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创建“改革学”是新时代改革的必然要求

发稿时间:2020-09-02 14:08:26
作者:陈候胜

  内容摘要:人类的文明史是一部改革史。在漫长的改革历史长河中,有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改革,创造和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改革经验与教训,这需要我们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和提炼,创建一门科学系统的、具有普适性的改革学,用于指导当前和今后的改革实践。改革学的创建是培养改革人才的基础、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是推动改革事业科学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改革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关键词:改革学 改革含义 改革人才 深化改革 学科建制

  作 者:陈候胜,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员。 

  改革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步,并以独特的方式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夏朝,由原先部落联盟组织转变为国家的过程中,就对政权体系、军队、法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改革。若从此算起,改革也有四千多年历史。回顾中国的改革史,曾出现许多重大的改革,例如周公改制、管仲变法、商鞅变法、秦始皇改制、汉武帝改革、王莽改制、唐太宗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戊戌变法、改革开放等,无论这些改革成功还是失败,都有许多成功或失败的经验需要系统地总结和提炼,唯有这样,才能发现和揭示改革的内在规律,才能正确地认识改革在社会中的功能和地位,才能为当前和今后的改革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当今中国正处于历史性大改革时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探索改革、认识改革、推动改革已成为一种广泛的共识。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推动改革事业的科学持续发展,必然需要培养专业的改革人才。那么,如何培养改革人才呢,这是改革的根本性问题。而只有对古今中外的改革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总结和提炼,创建科学系统的、具有普适性的改革理论,将改革理论学科化,才能实现专业化、规模化、持续化地培养改革人才,才能为改革事业的科学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为了适应新时代改革的要求,为了科学谋划改革事业的长远发展,创建科学系统的、具有普适性的改革学,已是势在必行。

  一、什么是改革学

  什么是改革学?这首先要从“什么是改革”说起。我国最古老的哲学奇书《易经》中的“易”就具有变更、革新之意,《易经》全文贯穿变革、创新的精神,如里面所记载: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其意是说事物处于穷尽局面须变革,变革后才会通达,通达才能长久;它强调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重视事物的更新和上进,主张的就是要积极改革。

  改革一词出处较远,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下令作战时改华夏传统长裙长袖服装为胡人紧凑短衣长裤,因为胡人服饰多为动物毛发皮革所制,故而有“改革”一词,意为变革,革新。在我国古代,多本古籍曾对“改革”作了记载,如《后汉书》:“覆试之作,将以澄洗清浊,覆实虚滥,不宜改革。”《梁书·武帝纪下》:“百官俸禄,本有定数,前代以来,皆多评准,顷者因循,未遑改革。”《元典章·户部三·分析》:“自开剏以来,其汉人等别无定制,以致相争词讼纷扰如此,若依旧例卒难改革”,等。由此可见,在几千年前,古人已对改革有了深刻地认识。

  对于改革的含义,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但我们可以通过改革的一些主要表象和特征去探究改革的含义。一是改革是由人主导下推动的一项社会活动,而参与这项社会活动的人基本是以组织的形式展现的(组织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如大学、企业、政府机关等都被认为是组织,它们都具有三个共同的特征:人员、明确的目标和精细的结构);二是改革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解决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科学、落后的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1],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又特别强调思维和方法的科学性、系统性;三是这项社会活动的目的是促进事物更加科学完善、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综合以上对改革表象和特征的分析,因此,笔者将改革的含义定义为:改革是指是组织科学系统地改变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不科学、落后的部分(问题),使之更加科学完善、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社会活动。

  改革作为一项社会活动,因此,研究改革的学问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改革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改革活动,主要内容是研究改革活动中的理念、方法、措施等,从中提炼和形成具有规律性的改革理论,主要目的是探究出规律性的改革理论指导当前和今后的改革实践。当前对改革学还没有权威的解释,综合其研究对象、内容和目的,笔者将改革学定义为:改革学是研究改革活动、探究和运用改革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改革学不仅告诉人们什么是改革、改革的规律是什么、如何科学系统的进行改革,还鼓励人们积极投身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解决改革活动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为什么要创建改革学

  创建改革学是研究和解决改革中的现实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各项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但还有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比如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问题,还需要不断的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2]。当前许多改革作为一项“崭新事业”,既无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成功的模式可以模仿,而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与改革开放初期也有所不同。改革开放初期“河”相对较浅,能够摸到“石头”,过“河”也不会出大事,但现在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若再靠浅表层的“摸着石头过河”思维去“深水区”啃“硬骨头”,必将付出更昂贵的改革成本,承担更高的改革风险。因此,需要通过创建改革学来服务改革,在理论上对改革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加以研究和总结,并做出系统的提炼,用科学系统的改革理论指导各项事业的改革不断深化。

