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头雁和主心骨,党建引领是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显著特征和最大优势。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里面明确提出,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全面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完善党建引领的社会参与制度。因此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的制度,以党建促自治、促法治、促德治、促智治、促防治、促队建,以高质量高效能基层党建引领和保障高水平基层社会治理。
一、坚持以党建促自治,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化
充分发挥基层各级各类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激发社会自治、自主、自律的力量,让群众身边的问题群众自己解决。这其中包括:要更加注重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要更加注重企事业单位的自我管理作用,引导其完善内部治理机构,民主管理制度、纠纷解决机制,防止单位内部问题外溢为社会不稳定因素;要更加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保障行业协会行使制定行业规章、约束恩成员行为、维护成员权益、处理行业纠纷等权力,让行业问题尽可能在行业内部得到有效解决;要更加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公益作用,加快培育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的社会组织,引导其更好地发挥公共职能;要更加注重发挥基层群众自组织的作用,加快推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机制引入社会治理领域,实现以众智解众忧、以众力破众困。
二、坚持以党建促法治,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
法治是现代社会治理的最优模式,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防控风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按照法律规定判断对错、辩明是非、厘清责任。
一是更加注重通过制度创新破解基层社会治理的难题,在人、地、物、事、组织、网络等要素管理上探索一针见效、一招制敌的关键性制度,发挥好制度在社会治理中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二是更加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法律手段实施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涉及到行政法、刑法等手段,改变过去社会治理过度行政化、刑法化,用民法能解决的社会矛盾问题,尽量就用民法手段解决,不要动不动就用行政法、刑法的手段。今年7月15日生效新的《行政处罚法》允许行政处罚权下放到乡镇街道,保证基层治理权责一致,可能也存在风险。法律界人士担心执法权下沉到乡镇街道之后,是不是会出现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甚至野蛮执法、暴力执法的问题。
三是更加注重运用好社会规范保障社会治理。要加强居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章、社会组织章程等社会规范建设,推动社会成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三、坚持以党建促德治,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人文化
德治是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的精髓,也是现代社会治理的要义。当前,随着社会变化加剧,节奏加快,压力加大,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坚持施德政、推德育、行德化,更加注重对社会成员的人文关怀、精神健康、心理疏导,帮助重点人员解决生活困难、解开思想疙瘩、解除心理疾患,提供从物质到精神全方位的关怀呵护。
一是立足于解难纾困。
二是立足于治心化性,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
三是立足崇德向善,健全社会、学校、家庭德育体系,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设。
四是立足移风易俗,充分挖掘本乡本土优秀文化元素,促进家风正、民风纯、社风净。
四、坚持以党建促智治,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
智治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鲜明标志,也是破解社会治理难题的重要法宝。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化后知为先知、化不知为可知、化不能为可能,推动防控风险、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一是加强基层治理数据集成共享。实施“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共建全国基层治理数据库,推动基层治理数据资源共享,根据需要向基层开放使用。
二是加快基层治理数据的深度应用,充分发挥大数据、千里眼、顺风耳、雷达站的作用,提高矛盾风险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推动构建预防性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传统的风险隐患排查靠人工摸排巡查,现在很多新风险是肉眼看不见、双手摸不到的,要在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社交平台上,利用大数据手段发现风险隐患苗头动向。
三是加快基层治理的智能科技研发,升级智能感知、智能采集、智能分析、智能预警、智能决策等技术,提高社会治理全要素、全过程、全链条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社会治理少人化乃至无人化的目标。社会治理智能化的最终目标就是如何以数字技术取代人海战术,而传统的基层社会治理基本上人海战术,到基层去调研,反映最多的问题是人手不足的问题。当前不少面向基层开发的智能系统都是属于弱人工智能,非但没有起到减负减人作用,显然不符合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五、坚持以党建促防治,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源头化
社会治理最高境界是防患于未然,治病于未病,预防性治理。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坚持把着力点放到前端治理、前端防控、前端处置,提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风险防范于源头、消解于未萌、化解于无形。
一是把好社会矛盾的风险预防关。特别是要把防控矛盾风险贯穿于政府规划、决策、监管全过程,防止因规划不科学、决策不合理、监管不到位而引发矛盾风险,做到防范在先。
二是把好社会矛盾风险监测关,健全社会矛盾风险预测预警体系,提高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做到发现在早。
三是把好社会矛盾风险化解关,完善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及时化解各类矛盾风险,做到解决在小。特别是要防止所有的矛盾纠纷都进入到法院。习近平总书记讲,我国国情决定了不能成为诉讼大国。我国14亿人口,大大小小都要打官司,必然不堪重负。他提出,要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的风险防控经验、多元化解的综合机制。
六、坚持以党建促队建,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专业化
基层社会治理队伍是一支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的大队伍,具有主辅结合、专兼结合、专群结合等特点。坚持以党建带队建,加快建设一支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基层社会治理队伍,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质量和声誉。
一是坚持专业化的方向,分类制定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指引,完善基层社会治理队伍教育培训体系,健全教、学、练、战一体化机制,提高基层社会治理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实战能力。
二是坚持职业化的方向,健全社会治理队伍的管理制度,创新完善职业准入、晋升发展、激励保障、免责容错等制度,让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者有奔头、有劲头、吸引高素质的人员加入到基层社会治理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