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务院批复在山东潍坊设立国家唯一的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开展引资、引智、引技,打造国际农业投资新规则的对接平台、农业对外合作政策集成试验平台,目的就是为我国农业开放提供先行先试的样板。潍坊农业农村工作具有改革、开放和创新的良好基因,多年来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外开放和农村改革等方面,探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和“寿光模式”。以此为基础,在山东潍坊开展一场以农业开放发展为主题的综合试验,探索破解制约农业开放发展问题的路径,是山东、潍坊承担的国家使命。深度参与这一综合试验必然会从理念、制度、产业、科技等方面,对潍坊、山东乃至全国带来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
面对经贸规则和产业优势之变,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加快国家农业综试区高质量发展,要根植“农”的领域,明确战略重点和重点举措,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农业发展经验。
一是加快形成与农业开放型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则、制度。中国农业对外开放从农产品、农业生产要素流动型开放,正在向贸易、投资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近几年,我国积极推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便利化,通关时间、成本较过去大幅度降低;同时,不断更新出台《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和《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扩大了农业资源领域、农产品细分市场和农业产业链收购、批发等环节的开放范畴和开放力度。但是,在农业领域全球多边经贸规则加速重构背景下,对标世界高水平自由贸易区的规则,形成农业开放型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制度还有不少提升空间,特别是一套与农业国际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相接轨的基本制度框架与行政管理体系仍需健全。根据国家农业综试区建设总体方案,综试区享有11项先行先试政策的优势,包含了行政审批、投融资监管、育种选种、知识产权保护等试点内容,各项试点已经全面启动,改革成果也初见成效。如从特定国家、特定企业、特定产品做起,潍坊建立起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模式,极大方便了综试区内企业的农产品出口。因此,加快国家农业综试区向更高质量发展,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经贸新规则,进一步对接上海自贸区、海南自贸港以及世界一流自贸区,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及时调整和完善综试区范围内的贸易规则、办事流程和行政管理制度,最大程度上消除贸易和投资方面的壁垒,提高制度的透明性、公平性和效率性。
二是全面开展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助推农业现代化。市场经济的本质和标志,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从2014年以来,我国逐步推进农产品市场化改革,引导农民和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目前已取得积极成效,同时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主要的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上也有不少突破。但是,制约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性问题还没解决,如生产要素从低质低效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还不畅通,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还不健全,微观经济主体活力不强,大宗农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倒挂幅度增大等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都与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有很大关系。当前,国家农业综试区正围绕上述难题采取试点改革措施,如土地要素方面建成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开展农村产权交易、深化开展农村宅基地改革,技术要素方面进行科研机构和专家成果转化收益改革,数据要素方面建设农业大数据中心等。所有这些试点正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都将深度推动全省、全国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因此,国家农业综试区要根据中央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等改革新要求,重点在农村宅基地、农民市民化、农村集体产权、要素市场建设等方面,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要素支撑。
三是培育和引进跨国农业企业,布局全球产业链。跨国农业企业是提升我国农业全球竞争力、资源配置力、市场控制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关键主体,关系着我国农业全球产业链的稳定性。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一批市场能力开拓强的外向型产业龙头企业,在境外农业投资、跨国农业经营等方面崭露头角,如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在哈萨克与中国两国间形成了粮油产品从种植到销售的跨国产业链。但是整体上看,我国仍就缺少与国际ABCD 四大跨国农业企业同台竞技的农业企业,绝大多数国内涉农跨国农业企业面临国际人才匮乏、境外经营管理经验缺乏、国内融资政策力度弱等问题,制约了农业“走出去”;另外,我国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逐年在增多,但是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不高,2018年不到1%(2016年为1.5%),农业“引进来”还有很大空间。凭借制度优势和优惠政策,国家农业综试区持续面向国内外头部企业,一方面引进先正达、正大等企业,为区域内农业企业转型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高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先进装备以及管理理念、商业模式和制度安排等;另一方面,着眼于为涉农投资企业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助力雷沃重工等区域内企业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积累了不少的先进经验。基于此,国家农业综试区应积极嵌入全球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形成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和对外开放平台,继续招引和培育龙头企业,在农业科研、农资研发、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销售等诸环节合理布点,长远谋划,助力中国形成全产业链的掌控能力。
四是注重科技创新,为农业提质增效赋能。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等已成为影响各国竞争的主要力量,其对农业农村的巨大变革作用也是空前的,这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弯道超车的机会。摆脱对我国传统农业劳动密集、效益低下、知识技术含量低的刻板印象,拓展和深化农业功能,需要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力量注入农业。国际上的丹麦食物园、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科技园等先进的农业类园区以及农业技术发达国家,无疑都最大化的实现了科技与农业的融合。目前,受制于人才、资金、基础设施和管理等因素,我国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和机器人等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大多数处于试验示范阶段,且以小部分主体的尝试为主;生物技术等也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要的优质农业品种还不够多。基于此,国家农业综试区,一方面正联合国家科研机构、综合性大学以及中央企业等,着力在潍坊建设国家级的农业创新体系,已谋划建设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中国(潍坊)食品科学与加工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在生物技术上谋求突破,从农业育种源头上加强创新。另一方面,广泛开展中荷、中以、中日和中韩等地方农业合作,大力推进智慧农业、无土农业、精准农业等新模式、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从农业生产领域上加强创新并扩大技术覆盖面。未来,国家农业综试区应坚持全球视野和国家高度,继续瞄准国际一流的科学、技术和产业,扩大与世界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个方面的积极作用,在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关键发展领域集聚人才、集结技术、集中产业,持续提升中国农业的效率、效能和效益。
(作者单位:潍坊市科学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