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周口市淮阳区:“五个一”推动西红柿产业发展打造乡村产业振兴“矩阵”

发稿时间:2022-11-17 11:24:37
来源:淮阳区委改革办

  近年来,周口市淮阳区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探索乡村振兴体制机制,立足“培育大产业、招引大企业、建设大基地、创建大品牌、融入大市场”的发展思路,以产业帮扶促进产业兴旺,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稳步增收,筑牢乡村振兴产业根基,走出了具有淮阳特色的西红柿产业发展之路,打造出乡村产业振兴“矩阵”。目前,西红柿融合示范园项目规划占地1020亩,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3亿元,是集数字农业、科技创新、产业示范、观光休闲、农耕体验、文化传承、研学培训、农业商贸等八大功能于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一、科学编制规划,选好一个产业。以周口市打造“中原菜都”为依托,以“立足周口、辐射中原、叫响全国”为目标,综合考虑资源、区位、文化等因素,选择周淮融合发展中心地带,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全面梳理项目库,借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重大战略机遇,筛选出符合淮阳发展实际的西红柿产业,与位于驻马店市的西红柿种植龙头企业河南鑫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完善、可持续的技术、产业、运营、经营体系,打造形成独具竞争力的西红柿特色产业示范区。

  二、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一套班子。成立淮阳区西红柿产业园项目建设指挥部,由区委书记任政委,区委副书记、区长任指挥长,区乡村振兴局、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金融服务中心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抽调实干能干优秀干部充实到指挥部,专班推进项目进度,全程督导项目建设,及时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保证施工质量,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目前,已召开专题会议26次,协调解决项目问题39个。

  三、加快基地开发,建成一个集群。按照“选定一个、建成一个、逐步推进”的原则,依据每个西红柿产业基地不超过1000亩的发展规划,以城关镇、冯塘乡、大连乡、王店乡等乡镇为重点,规划2023-2027年内建立种植基地7个以上,引导周边农户发展5000亩以上,以点穿线,形成西红柿产业链条;利用区位优势,以G106、S324、 S207国道省道沿线为重点,建立5个以上淮阳西红柿标准化示范基地,集采摘、观光、销售于一体,最终打造形成多点迸发的链条式、集群式发展模式。目前,刘振屯种植基地已移栽定植,10月份入市销售。

  四、建立双绑机制,实现一个目标。统筹整合涉农资金6000万元,建设日光温室112座确权到村,各村与龙头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将日光温室租赁给龙头企业经营,龙头企业每年按日光温室总投资的6%支付租金,实现村集体每年稳定收入5万元,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龙头企业流转农户土地, 每亩每年收入1200元。集体经济合作社(企业)借鉴龙头企业模式,龙头企业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保底价收购西红柿,带动周边群众发展优质西红柿产业。农户自主选择到种植基地务工或承包大棚,每年每棚保底收益分红4~6万元,让农户腰包鼓起来,实现机制双绑,村户企共赢目标。

  五、整合资源要素,创建一个品牌。依托资源禀赋、文化底蕴、区位优势,以西红柿产业为基础,建设涉农贸易平台、花卉交易中心和智慧农业物流中心,衍生以休闲体验为活力,农旅为抓手,打造成为集科技创新、数字农业、标准化示范、观光休闲、研学培训、农耕体验、文化传承、农业商贸等八大功能深度融合发展的产业品牌,持续做大做强西红柿产业,形成品牌号召力、影响力,全力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园区生态餐饮、研学体验、休闲采摘、农业商贸等综合年产值可达 6500万元。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