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们要如何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稳产保供?在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如何才能避免大规模返贫现象的发生?下一步,乡村振兴还要补足哪些短板?思客收集网友的两会问题,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解答。
网友“大美苍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这些举措的背后意味着什么?管住、管好耕地,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我们还要做些什么?
唐仁健(农业农村部部长):地是粮食生产之根之本。地之不存,粮将焉附?中国14亿人口,每天一张嘴,就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要满足如此庞大的消费需求,我们每年的粮棉油糖菜播种面积大概稳定在23-24亿亩,如果按1.3的复种指数倒推计算,耕地必须保持在18亿亩,这是底线,不能再低了。
辛贤(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落实“藏粮于地”就要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措施,以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而“藏粮于技”是要加快技术进步,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和应用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
郑风田(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粮食安全确实对我们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尤其是今年中央也出台了一系列非常好的政策,来激励农民种粮食。农民种粮有钱赚,国家粮食才安全。另外要通过保险让这些粮食主产区的三大主粮全覆盖,让农民种粮不再担心。
网友“静待花来”:去年,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对这一来之不易的重要成就,如何才能避免大规模返贫现象的发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如何有效衔接?
唐丽霞(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只有正确认识和理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差别,才能更好地调整组织架构、目标设置、路径选择、政策配套等,以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但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地方脱贫攻坚成果还比较脆弱,如脱贫标准不高,返贫风险大;政策干预作用强,市场机制作用弱,扶贫产业还未形成市场竞争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后续管理面临可持续困境以及如何实现扶贫资产的有效利用等,一些地方不仅要开始谋划乡村振兴,还要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张红宇(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两条道路,其一是产业脱贫,其二是就业脱贫。在脱贫效果较好的地区,都有比较稳定的产业。因此,要引导各地的小产业对接全国大市场,推动各类小产业做优做大做强,构建完备的产业链,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促进资源共享、成果共享、利益共享,让普通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就业可以解决贫困代际传递的问题。针对就业,一方面要引导脱贫群众正规就业,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就职,获取稳定的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引导脱贫群众通过个体经营,或从事家政护理、扶贫车间务工等灵活的方式就业。
网友“小仙女爱吃牛排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持续深化改革。下一步,乡村振兴还要补足哪些短板?
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数字经济是数字乡村的重要内容但也是乡村振兴最大的短板。数字经济头部企业快速发展主要依靠消费者无偿提供的个人数据打造了数据库,但在农业领域,这些数字经济的企业几乎都不掌握生产端数据,因为生产端在农业,它是跟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紧密结合的,无论它是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过程,以至于生产端的数据收集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新的技术手段。
赵皖平(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目前我国物流快递业存在总体供给不足、城乡结构分布不均、农村电商物流分散规模小等问题,阻碍了乡村产业和规模经济的发展。要加速农村电商与农村寄递物流业融合发展,依托各大涉农平台,通过拼单等各种创新模式做大订单,强化与农户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的衔接,双向发力打通农村物流“最初和最后一公里”,促进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唐丽霞(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乡村振兴目前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是人才不足,促进人才的双向互动也格外重要。一些政策更多聚焦于吸引人才返乡,而非人才下乡,从而限制了人才的范围,人才下乡还面临着政策和条件的双重约束。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如何吸引人才、如何留得住人才,改变乡村人才向城市单向流动的趋势,是非常关键的。目前,在一些地方开始探讨实施乡村CEO计划,即聘请专业人才来经营乡村集体资产,从而壮大村集体经济,这些尝试为解决乡村振兴面临的人才困境起到了探索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