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为历史文脉留下时代印记

发稿时间:2020-05-15 13:49:04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李建斌

  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更具有世界意义。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冈石窟考察时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精心守护传承历史文脉

  建成1500多年,如今的云冈石窟犹如一座佛教石窟艺术宝库,59000多尊佛像仍熠熠生辉。但历经千年岁月洗礼的云冈石窟还是因经久露天、自然山水渗入等原因,风化剥蚀严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文化部门即设置专门保护机构,让石窟文物得以妥善保护。1961年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国家科委即将石窟保护项目列入十年科研规划之中,石窟的修缮保护也分批次开始进行。

  之后几十年中,几代文物保护工作者始终没有停止对这一问题的探究。1990年的“云冈石窟风化治理规划”专家论证会上提出云冈石窟风化治理工程必须采取改善环境、窟顶防渗和恢复保护性窟檐三方面综合治理,同时也拉开了“云冈石窟风化治理工程”的序幕。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煤都”大同市,它所处的十里河下游地区曾是煤矿聚集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距离石窟仅350米的“一○九”国道云冈段车流量与日俱增,仅运煤车平均每天即达16000余辆。运煤车带来的二次扬尘落在石佛上,加速了大佛的风化。为了使石佛免受煤灰污染,1992年经过对五个设计方案的反复筛选,当地政府将从石窟前经过的运煤专线改为从石窟后绕行26公里,并将原有公路开辟为云冈旅游专线。

  2009年云冈大景区建设全面展开:拆建周边一镇六村;新建游客中心、昙曜广场、礼佛大道、帝后礼佛群雕、灵岩寺、云冈博物馆、演艺中心、食货街、云冈石窟研究院等17处建筑,总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十里河云冈段河坝加固储水……一系列动作,让云冈新景区面积较原来扩大十倍,使云冈石窟真正成为一个旅游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厚、服务设施齐全的大型景区。

  外部环境整治只是云冈石窟保护的一部分,真正核心的保护是对文物本身的修复保护。“五华洞”是云冈石窟第9至13窟的俗称,因清代重施彩绘,异常华丽而得名。多年来,由于受雨水冲蚀、阳光辐射和粉尘污染等影响,“五华洞”列柱剥落,壁画酥碱脱落,是云冈石窟病害最严重和集中的区域。2012年6月一举解除了困扰其多年的严重“病情”。如今再到云冈,游客不仅能近距离观赏洞窟内“乘象菩萨”“飞天托莲”等造像,更因修复后设置的灯光、观赏角度而显得更加精美。

  保护没有终点,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前行。2018年11月5日,云冈石窟研究院发起的中国石窟寺保护科技创新联盟正式成立,将联合国内相关机构和企业,强化学术研究和交流,共同为攻克石窟寺保护难题提供相应的人才及技术支持。2019年7月15日,成立山西省石质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要职责任务是对山西境内的石质文物进行病害监测与研究,开展石质文物保护新材料、新技术研究。

  数字化工程延续文明星火

  高肉髻,面相方圆,双耳垂肩,广额丰颐,高鼻深目,面容饱满圆润……云冈石窟第20窟大佛是游客必到的打卡点,主佛高13.7米,人站在下面只能欣赏到大概轮廓,很多细节无法看清楚。而如今,在云冈石窟博物馆内却可以近距离欣赏到原比例复制的佛头,让人不得不感慨3D技术的神奇。

  复制的佛头高5米,宽3.7米,共有82块模型体。通过3D打印机与高精度文物三维数据,完美还原文物本体细节,相对传统的雕刻、雕塑技艺更加准确地体现了文物本体的结构特征,从文物本体上做到了文物原貌还原,又因为可拆装、可移动,实现了可到全国各地展示。

  让文物活起来。面对这流传千年的美景,该如何更好地进行保护和开发?云冈石窟探索出了一条数字化研究、保护、开发利用之路。从2003年起,云冈石窟研究院与多家科研院校合作,开始尝试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

  十几年的摸索,他们在石窟数字化工程等多项科研项目中取得了重大成果: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生成洞窟中各个方向的剖面图,使洞窟得以多角度展示,为云冈石窟建起了三维的“数字档案”。

  “这和景区看到的简直一模一样,太神奇了!快,帮我跟佛像合个影。”游人不禁感叹。

  云冈石窟研究院还利用3D打印技术成功复制石窟原型。打印出的第13窟七立佛造像在第八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上赢得满堂喝彩。50余天时间,十多台3D打印机,让参观者不仅能看到完整的石窟形制、精美逼真的造像,甚至连石窟历经千年风化的痕迹都清晰可见。

  在高清三维数据的支持下,云冈石窟研究院还打造了一套基于VR眼镜的沉浸式石窟体验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支持最多15人,同步在云冈石窟第18窟的虚拟场景中进行漫游,游客还可乘坐虚拟的莲花升至空中,欣赏石窟高处的艺术细节。

  今年4月24日,全新改版的全景漫游云冈石窟景区正式上线,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了游客线上游览的需求。与前一版本相比,石窟区新增20窟前空中雪景、第2窟、碧霞洞等内容,上线大小窟龛20处,景区景观6处。让游客足不出户就能够跨时空跨地域感受到云冈石窟的每一个景点、每一尊雕像。

  延伸阅读

  “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这样描述云冈的美景。如今,隔河站在对面山头远眺武周山麓的云冈石窟,视野之内全是绿色,大佛掩映其中。“山堂水殿”“林渊锦镜”的美景仿佛又重现眼前。

  云冈石窟始建于1500多年前,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位于山西省大同市4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十里河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大小窟龛254个,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万余尊,是中外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佛教艺术与石刻艺术相融合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云冈石窟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

  “云冈石窟与我国诸多石窟比较,最具西来样式,胡风胡韵最为浓郁,后期营造的石窟又引领了中华佛教艺术本土化、世俗化、民族化的新风尚,这在中华艺术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介绍说,云冈石窟59000多尊造像中,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厘米,形态、神采都很动人。有些石佛,透过他们薄薄的罗纱可见其优美身段;有些飞天、乐伎明显地流露出波斯的色彩。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