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用通俗理论读物讲好中国之治

发稿时间:2020-08-25 12:58:03
来源:人民网作者:樊 鹏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辟中国之治的新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深深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

  我们的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特别是面向广大干部群众的通俗理论读物出版,要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优势长处讲清楚,把中国之治的“可靠”和“管用”讲清楚,也必须紧密结合中国自身的历史文化,结合新中国成立7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结合新时代新形势,通过历史、当下和未来三个经验之维,回答好中国制度故事的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样。

  所谓为什么,重点在讲好为什么中国之治是植根中国国情的制度体系。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总的历史任务在实践中一以贯之,那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但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有具体任务上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就现阶段而言,我们既有经济社会转型、动能转换的任务,又有稳就业、促发展的任务;既有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任务,又有大城市治理、环境保护的任务。多层次、多领域的发展目标凸显中国国家治理的复杂性。通俗理论读物要想把中国之治讲透,就要在“中国国情”四个字上做文章,讲透中国之治是如何适应中国国情、中国国情如何需要这套制度体系,讲透中国之治在什么意义、在哪些领域承担怎样的复杂任务,它又是如何完成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发展任务的。把中国国情讲述好,就是对中国之治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最好呈现。

  所谓是什么,重点在讲好支撑中国之治的好制度究竟是什么,把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优越性和制度优越性,变成老百姓可感可知,全社会可以明确坚持、巩固和宣传的具体内容。通俗理论读物要围绕这些好制度来讲故事,通过案例分析这些好制度在具体的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工程、环境保护等方面是怎么展示其优势的,让群众明白这些好制度的提出是有经验依据的,它们确确实实在实践中行之有效,展示了茁壮生命力。尤其要把讲述重点放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以来,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得以推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成效显著,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通俗理论读物应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撷取党和国家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重点难点,围绕取得的关键性成就,展示制度风采、制度优势和制度效能。用经验说话,用事实说话,用群众的感受说话。

  所谓怎么样,指的是围绕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任务新形势、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热点,帮助人们更好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下一步怎么走。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是“行百里者半九十”,一方面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些都意味着现阶段国家面临很多重要任务和挑战,改革还有硬骨头要啃,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刚需还亟待满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一些具体领域还有风险要化解。怎样在坚持和巩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创新,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对此,通俗理论读物除了着眼于伟大实践、成功实践之外,还应重点关注新任务新挑战,呈现中国治理探索的前瞻性和创新性。比如,保障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政策,如何上升到成熟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再如,党中央提出更加重视运用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水平,这些新兴技术领域机遇和风险并存,如何既能妥善运用又能有效监督?通俗理论读物正是要及时把制度新探索新经验总结出来,帮助读者更好认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讲好中国之治的故事还要讲好中国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世界政治文明互鉴中的意义。中国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立足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制度体系,但在解决人口大国的工业化使命,解决一系列相互冲突的社会发展目标方面,对其他国家具有政治文明的借鉴意义。通俗理论读物在立足中国政治文明自身特点基础上,应进一步彰显中国制度体系更广泛的意义。中国提出来的共建共治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先进理念,用什么方式来落实,对其他国家有何启发意义,这些话题为世界所瞩目,也必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深远影响。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