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程跟踪式”保障促项目“快落地”。着力破解要素制约,以攻坚思维破解难题,实行“全过程”“跟踪式”工作模式,加强重点项目土地要素保障。一是聚焦规划保障,确保超前服务。自然资源规划、发展改革、开发区、各乡镇(街道)联合规划,提前谋划选址、审查,编制《“两规”一致性处理方案》,累计共调整规划面积4903.26亩,涉及项目72个,其中省重点项目9个,市重点项目8个,基础设施、教育等民生项目55个。二是聚焦方案编制,做到应纳尽纳。超前谋划编制《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主动跟进审批工作,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第一时间获省政府批复,成为全省前十名、全市第一批获得批复的县区。2022年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共涉及26个片区,总面积2332.65亩,其中拟征收地块60个,涉及42个项目,做到了重点项目应纳尽纳。三是聚焦难点突破,抢抓建设进度。对报批各个环节实行全程跟踪,第一时间了解工作中存在的瑕疵及问题,对上级反馈问题,及时研判分析,修改补正,持续发力,瑞阳、京阳项目仅用1天时间完成征地公告相关材料并尽快获得批复,10月9日瑞阳项目报省自然资源厅备案,是全市第一个报省备案的工业类重点项目。四是聚焦主动服务,实现精准摘牌。用地指标保障后,狠抓土地出让服务,提前介入,提前准备,压缩土地出让时间。挂牌公告发布后,积极主动为项目单位做好服务,第一时间通知项目单位筹措资金,并在项目用地公开挂牌期间,及时查看保证金缴纳情况及报价情况,多次主动与项目单位联系,为瑞阳项目主动上门服务指导,确保依法依规完成土地竞拍。
二、“帮办代办式”服务让企业“零跑腿”。着力提升服务效能,为推动惠企政策落实落地,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建立“项目管家”服务制度,推出企业“帮办员”,真正让企业和企业家“零跑腿”。一是帮办赋能,服务品质更优。全面推行“企业动嘴、帮办跑腿”帮办代办服务机制,以“提前对接有温度,专业帮办有速度,跟踪全程有力度”为己任,全力打造“用信办”服务品牌。派出项目“帮办员”,组成“临时指挥部”,建立24小时微信联系制度,今年以来,共为81个项目办理事项408项,帮办代办率100%。二是专业定制,服务效能更快。深化“项目管家”服务制度,开展“审批干部联百企”活动,积极推行“定制服务”,组建74人“项目管家”队伍,对于办理程序复杂事项提供“定制服务”,印发《阳信县投资建设项目“全流程帮办代办”事项服务指南》,明确64个事项的申报材料、政策依据、适用情形、承诺时限等,通过微信公众号、电话咨询等公开服务承诺,为企业手续办理提速40%以上。三是宣传引导,服务水平更高。持续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惠企政策宣传推送,通过线上建立微信群,线下开展上门走访、发放《项目审批流程服务指南》、惠企政策服务卡等实现“线上宣传,线下联动”,提高企业惠企政策知晓率。今年以来,累计建立微信群81个,上门走访300家次,发放《项目审批流程服务指南》和惠企政策服务卡共1000份。
三、“并联模拟式”审批助项目“即开工”。着力创新工作机制,积极转变审批思路,创新审批模式,建立“并联审批”“模拟审批”服务模式,做到了证照办理拿地即批、无缝衔接、N证联发,实现了项目拿地即可开工。一是“单点式”变为“套餐制”。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定制“N证联发”套餐,采取提前介入、全程代办、容缺受理、告知承诺、限时办结等措施,在主要申请件齐全、符合承诺要求基础上,进行前置预审,有效提升审批服务资源有效化、高效化利用,大大压缩审批时限。二是“小协同”升级“大并联”。通过争创“省工改办‘揭榜挂帅’改革创新项目——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标准化试点县”的契机,探索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机制,将原先构建部门内部“小协同”,拓展为部门之间“大并联”。积极推行水电气暖信报装“四个一、三联合、二优化、一模式”的服务新机制,做到了“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并联审批”。截至目前,工改系统网上办理量1294件,并联审批办件1231件,并联率95.1%;水电气暖信联合报装服务61个项目,共计办理306个事项。三是“申请办”改为“模拟办”。对要件不齐全需依申请办理的项目实行“模拟审批”,印发《阳信县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模拟审批”实施方案(试行)》,特别是对未取得土地使用权但建设单位已明确的投资项目,在暂不具备法定审批条件的情况下,各审批部门提前进入模拟审批程序,当该项目取得土地并达到法定审批条件后,第一时间将模拟审批意见转化为正式审批。目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申请材料、办事环节和办理时限分别压减30%、25%和85%,有效缩短审批时限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