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清远市阳山县聚焦“四个量变”推动“发展质变”探索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新路径

发稿时间:2023-10-25 13:56:10
来源:阳山县委改革办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2021年被列入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以来,聚焦“体制”、“单体”、“整体”、“群体”四个关键,进一步凝聚力量、提升质量、优化存量、壮大体量,以量变促质变,推动农民合作社管理规范化、业务多样化、服务专业化,实现阳山县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在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阳山县现有登记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748家、共10786人,其中认定为示范社的共有70家(国家级3家、省级14家、市级25家、县级28家),示范社数量比试点前提升了25%。一、聚焦体制,凝聚力量。一是定机制强统筹。成立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工作职责,统筹谋划和实施区域内合作社发展项目,定期研究推进试点工作。将试点工作列入县委“1+123”工作安排、县委“十大行动方案”以及县政府重点工作,明确年度、季度和每月工作目标任务,实行每月督查、总结和通报,推动试点任务落细落实。二是制政策强引导。制定试点实施方案,出台县级示范社评定和监测办法,建立健全合作社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办公制度,统筹阳山县涉农资金向提升合作质量倾斜,全方位强化政策引导和要素保障。三是组队伍强服务。成立1个县级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和2个镇级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选聘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其中聘用专职合作社辅导员12名,镇级安排辅导员13名(每个乡镇均配备1名),为阳山县农民合作社提供注册登记、年审、财务、金融保险、项目申报、运营管理指导,实现县镇两级对合作社服务全覆盖。四是抓培训强素质。举办农民合作社高质量提升培训班,组织动员合作社理事长及骨干成员等参加社务管理、财务会计等业务培训,累计举办培训班5次,培训291人次;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开展水稻统防统治、化肥减量增效、红火蚁识别与防控、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等培训,累计举办培训班40次,培训1527人次。二、聚焦单体,提升质量。一是加强规范管理,促进健康运营。实行分类优化,将阳山县合作社划分为“A、B、C”三类实行动态管理,制定提升措施,优化场所制度,实现有办公场所、有章程制度、有组织机构、有成员出资和经营服务项目等“四个有”。为超500家合作社提供制度建设、运营代办、市场拓展、农业生产、宣传培训等服务,推动社务管理规范化。推广使用上级部门推介的合作社财务软件, 引导采取财务代理完善财务管理,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试点实施期间,新增注册的农民合作社均正常运营,正常经营率对比试点开展前提高了21.2%。二是创新拓展业务,提升生产效益。统筹各级各类资金超1000万元,全力支持合作社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累计3个合作社取得绿色、有机食品认证,24个合作社自主注册商标。推广先进适用的机械化设备,整合规模小而分散的农机具、农机手,提供犁耙田、插秧、收割、植保无人机喷药等机械化生产托管服务。目前,阳山县农机专业合作社11家,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73.62%。三是丰富出资方式,充分利用资源。发动村民以资金、土地、房屋等要素资源入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在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发展产业,形成标准化种养、加工销售、品牌打造、观光采摘、电商、民宿、文化旅游等多业态发展。如岭背镇蒲芦洲沙田柚种植专业合作采用“合作社+农户”模式,以沙田柚果树入股合作社,以合作社品牌统一包装销售,提升销售价格,带动农户增收,成功打造农村“三变”改革示范点。三、聚焦整体,优化存量。一是清理整顿“空壳”。通过“四问四看”(问合作伙伴、问入社群众、问周边四邻、问村“两委”班子,看是否有合规经营场所、看章程制度是否规范健全、看基地是否有实质性生产经营活动、看是否健全会计账目),对阳山县所有合作社的经营情况进行全面的排查摸底和精准甄别,指导合作社规范运行,并将没有发展提升意愿的停产、低效“空壳社”“僵尸社”列入重点监管名册,劝导注销退出。截至目前,清理注销合作社294家。二是培育发展“示范”。制定县级示范社创建标准和评定监测办法,对申请创建示范社的合作社加强指导和监测,并在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扶持。对已认定为国家、省、市示范社,分别奖励财政资金10万元、5万元、2万元。试点工作展以来,培育了市级以上示范社8家,涵盖水稻、玉米、蔬菜、水果、蚕桑、养殖等特色产业,在带动合作社整体提升方面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四、聚焦群体,壮大体量。一是探索“社+社”模式,推动先富带后富。引导经营活跃、带动能力较强的合作社与关联密切的农民合作社联合,通过“六个统一”(收购、加工、分拣、品牌、包装、销售),畅通销售渠道,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价值,提升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如阳山县荷鲜菇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联合阳山县秤架乡大瑶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阳山县海顺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发展食用菌产业,通过以强带弱、抱团发展,实现产值提升。二是探索“社+企”模式,打通产销路径。推动合作社与农业企业合作,通过“企业+合作社+成员”模式建立联合体,由合作社负责组织生产,龙头企业负责农产品加工、品牌打造、市场开拓等,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既解决了合作社销售难、价格低的困局,又解决了企业产量问题,实现合作社、企业“双赢”。推动合作社与银行、物流公司合作,与阳山县邮政分公司签订深化农邮合作框架协议,为合作社提供农产品物流和信贷保险等服务。2021年7月以来,金融助理协调发放涉农贷款21128.46万元,有效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问题。三是探索“社+村”模式,助力农村农民双增收。积极引导村中经济能人领办合作社,采取“村社合一”模式,将合作社、村集体和农户等各方利益联结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建立“四统一“模式(统一管理、统一购购买生产资料、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销售),不仅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并改变村民“单打独斗”分散管理局面,共同推动富民兴村产业发展。阳山县共有村干部带头领办生产经营的合作社90家。如杨梅镇千亩梨花合作社集合全村的土地,打造水果采摘、梨花观赏、乡村民宿、乡村旅游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的千亩梨花休闲旅游特色产业基地。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