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西部金融中心”路线图呼之欲出
《规划》提出,到2025年,西部金融中心初步建成,内陆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格局基本成型。到2035年,西部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巩固,内陆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显著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作用进一步凸显。
不难看出,这与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国家部委联合印发的《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相呼应。
“这份《规划》要放在整个国家战略的框架下讨论,跳出重庆去看。”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谈到,国家提出的“西部金融中心”给了重庆很大的潜力空间,重庆的这份《规划》,正是在国家战略背景下,思考重庆怎样更好发挥优势,根据自身特色来推动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规划》紧密结合重庆“十四五”时期“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壮大现代产业”“深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发展战略目标,明确聚焦“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通过构建“六个中心”、打造“六大体系”,实现以“加快打造西部金融中心”这一中心任务。
重庆社会科学院财政与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后王延伟表示,《规划》聚焦“西部金融中心”这一重要目标,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目标设定科学、建设路径清晰、保障措施有力,堪称新时期重庆金融发展的“行动纲领”。
重庆市两江学者、重庆大学教授蒲勇健表示,这份《规划》将国家战略落实、落细,结合地域特色,非常有针对性,对未来一段时间重庆金融业发展将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亮点——构建“六大中心”,打造鲜明特色
成渝共建的西部金融中心,主要特色在哪?
《规划》提出“六个中心”,即构建产业金融中心、贸易金融中心、绿色金融中心、科创金融中心、普惠金融中心、数字金融中心。
“《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都是结合重庆自身的产业特征以及国家战略对重庆的定位、赋予的功能来展开的,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和其他金融中心之间有很大的不同。”曾刚认为,相比上海、深圳、北京等地,重庆有很好的工业基础,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产业数字化等,有很多金融创新的空间,构建产业金融中心很有必要,也大有可为。
此外,重庆建设绿色金融中心也有自身基础。重庆有很丰富的生态资源,同时又是一个传统的工业城市。在传统工业企业制造业的绿色转型中,蕴藏着很多机遇。在减碳方面,重庆早已开始进行碳排放权交易尝试,未来还有很大拓展空间。
蒲勇健关注的则是贸易金融中心、科创金融中心和普惠金融中心,“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还有中欧班列(成渝)、国际陆海新通道等开放平台,国际贸易往来、跨境业务方面,均需要金融支持,建设贸易金融中心,是很有针对性的。”
此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当前,西部(重庆)科学城和西部(成都)科学城正大力引进一批知名院校、研究机构来建设研究院、办科技公司,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这些也需要金融支持。打造科创金融中心,汇聚更多科技金融、基金、银行等机构,通过更多金融手段,支持科技驱动的高质量发展。
蒲勇健还谈到,成渝地区有广袤的农村、大量中小城镇、大批中小企业等,需要普惠金融支持。“我认为从《规划》中可以看出,西部金融中心有两个侧重点,一个是高大上的高科技、高质量发展,另一个则是普惠、乡村振兴。我们需要两条腿走路,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更多以社会效益为重。这也是西部金融中心与其他金融中心不一样的地方。”蒲勇健说。
在王延伟看来,“绿色金融中心”与“科创金融中心”的提出,既是建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对发展绿色金融的客观要求,又是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大任务。“数字金融中心”与“普惠金融中心”的提出,既要求把握金融科技快速发展趋势,又鼓励金融机构丰富惠企惠民惠农资金业务,提高金融资源和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便利性和可持续性。
机遇——乡村振兴和城市建设将提档升级
《规划》的出炉,将为重庆金融业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
“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对重庆未来十到二十年的发展将起到‘加速器’的作用。”蒲勇健直言,《规划》落地后,将带来资金和人才的汇集,并带动重庆金融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城市建设的提档升级。比如江北嘴—解放碑—长嘉汇这个重庆金融核心区的发展就备受瞩目。普惠金融中心的推进,也会引导大量资金投向乡村,包括外资和民间资本,这会让重庆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实现新的跨越。
王延伟分析认为,未来重庆金融业发展能级将大大提升。《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培育法人金融机构、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规范发展地方金融组织等举措,这都将全面提升重庆“金融机构密度”。金融创新体系将成为重庆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规划》通过深化科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拓宽科创企业融资渠道、打造中国(西部)金融科技发展高地等措施,将全面增强重庆新引擎发展动力、全面提升重庆“金融活力”。此外,重庆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发展动力也将得到全面提升。
建言——打造区域金融市场,引进高层次金融人才
《规划》提出,重庆金融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金融业发展的能级还不够强,金融业开放水平还不够高,金融生态还需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手段还不够丰富等。
对此,专家们也提出了对策建议。
“重庆一个很大的短板是缺少全国性的金融市场布局,而北京、上海、深圳都有这样的金融市场。”曾刚认为,重庆可以积极探索建设区域金融市场,同时对现有金融市场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可以围绕已在尝试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思考与现有的国家统一市场进行连接和拓展。此外还可以结合RCEP、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等探索跨境金融资产交易市场。比如粤港澳大湾区有跨境理财、沪港通等机制。在私募基金管理产品方面,跨境市场的培育,可以推动金融开放,并夯实金融市场体系,增加投资者。
在提高金融业发展能级方面,王延伟建议,加快聚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各类总部金融机构。通过支持区域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壮大资本实力,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区域渗透能力;加快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提升直接融资水平,争取获得更多全国性金融业务资质。在打造规范透明的区域股权融资市场方面,建议对挂牌企业各类经营指标要求适度降低,要提高市场交易的包容性、基础性,扩大市场服务覆盖度,满足更多具有资质相对较弱的融资需求。加快区域金融市场和监管一体化,建议协调推进区域直接融资市场、金融现货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等生态体系建设,聚集各类资金、价格、数据、技术等要素自由流动,激发区域金融市场服务水平。
蒲勇健则提出,重庆要加快引进高层次金融人才。“重庆的人才缺口较大,这主要在于相应的引才政策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相比深圳、上海等地,支持力度不够大,吸引力不够。”他表示,要想吸引世界一流的人才,并不是单纯给钱、解决孩子读书、解决房子就够了,更重要的还是要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好的平台、营造良好生态,让人才来了之后,能够有发展空间,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