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之行,期待已久。一场特色烧烤盛宴,顺势而为,展示了护航游客商家“双向奔赴”的精准治理;两座“最美办公大院”,朴素厚重,见证了数十年如一日“勤政为民”的初心坚守。今天非常感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和淄博市委市政府提供的这个平台,让我们有机会“进淄赶烤”,互鉴改革做法、交流改革经验。
近年来,南京市委深改委在中央和省委深改委指导下,一直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一项全局性工作,积极创新理念思路、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先后走过了夯基垒台、立柱架梁(2013—2015年),全面推进、积厚成势(2016—2018年),系统集成、协同高效(2019年至今)等三个发展阶段,逐步形成统、谋、推、督、拓的推进方法,集成化、标准化、差异化推进路径,改革呈现全面展开、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特别是科技体制、营商环境、社会治理等重要领域突破成势、整体效应全面激发,走出了南京特色改革路径,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改革成果。
接下来,我围绕立足改革办职能定位、统筹协调实施改革、精准有效督察改革、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改革四个方面交流南京的几点特色做法。
一、立足改革办职能定位,以“统、谋、推、督、拓”推动改革
作为深改委常设办事机构,我们在新阶段、新形势下将全面深化改革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关联,在工作链条上从五个角度入手,精准把握改革办职能定位,稳妥有效发挥改革办功能作用。
一是“统”,系统集成改革合力。任何一项改革,都要多方协同,“统”好各方力量。比如南京历年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的市委“一号文”,改革办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协同对接几十个部门共同参与,凝聚最大合力推动了文件出台。在“统”的过程中,努力熟悉工作全流程、做好服务多层次、实现联系广覆盖,向上沟通汇报,主动争取更多支持;横向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向下强化指导服务,促进各方面力量协同联动,确保改革任务落地落实不走样。
二是“谋”,超前谋划改革蓝图。努力当好“参谋部”,在服务保障市委深改委日常运转基础上,紧盯中央和省委改革部署要求,立足市情实际、行业实际,从改革布局到制度设计,全面提高改革谋划科学性、精准性和实效性。近年,我们改革办先后牵头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将改革推向深入的实施意见》《南京市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8—2022)》,为中长期改革锚定方向、指明路径,每年出台年度工作要点和推进计划,明确当年改革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三是“推”,抓好重点改革任务。持续优化工作路径,集成化推进改革,激发整体效应;标准化推进改革,使改革模式更便于复制推广;差异化推进改革,支持板块条线立足各自实际创新探索。比如我们现在创建了“一区一特色、一园区一突破、一部门一课题”推进机制,进一步聚焦行业和区域发展难点堵点,抓重点、压任务,交给想改革、能改革的局长和书记们去破、去推。
四是“督”,确保落地改革成效。认真贯彻落实“三督三察”要求,加强与省委改革办、各专项小组、各区改革办沟通联系,构建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督察工作格局。不断创新督察工作方式方法,既聚焦面上工作开展常规督察,又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督察。积极拓展督察工作外延,将督察结果作为考核重要依据,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加大考核力度,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更加有效激发改革动力。
五是“拓”,打造特色改革品牌。发展到哪里改革就到哪里,改革到哪里服务就到哪里。积极开展改革经验提炼总结和改革理论研究工作,不断提升改革工作的科学化、理论化水平。积极构建多平台宣传矩阵,拓展宣传渠道、扩大宣传效果,持续营造“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的良好氛围。比如在《新华日报》开设“创新南京改革先行”专栏,在《南京日报》开设“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是第一次在省市党报设立改革专栏。
二、创新建立“六个一”推进机制,不断拓展改革覆盖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是改革创新的源头活水,要注重激发基层的改革创新活力,支持开展差别化创新”。去年,我们立足“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大背景,结合南京自身发展实际,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开展路径探索,创新推出“一区一特色、一部门一课题”(简称“四个一”)改革推进机制,支持各区(板块)、相关部门立足实际推进一项重点改革任务,通过原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成功破解一批重点难点问题,形成不少特色成果。在此基础上,今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的部署要求,纳入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坚定不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拓展为“一区一特色、一园区一突破、一部门一课题”(简称“六个一”)改革推进机制,明确“12+10+70”项年度重点改革任务,进一步拓宽改革覆盖面,发挥改革“关键一招”作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
