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共产党如何抓住土地和粮食这个“命门”

发稿时间:2020-03-13 16:22:56
来源:人民论坛网作者:吕高安

     春耕在即,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要在严格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全力组织春耕生产,确保不误农时,保障夏粮丰收。

  从2019年12月21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到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尤其是近期防控疫情取得重大进展时刻,习总书记对春耕生产做出重要指示。充分说明,党中央将“三农”工作置于重中之重。

  抚今追昔,结合“中国之治”和湖南省情,作家吕高安撰写成“农耕文明与国家治理”纵横谈上、中、下3篇。我们特地编发三篇,以期对发展“三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弘扬农耕文明精神,在思想上、理论上乃至行动上有所裨益。

  将土地和粮食的主题贯穿始终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少仁人志士,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真理,但都归于失败。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千条万条,观潮君以为要加一条:百年党史渗透着农耕文明精神。

  早期的共产党人,展开工人运动、农民运动两翼闹革命。在刘少奇、李立三发动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邓中夏、苏兆征发动省港工人大罢工时,毛泽东、彭湃、方志敏等紧紧盯住农村。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他们出身农村,敬重农民,熟悉“三农”,乡土情深。并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是农业立国的国度,农民是中国的基本群众,农民起义是改朝换代、推进历史前进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为此,共产党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发动农民拿起镰刀、锄头,与地主剥削阶级做斗争。

  1926年6月,毛泽东在农讲所,从人口、生产、革命力量、战争关系等维度,阐明“中国国民革命是农民革命”。1927年初,毛泽东深入家乡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作田间调查,综合分析、撰写了彪炳千秋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可以说,中国革命是以农耕文明为底线思维,抓住了土地和粮食这个命门。

  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严重受挫以后,党领导武装转移农村,“做革命的山大王”。井冈山、湘鄂西、鄂豫皖、湘鄂赣、陕北、海陆丰等农村根据地相继诞生。打土豪、分田地、种粮食,建立乡村苏维埃。根据地设银行印钞票,设市场搞活贸易,设工厂造枪炮、手工艺品……活跃农村经济,保障军队后勤供应,抵挡了一次又一次反革命“围剿”。

  党领导的抗战,同样依托敌后根据地。鬼子进村,烧房屋、占土地、抢牲口、奸妇女,杀人放火,对农耕社会、对农耕文明进行毁灭性摧残。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抵抗,中华大地到处涌现“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感人场景。

  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独轮车推出来的。

  解放战争,同样以根据地、以农耕文明作支撑。比如淮海战役。刘邓、陈粟60万军队,之所以打垮国民党80万精锐武装,粮食后勤工作立下汗马功劳。我方日需军粮395万斤,而江淮区、黄泛区,连年水旱蝗兵,粮食供应紧张,怎么办?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三农”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队伍,深入乡村,与群众打成一片,宣传淮海战役伟大意义;动员老百姓出人出粮,拥军支前;制定公平公正、负担合理的政策,有效开展粮食征购、借租、交通运输工作。

  于是,以“沂蒙六姐妹”为代表的100万乡亲,出生入死,积极筹粮草、运弹药、摊煎饼、做军鞋、当向导、护理伤员,保证了战争需要。正如陈毅所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可以说,中国革命胜利,基本上是农村根据地托举起来的。共产党人在从小到大,以弱胜强、夺取政权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发扬了应天顺时、脚踏实地、勇毅笃行、百折不挠的农耕文明精神,以及农耕文明的巨大张力。战争年代成熟的群众工作,为解放后农村治理、当下的乡村振兴进行了有效探索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毛泽东以土地改革为突破口,开启国家治理序幕;以农耕文明推进工业文明;以脚踏实地、奋力开拓、向死而生的农耕文明精神,推进“两弹一星”国防建设。邓小平从安徽小岗村受到启发,制定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解放土地、保障粮食、活跃农村经济入手,开中国改革开放之先河,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耕文明思想,贯穿了改革开放全过程。

  许多时候,共产党是按季节性时令性部署工作,又用脚踏实地、抓铁有痕的农耕精神,一步一步抓落实。比如,岁末年初,中央两个会议都会如期召开。一是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2004年至2019年连续十六年,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随即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新年“中央一号文件”,可见对“三农”工作之重视。二是召开中纪委全会,部署反腐败斗争,防止借拜年访友,请客送礼,行贿受贿。

  51年前,习近平下放陕北黄土高原,7年摸爬滚打,练就农业十八般武艺,犁田耕种、擀面条、蒸团子、腌酸菜等活儿,现在还熟络。在梁家河村,习近平率领村民建成陕西省首个“沼气池”,办铁业社、代销点、缝纫社、磨坊、知青井;在河北正定,习近平牵头处理土地树林纠纷,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包干到户责任制,在两河滩以林还林、使荒滩变宝滩;在塔儿庄设计生态立体农业。

  习近平与老百姓在一起。

  在厦门,习近平创造性提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到田间地头,挖渠抽水,抗旱保苗,抢插晚稻。在宁德,习近平徒步下乡现场办公,深入接访,扶贫帮困,从事党建。在浙江,习近平当场拍板开工省道改造工程,支持余村关停污染环境的矿山,倡导生态旅游,借景生财……习近平深深践履农耕文明,掌握了最底层的国情民情,为治国理政打下坚实基础。

