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站位,更好把准改革方向。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之前,各条线上的改革工作稳步推进,但唯有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才从各条线中独立出来进而上升为全面深化改革。因此,对改革工作不能从工作对象的角度理解,而应当从工作方式的角度去理解,也就是说改革工作不是增加更多的改革任务,而是对以往的改革方式进行改进。这种改进最为显著的体现就是将改革工作更为集中地置于各级党委的直接领导之下,将党委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优势在改革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出来,从而避免产生部门主导的改革中产生的局部有效、整体无效的问题。例如,增加经费、编制、人员这类典型的局部有效、整体无效的解决方案在新的改革工作格局中就能得到有效避免。明确了这一点,改革工作者就要对全局工作有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对任何一项改革都既要能从专业的角度想深想细想实、又要能突破一时一事、一地一域的局限,站在全局和长远的高度去谋划推动,善于算总账、谋大事。
长短结合,更好完成改革谋划。改革谋划可以分为制定中长期的改革规划和短期的年度改革要点两项内容。制定改革规划有三个要诀,一是内容要全,要把中央部署的、本地需要的改革无一遗漏地全部纳入;二是眼光要长,要以未来五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为尺度,既立足当下,又面向未来,做好前瞻性谋划;三是分类要准,改革规划不仅要确定改革的内容,而且要确定推进的顺序,可按优先程度分为改革推进项目、改革调研项目、改革储备项目三种类型。改革推进项目具有最高优先级,改革调研项目次之,改革储备项目再次之。年度改革要点的制定,核心只有一个“准”字。年度改革要点直接来自改革规划中的改革推进项目,并根据每年所能完成的任务量对其进行精准分解。比如,改革规划中有一项推进项目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那么在年度改革要点中就可以将其拆分为“带量采购改革”“医护人员薪酬待遇改革”“乡镇卫生室改革”“急诊体制改革”等具体项目,并合理分配到每年的工作任务当中。如果初次分解之后仍然难以在一年完成,那么就进行二次细分、三次细分,直到能够完成为止。
厚植理论,更好制定改革政策。理论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理论是万万不能的。改革工作者除了读懂文件,更要掌握相关改革领域的基础理论。若只是埋头于文件堆中,疏远其中的理论,最终也就不能真正读懂文件,更不能真正制定出好的改革政策。这就比如,即使把刑法典背得滚瓜烂熟,但如果不懂得犯罪构成的“四要件”“三阶层”理论,也就不可能掌握如何定罪量刑。因此,改革工作者不仅要勇做实践的能手,也要努力成为理论的行家。
熟读历史,更好汲取改革经验。只有看清历史,才能看清现实、看清未来。改革工作者既要对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这样的全局性改革深入研究,又要立足本职岗位,精研相关的专门改革史。比如,推进税制改革,就有必要对唐朝的“两税法”、北宋的“方田均税法”、明朝的“一条鞭法”等一系列税制改革进行梳理。当然,学习改革史的重中之重还是改革开放史。既要学习其历史背景、主要内容等具体知识,更要深入把握其中蕴含的丰富治国理政智慧和历史经验。
萃取知识,更好建设改革队伍。改革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要做好改革工作就必须快速高效地掌握相应的知识和经验,要实现这点,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做好知识经验的萃取。具体来说,就是以每一项具体的工作为单位,把改革工作者关于这项具体工作的知识、经验萃取出来,用案例的方式将知识、经验与具体工作场景相结合,精心打磨成为独立包装、即插即用、可积累、可复制的知识经验模块,让个人隐形的经验显性化,让成功的经验得到复制与推广。
运用科技,更好促进改革落实。当今世界正处于从工业文明迈入数字文明的重要关口,数字技术正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尤其是在社会治理方面,“代码即法律”效应正在初步显现。比如,共享电动车将佩戴头盔设置成为电动车启动的前置程序,从技术上根本断绝了不戴头盔的可能,将佩戴头盔从法律法规中的纸面规定通过技术手段直接地、持续地变为现实。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对改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改革工作者绝不能把改革方案的出台视为工作的完成,而应当更加充分地运用技术手段,将一些改革文件所确定的规则转化为程序代码,以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方式实现决策、执行程序,在提高执行效率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人为的干预,运用科技武器打通改革落实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