  创建改革学是为改革实践提供理论指导,预测改革未来的需要。列宁曾说:“没有革命的理论也就不可能有革命的运动。”[3]江泽民也指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强烈呼吁着理论,寻找理论的支持,期待着理论的指导。”[4]可见,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和基础,而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实践。改革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动态过程,在这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了许多问题、困难,这就需要理论上的超前指导。可惜的是,我国虽然有几千年的改革史,但改革理论研究远落后于改革实践,需要解决的许多现实问题缺少理论的超前指导,因此,迫切需要创建改革学,研究改革实践中共性的规律,并形成具有超前性、预测性的理论,为今后改革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创建改革学是培养改革人才,推进改革事业持续发展的需要。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组织要快速发展壮大,就必须通过不断改革,不断完善自我。随着我国实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各项事业的改革不断深化,而人才作为组织的第一资源,只有培养一批专业化的改革人才,才能为组织的改革提供强大且持久的动力。培养改革人才,必然须要科学系统的、具有普适性的改革理论为基础,因此,只有通过创建改革学,总结历史的改革经验成果,形成科学系统的、具有普适性的改革理论,并通过推广,使更多人学习掌握到改革理论知识,成长为改革领域的专才,才能使组织在未来的改革浪潮中真正立于不败之地,持续推进改革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如何创建改革学

  近年来,我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学术研究和创新意识不断增强,相应的新学科层出不穷,如电子商务学、生态经济学、法律社会学等。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专家学者也积极呼吁创建改革学,如原民进中央副主席邓伟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加宁、中国体改研究会副会长石小敏等专家学者曾通过撰文、发表讲话等方式呼吁改革学的创建。提出一门新学科概念虽然不难,但真正创建起一门新学科并不容易。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从内在建制来看,成熟学科要求有成熟的理论体系和较成熟的、得到公认的学科范式;从外在建制来看,学科成立的标准则表现为有专门的学会,独立的研究院所,单设的大学的学院、学系,专门的刊物和出版机构,图书馆中的专设图书序号等。”[5]费孝通提出评估成熟学科的两大标准,一是学科领域系统理论的建构,属于“内在建制”;二是社会存在和社会影响的构建,属于“外在建制”。改革学作为一门正在探索和创建的新学科,显然不能按照成熟学科的标准来衡量,特别是“外在建制”许多标准尚不具备。但经过长期的探索、积累和准备,从“内在建制”来看,创建改革学理论体系已经具备了充分的条件和基础。

  创建系统严整的改革学理论体系的条件已经十分成熟,其主要体现在改革文献资料和改革研究队伍已经具备并且充分。在改革文献资料方面,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有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改革实践,而这些改革实践被不同时期的学者们多方位、多角度记录和研究,形成了丰富的改革文献资料,尤其是40年的改革开放,对改革实践的记录、研究更加的丰富生动,成为了改革学构建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在改革研究队伍方面,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便成为中国发展进步的主旋律,经历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大部分中国人对改革有着深刻生动的认识和理解,目前全国各地都有一批研究改革的专家学者,也成立有相关的社会组织,例如我国著名改革智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截止2019年底,共有会员422名[6],其中就有不少改革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丰富的改革研究队伍是创建改革学最重要的保证。

  当前,我国各领域的改革都遇到了许多现实问题,而对这些改革问题的探究正是推动改革学理论构建最直接的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作为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宝贵经验,由此可见,解决当前的改革问题,是一种深层次、系统性的探究,而在探究的过程中进而形成系统严谨的改革理论体系。

  可以说,这是大改革时代,也是创建改革学最好的时机。创建改革学不仅弥补了几千年改革史却没有改革学的遗憾,更是为当前和今后的改革实践提供科学系统的改革理论指导,在改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我们充分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改革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在全面深化改革大势的推动下,还有丰富的改革文献资料和优秀的改革研究队伍,只要更多人行动起来,创建改革学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求是》,2013年第22期。

  [2] 《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辩证法: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思想》,《人民论坛》,2013年第24期。

  [3] 《我们的纲领》,《列宁全集》第4卷,第187页。

  [4]《改革学的建构及对象论》,《哈尔滨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

  [5] 《怎么创建一门新学科?》,《新闻爱好者》,2016年第2期。

  [6]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员情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2019年第5期。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