一方面,聚焦三个方向精准选题。聚焦群众期盼选题目。我们围绕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调研摸清一线需求和堵点难点,找准改革发力点和落脚点。比如,针对老城区配套老旧,支持秦淮区推进“有温度的城市更新”,创新探索获得国家充分肯定,获评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小西湖项目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聚焦发展需要选题目。按照中央和省、市委改革决策部署,指导和支持各板块、园区、部门找准定位,推动改革工作与条线融合、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融合、与本单位职能工作融合、与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融合。比如支持栖霞区“优化管理机制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就是致力解决行政区、开发区和大学城三家之间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地区高质量发展。聚焦牵引带动选题目。支持基层首创,引导差异化探索,相关选题既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改革事项,也覆盖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小堵点,坚持“大任务”和“小切口”相结合,通过一个个“小切口”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以局部改革突破引领带动高质量发展全局。
另一方面,依托三项机制深入推进。完善责任分工机制,确保职责明确。全面优化市委深改委统筹抓总,分管市领导指导推动,市委改革办、市商务局、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协调联系,板块、园区和部门主责推进的改革工作责任体系。完善协同推进机制,确保同频共振。一方面,市委改革办、市商务局、市委市级机关工委三家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实现重点改革项目定期调度全覆盖,对接帮助板块、园区和相关职能部门疏通改革堵点,助推项目落实;另一方面,用好“共学共建”机制,畅通上下沟通渠道,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推动省市区机关“共学共建”向“共学共进”深化。实施清单管理机制,确保序时推进。建立任务“大清单”,形成“12+10+70”项改革任务具体工作方案,做到任务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细化落实“小清单”,阶段性梳理汇总改革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及需协调解决的事项,及时报请市委深改委会商研究。
三、构建“督察+”工作体系,确保改革落地见效
“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督察是改革办的重要职能,也是促进改革落地的重要手段。我们这些年一直坚持拓展督察工作外延、强化督察结果运用,逐步构建起“督察+”工作体系,坚持将督察与调研、评估、考核等工作有机融合,全面发动改革办、改革专项小组、职能部门以及专家智库等各方力量参与,将督察工作贯穿项目设计、方案制定、实施推进和效果检验全流程,全面覆盖九大改革领域,实现了全力量参与、全流程跟踪、全领域覆盖的督察效果,有效确保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一是“督察+调研”。充分借助研究室的参谋优势,深入开展改革调查研究。特别是针对年度重大改革任务,聚焦推进过程中发现的难点堵点,通过调查研究找准解决路径,致力有效突破。比如,结合督察结果形成年度重点调研课题《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国际化发展对策建议》在新华社江苏分社内参刊发,获时任商务部钱克明副部长批示,是我们市委研究室成立以来首次获得国家部委领导批示。
二是“督察+评估”。精选重点改革项目,优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市社科院等专业团队,聚焦事前谋划、事中推进、事后成效等关键环节开展专业第三方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年度改革考核重要依据,提升考核科学性、准确性。自2017年以来,我们选择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溧水区“多规合一”、河长制、国家信用体系示范城市建设、江宁集成改革等9项重点改革任务,特别近两年围绕“一区一特色”改革开展第三方评估,梳理改革举措、提炼改革经验、提出改革建议,有效推动重点改革实施和成果转化。
三是“督察+考核”。坚持改革督察与考核相结合,将各单位推进落实改革情况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每年结合年度特点制定考核细则,完善改革绩效考核,切实发挥好“指挥棒”作用。比如今年,我们牵头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市商务局,对12个板块、75家市级机关部门、7家市属事业单位和10个省级以上开发园区等四个方面改革情况进行半年评估、年底考核,以考核促落实、以落实促改革,传导改革责任压力,凝聚改革整体合力。
四、以《改革进行时》为重点打造改革宣传矩阵
