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对话王传亮: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该如何发力

发稿时间:2022-12-09 13:49:13
来源:澎湃新闻作者:记者 樊盛涛

  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高校则为创新提供人才。改革开放至今,中国高校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当前,中国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同时面临“科技脱钩”等不利外部因素,中国只能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路径。
 
  全球的激烈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竞争,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体制,又有哪些领域需要深化改革?围绕上述问题,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传亮。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王传亮
 
  王传亮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历史系,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央组织部组织局,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浙江嘉兴市委任职(挂职),并先后于2006年1月起担任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2016年3月起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丰富的工作经历,让王传亮对教育和人才培养有自己的理解。
 
  他认为,高校不仅要关注青年学子专业和知识的增长,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心态和价值观的养成,尤其是在工科院校,更需要将科技和人文相结合,培养对民族有情感认同的人,培养有能力、有本领,会创新敢实践的人。
 
  关于办学治校,他认为要秉持包容、开放、多样性。“我们中国文化强调多样性、包容性、开放性,这是我们的优秀传统。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经历过太多的磨难与艰辛,最后形成的文化必须允许多样性存在,是一个和而不同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教育现代化之根。中国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守正创新的过程,一方面要学习西方现代教育文明的主要成果,另外一方面要立足中华传统文化探究超越之路。”
 
  澎湃新闻: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您如何理解?
 
  王传亮:创新人才是中国升级为创新型强国的关键。我们首先是培养对党和国家及民族有情感认同的人。在实践中,形成一体化育人合力、一体化育人载体、一体化育人保障的立体场域,把人才培养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其次是培养勇于创新善于实践的人。信息科大聚焦首都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等高精尖产业需求,全面深化专业供给侧改革,在以信息特色改造传统工科专业,下大力气解决专业建设中的引领、支撑、融合、脱节问题。同时反思课堂建设、实践教学和对接行业需求中的不足,构建了以“夯实工程基础能力、提高专业与工程实践能力、形成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的培养路径,年均支持学生创新实践各类项目近1000项,促进信息类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建立了与产业行业合作更加紧密的人才培养机制,持续推动人才培养的社会化衔接。
 
  还有一点很重要,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的人。法国作家福楼拜说:“科学和艺术(人文)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相会。”意思是说科学与人文起点相同,最终的终点、最高点也是相通的。创新人才绝不仅仅是单向度的技能和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创新意识和精神。而这些与人的人文素养、艺术修养、审美取向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联系。科学精神鼓励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学术探索、科学研究中求真、求实。人文精神帮助大学生塑造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培养向善、向美的追求以及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感。我在舞蹈学院工作过10年多,又在信息科大工作7年,一个艺术院校,一个工科大学,这样的特殊人生经历,让我特别关注科学精神和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精神的内在关联,特别关注人文精神关照下的科技创新,特别关注人才培养中能力提升和价值塑造同步推进。
 
  全球化的今天,科学技术能够创造财富,能够增加对社会和人的掌控,但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精神的困境。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在人才培养中,在大力倡导科学精神的同时,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科学知识、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融合,努力建设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兼备的大学文化,培养关注学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正心、正念,才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从而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澎湃新闻: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三驾马车,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您有哪些认识和体会?
 
  王传亮: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三者有机联系密不可分,共同支撑塑造国家的创新发展和战略发展。而人才正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主体,当今世界各国的科技博弈、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人才是关键因素。
 
  高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智慧交流、观点碰撞、思想交锋频繁。要建设好人才队伍,必须承认人才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层次性。1993年,费孝通先生写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提出了认识和处理不同文明之间关系的一种理想,以及实现这一理想的手段。这是基于中华文明内在精神的话语表达。“君子和而不同”“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不相悖”。我们学习先贤,2016年学校党委明确提出要建设情感环境,倡导“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美人之美、成人之美”的价值取向,情感环境为师生的学术争鸣、教学科研、文化观点提供和谐宽松的氛围,唤起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的归属感和价值认同。这也是现代高校治理体系下的一个探索和尝试,也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碰撞结合在我校建设发展中的缩影。
 
  澎湃新闻:当前国际竞争异常激烈,中国正以“包容和开放”的方式应对“科技脱钩”等不利的外界因素,您认为有哪些原因?对教育有什么启发?
 
  王传亮:这恰恰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总体上我们是砥砺向前的。我还是愿意从中西方哲学方法和思维模式上寻找一些原因。西方的科学方法论是在实证和逻辑的支撑下,线性深入的一种方法,但是中国哲学方法倾向于从宏观的、核心的、立体的、动态的、综合的、精神的乃至情感等方面来把握事物,最容易从宏观上控制事物的边界,实现动态平衡,避免走极端;而线性深入的方法往往容易走向极致,且有可能走向极端。这种哲学方法的差异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基于这样的原因,5000年来,中华文化才能在不断扬弃与继承、融合与创新中进步和发展,中华文化才具有十分强大的韧性、张力和包容性。基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客观历史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是中国针对全球化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的一种价值倡议;也是对西方实现发展必有文明冲突、互相斗争的逻辑的否定,体现了中华文化自信、包容、宽广的胸怀。也说明了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一样不只是局部的区域的财富,更是世界的财富和人类的财富。
 
  说到对教育的启发,我要谈谈当前的教育评价改革。教育评价改革“破五唯”的深层次意义就在于:反对把人才培养和科学探索变得简单化、标准化和商品化,反对这种简单粗暴的工具理性和人为束缚,让教育回归本质,回归多方面和全过程评价,回归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这也说明,中国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守正创新的过程,一方面要学习西方文明先进的理念和模式,另外一方面要立足中华传统文化探究超越之路。这不是高等教育阶段能很好完成的事业,基础教育阶段更加重要。所以我在此呼吁,基础教育开始之前,可以有适当年限的塾学教育,基础教育的课堂上要有更多的国学经典篇章。小朋友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将来成长为有理想、有信念、有正确价值观、有诸多美德、充满正能量的人,会受益无穷。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