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彭森代表编纂委员会对顾问、特约编委和特约编辑在编纂工作中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中央有关单位、国务院各部委、各地改革办、地方发展改革委以及参与《年鉴》编纂的有关部门、团体积极的支持与配合,也感谢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等相关司局对改革年鉴工作的支持。彭森充分肯定了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年鉴》2020年的编纂工作,并分析了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改革形势。
彭森指出,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年鉴编委会和年鉴编辑部及时调整了工作安排和流程,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顺利按时保质出版了《年鉴》(2020卷)。除此之外,年鉴编委会2019年策划的两本专卷暨《中国改革年鉴——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专卷和《中国改革年鉴·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卷(一)》也在2020年顺利出版。《年鉴》2020年的工作并没有因为疫情影响而停滞,反而实现重要突破,交出了一份可喜的成绩单。《年鉴》作为我国唯一一部全面反映我国改革历程的大型年刊,要继续发挥好全面记录历史、为改革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作用。希望各参与编纂单位继续高度重视《年鉴》的编纂工作,共同把《年鉴》(2021卷)编纂好。
在谈及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改革形势时,彭森提出,2020年是风云变幻、极不平凡、充满了危机风险和挑战的一年,也是我们奋力拼搏、化危为机、重塑信心和希望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国家取得了三项涉及国运盛衰的重大战略性成果,我们成功应对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功应对了疫情和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经济下行;成功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中央先后做出了三方面涉及国家命运的重大决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年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市场化改革的重大文件。在看到“十三五”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格局正在深刻调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冲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彭森指出,开启中国改革的新征程,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必须坚持市场的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最核心的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贯彻始终、必须解决好的核心问题。必须在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其实质是真正突破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和创新。必须进一步创新改革推进方式。一是更加注重处理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的关系。二是更加注重处理好改革与开放的关系。三是更加注重处理好改革与法治的关系。
中国改革年鉴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司长徐善长在会上发言。徐善长指出,《中国改革年鉴》经过多年发展业已成为推动中国改革进程的标志性工程,也是落实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的生动体现,希望各参与年鉴编纂单位高度重视《年鉴》编纂工作,并对《年鉴》2021卷的编纂工作提出任务要求。
徐善长指出,改革本身就是一项政治工作。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正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要认清“东升西降”的大趋势,认清中美战略博弈大背景,认清全球治理大变革。要提高政治领悟力,深刻领会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义,深刻领会发展和安全的关系。要提高政治执行力,高质量完成党中央部署。要做到“六个做到”,做到政策通、开局好、发现问题解决准、改革全链条落实、建制度、评估考核实。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副主任荆超宣读了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30家2020年中国改革年鉴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及人民银行研究局牛慕鸿、黄珊等35位2020年优秀撰稿人名单。
中国改革年鉴编辑部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社长潘治宏作《中国改革年鉴》2020年编纂工作报告。中国改革年鉴编辑部副主任盖丽茜就《年鉴》(2021年卷)编纂纲要进行说明。
(撰稿单位:中国改革年鉴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