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怒批“以药补医”为“一棵树上的两个毒瘤之一”,并为取消“以药补医”列出时间表:今年先行在300个县试点推开,力争2013年在县级医院普遍推行,2015年在所有公立医院全面推开。(1月6日《新京报》)
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新农合医保改革、下调药价等,无不折射出政府的民生情怀和惠民之举。但遗憾的是,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等民生难题依旧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未能明确定位。
在公共服务的范畴中,最能体现公益性的当数医疗和教育,其职业既是体现圣洁博爱的“良心活”,也是人类不可须臾离开的公益事业,其劳动价值难以用具体数量和金钱去考评。改革开放之初,鉴于当时的国情国力,国家允许药品加成、鼓励医院创收,让医院去市场中遨游,其初衷应该是基于对破除大锅饭、调动积极性的考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观念的异化,医院的服务性、公益性逐步弱化,商业化、趋利性日益凸显,“以药补医”让医疗行为沦为纯粹的谋生手段和盈利营生,看病难、看病贵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以药补医”制度的衍生现象。因此,只有让医院远离功利,回归公益,才能为取消“以药补医”创造体制保障和职业环境。
取消“以药补医”之后的公立医院何以生存,医德立医、技术养医、财政补医当属选择之路。首先,人们诟病看病难、看病贵,不仅缘于制度的弊端,还有医德的扭曲。与人品决定产品同理,同样的医疗条件、同样的医技水平,在医德不同的医生手里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医疗效果。君不见,即使在“以药补医”的制度下,仍然不乏为患者着想的“1元医生”。
其次,人们心仪某个医院,很大程度上是冲着医院的知名度而来,而支撑这种知名度的无疑是具有精湛医技的专家队伍,取消“以药补医”之后的公立医院就应当靠技术“吃饭”。而实施按病种付费后,医院更应该致力于提高医疗技术、降低医疗成本。
此外,既为公益医院,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就成为顺理成章之事。只有以公共财政保障医生的合法收入和医院的正常发展,才能从源头上消除“以药补医”的驱动力。这也是政府为百姓购买医疗服务的公益性体现。
有了医改时间表,更要有矢志不渝的医改决心和具体可行的医改举措。人们期待着300个试点县的务实探索,期待着取消“以药补医”为百姓带来的医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