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走向城市生活的美丽乡村

发稿时间:2019-12-03 15:28:38
来源:梅河口市委改革办

  “十三五”以来,经过大规模的投入建设,梅河口市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设、农村建设等各方面走在了全省乃至东北地区的前列,每年都有大量的域外地区来我市考察学习。我市的建设成果及经验得到了充分肯定,长春市委提出“远学杭州、近学梅河口”,通化市委提出“远学台州、近学梅河口”的口号,这更加激励我们做好各项工作。为了更好地把我市的乡村振兴战略贯彻好,推动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我们就如何做好“百村示范”工程,进行了深入总结,并就下步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百村示范”工程的主要做法

  (一)牢记初心使命,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打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既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是坚持绿色发展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重要批示精神”的具体体现。

  1.高位推动,凝聚全市上下的意志和力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市委书记王爱明指出,“以农村人居环境为总抓手,全力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第一场硬仗,努力让梅河口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不断满足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制定《梅河口市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通过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现场会、乡镇片会等形式,凝聚全市各部门力量,形成了上下一心、合力攻坚的浓厚氛围。

  2.上下联动,实行“四级书记”抓落实责任制,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稳步推进。按照“点、线、面”布局,选择了103个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越,村班子强、村民建设意愿强的村作为“百村示范”创建对象重点打造。制定了“四级书记”抓落实责任制度,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市领导直接抓,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村书记、村主任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

  (二)聚焦关键环节,把改变农民生产生活习惯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开展“百村示范”工程,核心是做到“八个字”,拆违、治乱、建新、造景。

  1.破立结合,拆除有碍观瞻的建筑和违规建筑,打造标准化村落。按照“统一拆乱、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领导”的“五统一”要求,重点做好“园子、院子、屋子、脑子”文章。全市已累计完成6826户拆乱治违工作,共拆除危旧仓房1725个、畜禽圈舍2278个、破旧玉米楼2026个、破旧厕所1431个。新建垃圾箱2152个、边沟2.5万延长米,打造微景观168个,新建仓房棚厦2239个、玉米楼551个,铺设甬路4.9万延长米,硬化庭院76万平方米,“美丽庭院·干净人家”星级户达到80%以上。

  2.改树结合,推进垃圾、污水、厕所、能源、柴草“五大革命”,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从农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着手,推进“五大革命”:开展“垃圾革命”。按照“一体化、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要求,配置户分类垃圾桶7万个,村收集点2000个,乡镇垃圾中转站38座、转运车390辆,引导农民对可降解垃圾建设降解池堆肥处理。开展“污水革命”。启动山城镇、海龙镇、红梅镇3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面落实河长制、库长制,集中整治河道4次,清理垃圾4万多立方米。开展“厕所革命”。重点推进城郊区、水源保护区、主要流域和示范村改厕和粪污处理,累计建成生物化水冲厕所1万户。开展“能源革命”。投资1.65亿元推广秸秆固化燃料项目,在全市19个乡镇24个村先行试点,免费为农户提供和安装炊事炉3000台,在山城镇、曙光镇、牛心顶镇设立了3个秸秆颗粒加工厂,采用3吨秸秆置换1吨颗粒的办法解决农户燃料问题。开展“柴草垛革命”。全面开展柴草垛搬迁会战,全市19个乡镇建设柴草垛堆放点987处,农村6万垛柴草垛整体搬迁、集中堆放。

  (三)强化督查考核,把制度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为了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成果,市委、市政府坚持“建管并举”、“赏罚结合”的原则,建立农村环境管理长效机制。

  1.赏罚结合,整合建立多元投入机制,保障“百村示范”工程取得实效。一是制定“以奖代补”政策。在农村围栏建设工程中,按照市乡农民出资4:4:2的比例,市财政累计出资1680万元;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按照先进村每村奖补10万元标准,市财政累计出资1210万元;在实施“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中,市财政累计出资4000万元用于以奖代补。二是统筹政策资金。整合省级新农村重点村奖补、农业综合开发、水利移民、土地整理、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补贴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打捆使用。三是汇集各类包保资金。深入开展“百个部门包百村、百家企业带百村、百名干部驻百村”活动,通过与行政村结对共建,三年来,累计落实帮扶资金3628万元,其中部门1420万元,企业948万元,乡贤630万元。四是加强督查考核。全市共列支奖补资金7000万元,对表现好的村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考核结果作为乡镇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权重占35%;对创建积极性不高,创建进度滞后的,实行退出机制。

  2.建管结合,完善常态化管理机制,确保“百村示范”成果得到巩固。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明确创建标准,制定了《“百村示范”工程创建方案》及《考核细则》。二是建立“三个一”工作制度。实行一月一例会、一月一排名、一月一点评的“三个一”工作制度。市农业农村局、市督查办等部门,按照不确定具体时间、不确定考核人员、不通知被考核乡镇的“三不”原则,通过不定期暗访、乡镇交叉互检等方式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去年,市财政分别拿出50万元和100万元绩效奖,对全年考核评为一类的6个乡镇额外给予80万元的奖励资金。三是建立常态化保洁机制。制定了《乡村保洁人员管理办法》,全市303个村建立327支1104人的乡村两级保洁队伍,配备保洁车辆1029辆。实行定时、定岗、定责,统一车辆、统一工具、统一服装的“三定三统一”标准全天候作业。

