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古代人才教育观中的“德”

发稿时间:2020-01-03 14:23:28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黄峰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中“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和“自我完善”等人才教育理念,对今天的干部培养和成长都具有积极意义。

  以德为先。中国传统文化格外强调道德和伦理。儒家经典著作《大学》开篇就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周易》里也讲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认为“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提出,“恃德者昌,恃力者亡”。这些思想深刻地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政治。在古代传统社会,官员的政治标准,首先应是道德上的贤人,然后才是政治上的执政者,即所谓“修身而不能及治者有矣,未有不自己而能及民者”。《左传》中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把官员的道德修养排在了第一位。在这种文化影响下,中国古代正统的知识分子大多希望通过居官从政这一途径来济世益民,把从政实践中为圣为贤作为人生的至高目的。在今天的干部教育培养中,我们仍然要强调“德”的重要性,要把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党员干部成为新时期道德上的楷模,进而来推动全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

  德才兼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立“德”在先的同时,也突出了“才”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早在尧舜禹时代,我国就有了“选贤、用能”的传统。推举有德之舜继任尧就是很好的明证。汉代著名儒学大家董仲舒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受教育者“必仁且智”,并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他认为,人的内在道德修养是根本,但必须德才兼备,二者不可或缺,否则就不完美。孟子强调:“不信仁贤,则国空虚。”韩非亦力主用贤,强调发挥个人的“才能”,其曰:“官贤者量其能,赋禄者称其功。”宋代著名改革家王安石曾提出:“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这说明王安石更是注重“选贤任能”,认为选拔有德行、有才能的人,才是治理国家、进行社会改革的头等大事。当前,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对培养干部的“才能”要求更加突出,党员干部只有努力提高治国理政的本领,真正做到“德才兼备”,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

  道德完善。孔子讲“德不孤、必有邻”,张衡言“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从古至今,中国就是一个崇尚道德、遵守道德的国家,道德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道德的完善又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是一个极其漫长不断自我修炼的过程,需要通过持续的修身、慎独、克己才能达成。修身是道德完善的基本功,它甚至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慎独,指的是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依靠内在的道德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荀子认为慎独是实现至高道德目标的载体,他说:“君子至德,嘿然而喻,未施而亲,不怒而威。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也。”慎独是官员道德践行的重要方法,也是检验官员道德修养成效的标准之一。克己。指的就是要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克制自己的私欲。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事实上,克己也是官员进行修身的起点和前提,缺乏个人的自我严格要求,修身也就无从谈起。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历来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推崇,这份求学做人的追求值得后世千古传诵。相对于古人,作为当今社会建设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党员干部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做一个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做一个理想信念坚定,努力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