒙古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偏差都是党中央帮助纠正的,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模范就模范在听党的话上,进而更加由衷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事实和道理,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体系,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把模范体现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第三,以“有解思维”转变全区各级干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加快形成心无旁骛做实事、动真碰硬解难题、实抓快干求成果的良好局面
过去一个时期,受各种因素影响,内蒙古不少干部做事没有激情、不在状态,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比较严重,“庸、懒、散,粗、慢、拖”等不良风气也不同程度存在。自治区党委强化“有解思维”,重拳出击整治庸政懒政问题,鼓舞干部士气,营造积极进取的干事创业氛围。
一是整肃作风顽疾。针对会议多、活动多、外出多,调研报告少、工作思路少、解决实际问题少,决策慢、行动慢、结果慢等“三多三少三慢”和“慢、粗、虚”作风顽疾,自治区党委开出“规范、精减、提速”药方,强化责任意识、报账意识、交卷意识、成果意识,要求说了就干、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制定进一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办法,大力度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自治区文件、会议、督查检查考核、议事协调机构的数量大幅减少,过度留痕、台账泛滥现象得到有力遏制。开展“优化职能职责、优化工作流程”专项行动,自治区部门单位梳理“两优”清单2536项,取消下放581项,简化办事环节1297个、精减材料821件、压缩办事时限事项1519项,盟市、旗县一体推进,有力推动了政务工作效率提速、服务质量提档、尽责担当提效。
二是激励担当作为。省级领导干部带头,做到“我开的会我贯彻、我作的批示我落实、我制定的政策我兑现、我做的调研我推动”。制定激励干部担当作为12条措施,2022年自治区首次评选100名“担当作为好干部”,已将其中符合条件的70名干部提拔重用。制定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全区调整不胜任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338名,其中自治区党委管理干部37名。制定容错纠错8条意见,对一心一意干事创业干部的工作失误应容必容、能容尽容。制定关心关爱苏木乡镇干部的若干措施,从制度层面切实解决基层干部晋升通道不畅通、工作生活条件差等问题。问责既讲原则、也有温度,坚决避免问责泛化滥用。
三是强化考核监督。积极发挥考核指挥棒引领作用,把政治素质考察放在首位,创新实施“正反向测评”、“六必谈”识别法;把担当作为考察的功夫下在平时,进一步实化细化担当作为正负面清单;自治区党委出台促进落实“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进一步加强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建立分领域分类精准化考核体系。创新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自治区党委成立监督贯通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完善监督体系的十条意见》,促进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贯通、形成合力。
四是宣传正面形象。自治区党委着力培塑新时代内蒙古新气象新风采,把内蒙古形象立起来,全方位报道充满正能量的人、事和自然风光,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蒙古的生动实践,报道内蒙古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边疆安全上担当责任使命的实际成效,展示壮美和美善美、可信可亲可爱的内蒙古形象和“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截至今年10月26日,全网涉及“五大任务”、模范自治区相关报道15万余篇(条),传播量达8.7亿次。前三季度,中央主要媒体刊播我区报道5809篇(条),同比增长160%。
通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内蒙古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打开了新局面。今年前三季度,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分别增长7.2%、7.6%、26.2%、29.2%,分居全国第3、第5、第2和第3位,正在跑出干事创业快马加鞭的“内蒙古速度”。我们将继续向兄弟省区市学习,学经验、长见识、拓思路,重实干务实功求实效,全力以赴做好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