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争夺战是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最终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政治格局。无论是在小说还是在正史中,它都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又引人思考的场景;不少今天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如三顾茅庐、舌战群儒、大意失荆州、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也发生在这一阶段。同时,它还给后人留下了一些值得思索的地方
东吴借出荆州“臭棋”还是“好棋”?
借荆州,是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象征,也是两家最终刀兵相见的导火索。孰是孰非,依然难有定论。
要厘清这一问题,得从事件的始作俑者鲁肃谈起。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鲁肃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忠厚、诚实的长者,老是被周瑜、诸葛亮戏弄和利用。尤其是在借荆州一事上,上了诸葛亮的当,铸下大错。这当然是小说家之言。
历史上的鲁肃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为孙吴定鼎江东作出卓越贡献。把荆州借给刘备,的确是鲁肃的建议,对此孙权也一直耿耿于怀。他在评价鲁肃一生功过时,亦直言不讳地说:“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
可是,鲁肃为什么要劝孙权借荆州给刘备呢?鲁肃是很看重荆州的。在与孙权初次见面时,他就提出控制荆州以鼎足江东、夺取天下的建议:“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这一见解,同诸葛亮提出的 “三分天下”构想,可谓不谋而合,而且更为实际,堪称东吴版“隆中对”,由此可见鲁肃的战略眼光。更为重要的是,在之后辅佐孙权的过程中,他坚定不移地将这一战略构想付诸实践。
建安十三年,刘表病故,曹操挥师南下,刘表之子刘琮投降,曹操不战而得荆州,刘备败退至当阳。一旦刘备被曹操消灭,东吴将面临独自对抗曹操的局面,而在荆州被曹操占领的情况下,东吴的形势将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鲁肃以吊丧为名,前往当阳长坂坡同刘备会面,提出了联合抗曹的建议,并同诸葛亮一起到柴桑面见孙权,商议联合抗敌之事。
此时,东吴内部对抗曹之事意见不一。长史张昭等认为,双方实力悬殊,长江天险也已失去,只有迎降曹操。但鲁肃力排众议,劝说孙权下定决心联刘抗曹。孙权听从他的建议,命周瑜为统帅,鲁肃为赞军校尉,联合刘备,共同抵御曹操。最终,赤壁一战,大败曹军。
赤壁之战后,刘备夺得武陵、长沙、桂阳和零陵四郡,北岸的南郡、江夏等地则被孙权夺取。孙权将荆州牧的头衔让出,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从而形成分治荆州的局面。但是,刘备认为四郡之地太少,“不足以容其众”。于是,到东吴都城京口去见孙权,要求将整个荆州的土地都“借”给自己。
周瑜、吕范等人劝孙权趁机扣留刘备。周瑜说:“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但鲁肃认为,不仅不能扣留刘备,而且应当答应刘备的请求。
从长远来看,周瑜、吕范等人的建议是对的。但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孙权在东西两面同曹操作战互有胜负,如果此时扣留刘备,又将独自面对曹操的压力。因此,孙权最终还是听从了鲁肃的建议,将荆州借给刘备。据说,曹操听到这个消息后,震惊得笔都掉在了地上。
关羽担任守将“败笔”还是“妙招”?
鲁肃建议把荆州借给刘备,是从战略角度来考虑的。荆州是东吴的上游,只有控制荆州,才能保证东吴的安全。当时,刘备的力量还很弱小,不足以构成威胁;刘备只有依靠孙刘联盟才能抵御曹操;曹操固然强大,但荆州对曹操而言具有地理上的优势。因此,把荆州借给刘备,等于替东吴设置了一道“防火墙”。
刘备当然也清楚自身的处境,因此在荆州站稳脚跟后,又发兵西进,夺取益州,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孙权得知情况后,便派诸葛亮之兄诸葛瑾去索取荆州。谁知,刘备竟然说要等夺取凉州后再归还,实际上是想赖账不还了。这么做,既要冒着孙刘联盟解散的风险,而且道义上也先输了一招。
在这种情况下,要守住荆州,不仅靠军事力量,更要靠政治谋略。由此,荆州守将的人选就非常重要。可是,刘备派驻荆州的守将,恰恰是骁勇善战却又刚愎自用的关羽。对于这一安排,王夫之在《读通鉴论》明确指出是一招败笔。
果然,孙权见刘备拒不归还荆州,便派人去接收长沙、零陵和桂阳三郡,但来人都被关羽赶走。孙权大怒,命吕蒙带兵二万夺取了三郡,并派鲁肃带万余人驻守益阳抵御关羽。刘备闻讯,命关羽带兵夺回三郡。
在此千钧一发之际,鲁肃为避免孙刘联盟的彻底破裂,邀请关羽会面,并提出各自将兵马布置在百步以外,自己与关羽单刀赴会。鲁肃部下怕出变故,劝他不要轻蹈险地,但鲁肃毅然赴会。会上,鲁肃指责刘备背信弃义:“今已借手于西州矣,又欲翦并荆州之土,斯盖凡夫所不忍行,而况整领人物之主乎?”关羽哑口无言。
就在此时,刘备听说曹操准备进攻汉中,担心益州有失,不得不向孙权求和。最终,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刘备。孙刘两家重修盟好,暂时化解了危局。
蜀汉失去荆州“大意”还是“必然”?