  如今,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是以农耕文明为底色,吸收先进文明成果,进行民族复兴的“中国之治”。

  习近平总书记时刻牵挂脱贫攻坚战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十八大以来,中央一号文件陆续提出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等。

  为了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2018年9月23日上午,湘西永顺县松柏镇福建村,土家族“晒龙谷”活动在这里举行。

  十九大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期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2018年起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

  2019年12月20日至21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脱贫质量、小康成色,要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短板,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执政党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年年都有新措施。这既是“中国之治”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对农耕文明的发扬光大。

  精准扶贫是对农耕文明的发扬光大

  随着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古人类定居生活的发展,人类进入农耕文明,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人们顺天应命,守望田园,辛勤劳作,实现了第一次生产力的飞跃。

  然而,工业文明的到来,这种男耕女织,分工简单,自给自足,不重商品交换的农耕文明,往往被贴上保守落后的标签。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认识到农耕文明的价值,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及对这一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为新时代发扬光大农耕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实践蓝本。

  精准扶贫是以农村为主战场,向绝对贫困发起挑战,定时定量定标,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伟大战役。作为“精准扶贫”的首倡地,十八洞村以惊天动地的变化,为湖南、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也为农耕文明的发扬光大开辟了正确途径。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同村干部和村民座谈。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十八洞村是湘西典型的苗寨,有大自然赐予的优美风景,有适合种植养殖的土壤……虽然解放后村民当家作主,但是依然没能斗垮贫困闭塞。在习近平总书记首倡“精准扶贫”之后,十八洞村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十八洞村美景。

  农谚说:”吃不穷,穿不穷,没有划算一世穷。”2013年11月3日,日理万机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堪称“超级农人”“三农专家”的总书记,从乡亲们朴素、实诚、浑浊的眼神里,看出他们的迷茫,对于脱贫致富怎么着手,缺乏精准判断;对于长远发展更是缺乏深谋远虑。“主要是来看望乡亲们,同大家一起商量脱贫致富奔小康之策。”在土坪里,总书记搬条凳子,与村民们围坐一起,听取乡亲们的意见,启发引导大家,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并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十六字方针。

  十八洞村村民笑了。

  按照总书记的思路,地方政府组织老百姓,将十八洞村的“家底”进行再“盘算”。精准识别贫困户,精准找“病灶”,挖“病根”,有的放矢治“穷病”。利用“小张家界”的山水发展旅游业;利用山地条件种植猕猴桃,养殖牛羊;“激活”传统的苗绣手艺。同时,精准改善基础设施,陆续启动“五改”(改厕、改水、改圈、改厨、改路)。

  在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中,一些保守落后的农耕思维得到变革。比如,许多村民习惯于单打独斗,不习惯于力量聚合;习惯于墨守成规、自由散漫,不习惯于推广良种、科学管理。这些“顽疾”,在成立猕猴桃产业合作社时得到克服。

  2019年12月29日,十八洞村村民展示产业收益分红。

  再比如,中老年苗民,习惯于“刨地寻食”的生存方式;年轻人习惯外出打打工、赚点苦力钱。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促使十八洞村村民与社会、与时代紧密“接轨”,文化素质逐渐提高,经营开发、商品贸易观念逐渐树立,思想境界、精神面貌发生巨变。

  如今,在十八洞村,苗家乐餐饮、住宿生意火爆,价廉物美;土特产品、手工业品摊点密布,买卖公平。村民人人都是勤劳致富、脱贫攻坚能手,个个都是宣传精准扶贫好政策、宣传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宣传员“。

  习近平总书记选择考察十八洞村,既寻常又不同寻常。寻常,是指总书记关心百姓冷暖,心系人民群众的公仆情怀,几十年如一日;不寻常,是指总书记在十八洞村首倡“精准扶贫”,实践证明,这是发扬光大农耕文明的一个科学论断,十八洞村因而成为中国脱贫攻坚的“地标”。

  “三沟两岔穷旮旯,红薯玉米苞谷粑。要想吃餐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这首老民谣中唱的情形,在十八洞村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代之而起的,是宽敞平坦的路面,传统整洁的民居,热闹繁忙的农家乐;是银行邮局、书屋诗社、歌舞剧院等公共设施。连老太太老大爷,都人手一台手机,随意点微信刷视频听音乐,与南来北往的游客交流交易娴熟得很。

  精准扶贫,不仅让十八洞村脱贫致富,苗歌苗舞苗绣苗文化,从内容到形式也得以更好保护、传承和弘扬;推广良种、科学管理,使水稻、玉米、猕猴桃等传统种养技术得到改进。更重要的是,农民在精神上也逐渐脱离了贫困,具备了现代文明的思维。

  几千年来,农耕文明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但是,由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重农抑商,交流方式、思维方式偏执狭窄,导致农耕技术、农业技术发展缓慢,社会价值体系中,抱残守缺、墨守成规占有一定分量。

  十八洞村发生的变化,是以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农耕文明为底色,进行一次重大变革的结果。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使许多像十八洞村村民一样的农民开阔眼界、从善如流,大量吸收现代文明,思想观念、精神境界、农耕技术、致富本领得到极大提高,农耕文明得以发扬光大,呈现出新的姿态,焕发出新的活力。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