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总结党领导人民在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原则,第一次全面系统概括了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深刻揭示了党领导人民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深层奥秘,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能、为什么行、为什么好的历史之问。
彰显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最大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在诸多特色、优势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这种领导地位,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由于党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中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确立的,因而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真诚拥戴。在制度安排上,党的领导贯穿体现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各个方面。实践深刻表明,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是同一历史过程的辩证统一体,两者相互依存,须臾不可分割。新中国70多年的奋斗历程深刻表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持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全党、团结人民,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显著优势的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这鲜明回答了领导核心、旗帜、道路、方向等制度体系中最根本问题,在制度层面把党、国家、社会主义事业有机统一起来,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内在联系,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
彰显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属性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坚持社会主义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必然要求。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制保障。显著优势的第二条明确,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第三条明确,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深刻阐明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关系,表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彰显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性质,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发展什么样的民主政治、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重大问题,明确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根本遵循。
彰显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治理效能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从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从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亿万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以主人翁的姿态,满怀豪情地投身社会主义事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创造性地发展完善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生产力迅猛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历史充分证明,以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国家制度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显著优势的第四、第五、第六条强调,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蕴含着新中国70多年来国家治理的丰富历史内涵和宝贵经验,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促进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制度密码。
彰显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动力支撑和活力之源
改革创新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破除阻碍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史。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优势,深刻揭示了改革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重要动力支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色。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是治国理政的根本性资源。衡量一种国家制度是否具有优势,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它能否广纳群贤,用制度机制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起来,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组织制度和人才战略上的特点,从制度机制上揭示了社会主义事业始终保持蓬勃活力的奥秘。
彰显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价值观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根据我国传统、现实国情和长期治理经验,创造性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创造了不同于历史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治理模式。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寄托着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凝结着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深刻反映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彰显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保障和根本利益所在
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要有坚强有力的保障,必须坚决捍卫国家根本利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关系我军性质和宗旨、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坚持党指挥枪,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有力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显著优势,阐明了人民军队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彰显了人民军队的立军之本和建军之魂。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显著优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反映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的显著优势,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对人类命运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
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涵盖了内政外交国防、治国治党治军等各个领域,它总结历史,回答现实,指明未来,既是对过去国家治理经验的科学总结,也阐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为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供了基本依据,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充分自信。坚持和发挥好显著优势,必须坚定制度自信,保持政治定力,牢牢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同时,这些显著优势不是机械的、静止的,而是一个开放发展的系统。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适应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要求,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不断丰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达到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