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老人拾荒还药费 国家道义何处觅

发稿时间:2012-02-21 00:00:00

  查出严重糖尿病,无钱买药的老人想放弃,社区药店得知老人的特殊情况,特例“赊药”给他。79岁的李明生写下承诺:每月还100元,只要活着,就会把三个疗程2940元的药钱还完。2月14日,李明生和老伴一起揣着100元来到社区药店。“这是最后一笔还款了,我要自己来还!”说完这话,老人说他压在心里的担子卸下来了。(2月20日《辽沈晚报》)

  从这篇报道中,我们可以读出药店的信任和老人的信义,但事实上,这篇报道所带来的信息,不仅仅只是药店和老人之间信任和信义的故事。我们在感动于药店的信任和老人的信义之外,应当还有更深一层次的思考。

  药店的信任和老人的信义,其背后是国家道义的严重缺失。无论是药店破天荒“赊药”,还是老人与老伴愣是靠着三年捡废品把药费给还上了,都不是值得我们欢欣鼓舞的事情。因为不管是李明生、王明生,还是张明生,任何一位老人,都有权利获得由国家提供的养老金和医疗保障。理想状态下,李明生无医药费之虞。

  《宪法》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曾发出中国政府的最强音:“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2940元,在一些人眼里或许只是一瓶酒的价钱,也或许还不够买一张PARTY的入场券。然而,正是这区区2940元药费,却要八旬老人李明生用拾荒三年来换取。从这篇报道中,笔者绞尽脑汁都没有找到半点当“公民”的“权利”以及一丝做“人民”的“尊严”。

  药店敢赊药是信任,老人拾荒三年还钱是信义。没错,这种信任和信义正是当前社会普遍弥足珍贵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急切需要的,值得大力弘扬。可是,我们总不能靠药店的信任和公民的信义来呵护整个民族的医疗保障吧?

  而就在今天,有媒体报道:一个自动洗面器7.2395万元,一个色理石洗面台2.6万元,一个感应水阀1.28万元,一个卫生间纸巾盒1125元,最后组合成总价高达三四十万元的整体卫生间;上万元的15寸液晶显示器,2.2万元一张的单人座椅,6.8万元的冷藏展示柜……这些令人咋舌的价格,不是来自北京、上海的某个高档别墅,而是我们乘坐的动车。

  一边是公民穷困潦倒到靠拾荒三年才能偿还所欠的医药费,一边是有关部门超乎想象的采购价格单。两相比对,叫我们如何淡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