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管理服务模式,探索文明治村机制。党建引领是根本。内丘县针对岗底村,制定“十个必须做到”党员标准,和以党的方针政策、果树管理技术、市场信息等为主要学习内容的村干部集中学习日制度;建立“双培双带”机制,把党员培养成科技致富带头人,把科技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带富、领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放在村领导岗位;建立“干部坐班+为民服务全程代办”机制,设立便民服务站,村干部轮值、兼任“便民代办员”,为村民解决快递投诉、就医挂号、农资购买等问题 ,目前已接待群众500余人次,回复率100%,办结率95%;联合市建设银行创新推出“富岗苹果贷”、“龙头农户贷”等纯信用农业专属信贷产品,开设村级“裕农通”服务点,实现金融助农服务进农村。民主管理是关键。编制涉及22大项、260余小项的岗底《村规民约》,构建村民道德规范体系;探索实施“红白理事会+村级事务顾问”的民主监督机制,选举村内退休老干部、优秀党员代表、有威望的村民代表组建“红白理事会”,参与监督村内婚丧嫁娶事宜,破除浪费攀比陋习,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理事会成员二次选举产生“村级事务顾问”,代表全体村民参与村内重大事项决策,确保决策体现民意、汇聚民智。生态文明是保障。投资230万元建成可供500户村民同时使用的2000立方燃气储量秸秆气化站,实现“两人烧火,全村做饭和取暖”;结合当地光照充足优势,为全体村民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普及清洁能源利用。
二、创新村民教育模式,探索“持证下田”机制。探索“3+2”授课模式,推行“持证下田”。以邢台农校“送教下乡”为契机,设立岗底村教研室和“农田”培训课堂,针对苹果、板栗、核桃三个主要产品制定培训方案,把原来每周5天脱产授课方式调整为“3+2”授课模式,即3天室内理论授课,和2天农田“手把手”实践技能培训;把原来按知识体系编写的授课教材调整为按农时编写,实现理论和实践即时结合。据统计,岗底村208名果农接受了系统的果树专业技能培训,其中191名获得国家颁发的初、中级果树工证书,100名上了中专班,被《人民日报》报道为全国第一个推行“持证下田”的村庄。创新“职称+奖励金”激励机制,保障“持证下田”。一方面,获得技能证书的果农,果园悬挂相应职称的标牌,同时家门也悬挂“职称之家”的荣誉标牌。另一方面,凡“持证下田”的果农种出的苹果,每公斤收购价比无证者高2毛钱;年满60周岁的证书持有者享受村里发放的社会敬老金,比无证者多一倍;设立“持证下田”培训考试奖学金制度,给予考试成绩前10名者奖励金:第一名奖励1500元,第二名奖励1000元,第三名奖励500元,第四名至第十名各奖励200元。设立“土专家”再教育机制,巩固“持证下田”。鼓励第一批65名中专果农继续就读大专,待大专毕业后继续就读中国农业大学本科,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岗底村果树“土专家”,为“持证下田”储备人才资源。
三、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打造生态果品名村。积极探索实施“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岗底经济发展模式,即村党支部引领示范带动、富岗公司统一品牌销售、李保国先进事迹教育基地“红色”经济助力、果农种植共同“绿色”发展。村党支部带领探索出“五统一分”科学治山,和“五分一统”的科学管山、管树的管理模式,把8000亩荒山收归村集体统一治理绿化,栽植苹果3500亩、板栗2000亩,退耕还林180亩,再分给村民经营,并邀请河北农大、邢台农校专家教授为村民培训果树种植技术。李保国教授及其技术团队为富岗苹果量身定做了128道标准化生产工序,使岗底苹果品质实现“质”的飞跃,连续通过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荣获2023年“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被确定为北京奥运会专供果品,荣获昆明世博会银奖、“中华名果”称号等12项国家级荣誉。富岗公司作为河北省第一家为苹果注册商标的企业,统一收购果农苹果,统一品牌、“线上+线下”集中销售,保障果农利益。还成立了河北股权交易所乡村振兴板块第一家上市公司河北子水农业科技公司。在岗底村建立了李保国先进事迹教育基地,展示李保国同志帮助太行山区10万农民脱贫致富的光辉事迹,被授予“河北省中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29个红色教育培训教学基地,年接待省内外参观旅游、教育培训人数3万余人。通过建立国内第一个苹果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岗底苹果实现从果园到餐桌的全程、绿色监控和“从论筐卖到论个卖”的转变,果农们走上种果致富路。
目前,富岗苹果基地已带动太行山区周围种植苹果5万多亩,辐射石家庄、邯郸、承德等市14个乡镇369个行政村,优质果产量达9000万公斤,带动2万多果农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岗底村人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