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改革宣传作为引领改革方向、推动改革落实、拓展改革成效、打造改革品牌的重要抓手,创新理念、完善机制,持续提升宣传服务推进改革的能力水平。2018年,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市委改革办与南京广电集团联合打造全国首档以深化改革为主题的融媒体产品—《改革进行时》。栏目最大亮点在于“以小见大”,从身边点滴变化切入,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成为牢牢扎紧党和政府与百姓之间连接的纽带,在营造改革生态、释放改革红利方面成效突出,先后获得2019年全国“城市台优秀节目”奖项、2019—2020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大奖电视新闻节目新闻栏目类一等节目、2021年“全省服务推进改革特色做法示范案例”等荣誉。
这是贯彻落实上级精神,推进改革助力新发展格局的一个新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节目通过典型案例树样板、展成效,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引导和激励全市上下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决心,共同书写新时代改革“答卷”。
这是省会城市改革办工作机制创新的一个新尝试。节目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标志性引领性重要改革任务、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邀请全市所有板块和主要改革部门等改革谋划者和执行者、企业和市民代表等受益者面对面交流,让受益者畅谈感受、激发共鸣,执行者直面追问、创新作为,专家各抒己见、碰撞智慧,凝聚合力为深化改革建言献策。
这是融媒体背景下城市电视台体制改革的一条新路径。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积极与传统官方媒体和新媒体开展全面合作,注重平台融合、协同拓展,多渠道融合传播平台、创新传播手段,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强化宣传推广,实现改革宣传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
今年,我们结合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和媒体宣传发展新趋势,筹划栏目由“访谈节目”向“短视频节目”转型,旨在进一步提升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品牌效应,进一步推动改革提质增效。新版《改革进行时》时长约5分钟,从具体案例入手,通过“动画+实景”形式,以新媒体、融媒体、全媒体的展现方式提供冲击力大、互动感强的收视感受。10月底,首期改版栏目—《改革进行时:数智人 带来幸福河》已通过《央视频》《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南京新闻》《南京发布》等官媒公号,以及抖音、头条、快手等新媒体渠道同步推出,欢迎大家关注,并提出指导意见。
同时,我们一直坚持用好内参平台,拓展影响。改革简报是反映改革工作成果的重要窗口。我办依托《南京改革》简报挖掘改革亮点、推介经验做法的同时,积极借助《改革情况交流》《群众》《江苏改革简报》等上级内参平台,在更高层次展示改革成效。其中,在中央改革办《改革情况交流》刊发《南京创新构建特大城市安全发展体系》获得时任国务委员王勇、时任省委书记娄勤俭批示。坚持用好外宣渠道,扩大受众。在巩固《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改革专栏基础上,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先后开拓《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交汇点等新媒体舆论阵地,持续拓展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健全完善多平台、融媒体、全时段的宣传矩阵,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氛围。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中央、省委工作要求,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改革持续深化。一是在落实中央和省委改革部署上展现新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今年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和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历次会议精神,把中央和省委的改革部署转化为本地工作任务,落实到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二是在推动改革攻坚突破上展现新作为。紧扣总书记赋予江苏的“四个新”重大任务,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领域改革,加快将南京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强化南京都市圈协同发展机制,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动力;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市民群众幸福安康提供保障。三是在鼓励基层创新探索上展现新作为。协调推进“一区一特色、一园区一突破、一部门一课题”改革,持续拓展改革广度深度,支持基层找准重点难点,瞄准体制机制障碍,大胆闯、自主改,为面上改革积累经验、寻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