“大意失荆州”是一句耳熟能详的成语,说的就是关羽因轻敌而失荆州之事。加上《三国演义》的渲染,似乎成了一件板上钉钉的事。然而,关羽失荆州,真的仅仅是因为“大意”吗?
从战略格局来看,关羽北伐曹魏,本来是一步好棋。诸葛亮《隆中对》给出的战略方针,核心其实是这样一段话:“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前一部分的战略目标,随着在益州政权的稳固,可以说是基本实现了。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夺取汉中,自立为汉中王。不久,关羽率荆州之兵北伐,攻打樊城,水淹七军,大败曹军,“自许(昌)以南,往往遥应羽,羽威震华夏”,曹操甚至打算迁都以避其锋芒。可见,关羽北伐是符合并实践《隆中对》的战略构想。
从战术角度来看,关羽北伐的时机选择也是正确的。当时,曹魏正陷于东西两面作战的困境中。经过一年多的战争,汉中为刘备所取,大将夏侯渊被杀,可以说是曹操遭遇的一个重大挫败;东面,东吴在合肥一带牵制了曹魏兵力;而在内部,京兆尹金祎伙同耿纪、吉本等人图谋叛乱,宛城守将侯音也起兵造反。可以说,曹魏驻守荆州的部队,此时是军心极为不稳的。此外,对于谙熟水战的荆州兵而言,夏秋之际南方涨水,更有利于作战。
对于这些问题,曹魏的官员也看出来了。当时,为防范东吴,曹魏在淮南一带部署了许多人马。但扬州刺史温恢认为,此间虽有贼,然不足忧。今水潦方生,关羽骁猾,正恐有变耳。
然而,关羽的北伐,不仅最终失败了,还丢掉了荆州,使得蜀汉困于益州一隅,无力再向外发展。这个责任,恐怕首先应当由刘备来承担。按照《隆中对》的构想,刘备应该“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及时策应关羽。
但令人不解的是,在这段时间里,曹操从汉中回到长安,又从长安赶到洛阳,甚至还打算亲自去救援樊城,最后还是派出了大将徐晃带兵前往,自己在洛阳坐镇。反观刘备,既没有出兵策应,也没有发兵救援,甚至在孙权愿意“讨羽自效”、偷袭荆州的计划泄露时,刘备还是没有采取措施,坐视关羽在曹吴两家的联合攻击之下败亡。因此,后人对刘备提出了不少质疑。
从关羽自身的策略来看,兵力不足加上两面树敌,是导致失败的一个直接原因。刘备驻守荆州的军队本来就不多,诸葛亮入川时又带走张飞、赵云等大部人马,留下的不过区区数万人。之所以能够取得水淹七军的胜利,同借助水势有很大的关系。对于这一点,曹操的部属蒋济看得很清楚。他对曹操说:“于禁等为水所没,非战攻之失。”
进一步来看,关羽能俘获于禁的数万人马,却无法攻破曹仁仅率几千人驻守的樊城,足见其兵力有弱点。等到徐晃所率的援军一到,关羽直接连败几阵,不得不撤围退兵。
当然,真正给关羽致命一击的还是东吴。事实上,东吴内部在如何对待关羽的问题上,是有不同意见的。鲁肃从联刘抗曹的大局出发,认为应当安抚关羽;吕蒙则从东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建议孙权消灭关羽、夺回荆州。
本来,孙权还想靠同关羽联姻的方式拉拢对方,可关羽刚愎自用,不仅予以拒绝,甚至恶言侮辱孙权,逼得孙权采纳吕蒙的建议,趁关羽攻打樊城之际偷袭荆州。
这一消息在东吴出兵之前,就已被曹操故意泄露了。在此情形下,关羽军心不稳,很快被徐晃击败;留守荆州后方的麋芳、傅士仁也因不满关羽的轻侮,直接开城投降,从而导致关羽退路被断,不得不败走麦城,最终遭到擒杀。
可见,关羽失荆州,实际上是外部环境以及蜀汉集团自身失误而造成的。当然,“大意失荆州”还是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总结的地方,同样也有一些悬案需要破解。比如,为什么如此重大的决策,作为军师的诸葛亮竟然没有参与,亦始终未发一言?诸葛亮入川之后,一直到失去荆州,史书关于他的记载仅仅是“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兵足食”一句话,这又暗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