  二、“百村示范”工程的启示与不足

  看着建设完成的示范村村庄秀美、庭院整洁,我们深深感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是城市,还要有美丽的新农村。梅河口市“百村示范”工程创建的成果,正是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缩影。为了加快东北振兴,推进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省委、省政府定期召开双周调度会,全面了解掌握各地的建设发展情况,梅河口市的创建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在7月份的双周调度会上,梅河口向全省展示《“百村示范”工作纪实宣传片》;在全省人居环境整治会议上,我市作了典型发言。省内外各地78批次、3900多人次的考察团,陆续到梅河口参观学习“百村示范”工程建设。通过调查我们深深感到,全市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百村示范”工程创建探索形成了一些可供借鉴的启示:

  一是牢牢把握中央、省委的政策精髓,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的顶层设计,我们的工作就有章可循,农民群众就能得实惠。实践证明,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百村示范”创建工程符合中央、省委的要求,符合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生态宜居的梅河口实际,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支持,成为全市上下的自觉行动。

  二是紧紧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哪个乡镇、哪个村充分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哪个乡镇、哪个村的创建工作就做的快、做的好,且能得到有效的维护,巩固好创建的成果。

  三是时时解放思想、及时总结经验,探索形成符合实际、指导工作的制度,我们的工作就能水到渠成、成绩斐然。实践证明,我们探索建立的“五统一”的工作总要求,“书记抓书记”、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制,以及一月一例会、一月一排名、一月一点评“三个一”工作制度,激发了各乡镇干事创业的动力,在互检中找不足、在排名中找差距、在点评中谋超越,思维方式、工作作风、落实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把压力变成了动力,推动“百村示范”工作取得成效。

  四是处处展现城乡统筹、融合发展的新局面,乡村振兴得到有效实践,我们的工作就能给农民群众带来获得感、幸福感。实践证明,“百村示范”创建工程实施以来,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实现了垃圾统一收集、统一运转、统一处理,让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环境的变化、生活质量的提升。

  五是事事体现民俗、民情、民风,深入挖掘特色、美化家园,我们的工作就达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目的。实践证明,环境改善了,民风、民俗、民情充分展示了,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就发展起来了。外出的人口也会逐渐回流,这是“乡愁”的引力。比如,小杨乡古城村多年在广东东莞生活的朝鲜族老李,年已七旬,原本不想回乡生活,看到家乡的变化,可以相互照顾的童年伙伴,打算明年重新装修“老宅”回乡生活。

  在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过程中,我们的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百村示范”创建,走在了全省前列。面对率先发展、先行先试的使命任务,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所面临的困难和不足:彻底改变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还任重道远。虽然经过大面积的建设和投入,我市的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走在了全省乃至东北前列,但与江浙等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与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要求还不能相匹配,各项工作还需努力和加强。“百村示范”创建工程开展得还不平衡。个别村屯建设理念不够新、推进工作的着法不够多,工作的力度不够大,村容村貌变化幅度不够明显,乡镇与乡镇、村与村、屯与屯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部分干部群众重视程度还不够。个别乡镇干部、村屯干部对示范村建设存在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工作进度慢,缺少改进工作的办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还有差距。部分示范村农户庭院还不规整,缺少统一的标准;室内卫生环境还有待加强,物品摆放凌乱;庭院各类设施摆放还不规范,生产区与生活区划分不清;一些“空心房”无人管理,院落破败、杂草丛生。部分村屯提升效果还不明显。部分基础条件好的标兵村,自认为已经达标了,相比别的村已经很好了,改造提升的愿望不强烈,提升幅度不大,庭院、村容村貌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推进“百村示范”工程的意见建议

  按照巴音朝鲁书记要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主要抓手,科学谋划、组织实施好“百村引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建设,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的要求,梅河口市把改善人居环境,实施“百村示范”工程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

  1.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习近平指出“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就要一茬一茬接着干”。各乡镇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按照“五统一”的总要求,围绕拆违、治乱、建新、造景“八字方针”,实现“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风景”,农村“干净、整洁、美丽、幸福”的目标。一是规划先行。当前要结合各村实际制定详细的整治规划:明确村容村貌建设标准,庭院设施摆放标准,屋内物品摆放、卫生标准,做到:村内道路宽敞整洁、边沟齐整畅通、行道树品种大小统一,院墙整齐划一,庭院门楼样式、颜色统一,院内道路、栅栏统一标准,院内设施规范有序。二是强化整治。以农村垃圾治理为突破口,引导农民使用垃圾分类桶,在园田地内建设垃圾降解池,让农村逐渐形成不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生产垃圾降解还田的新风尚。

  2.坚持一个目标抓到底。任何一个决策、一项部署,坚持一抓到底、一以贯之,就能落在实处、取得实效。市委、市政府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把全市303个村全部达到示范村标准,主要目的是实现全市农村村容村貌、精神文明双改观、双变化、双丰收。我们要用“钉钉子精神”,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实现农村环境、居家卫生与乡风文明、乡村文化均衡发展、良性互动。一是坚持党委领导。落实“四级书记”抓落实责任制度,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村书记、村主任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二是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各乡镇要积极邀请农民参与到各项创建活动中,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意识,提升农民群众的存在感、责任感,真正感受到党委政府实施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感受到环境整治带来的新变化、新感触,使拆除违建、清除垃圾、规范乱堆乱放成为自觉行动。三是坚持全程督办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健全督办机制,及时解决各乡镇在创建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保证抓一项成一项、干一件成一件。

  3.坚持一个组合建到底。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关键要打好组合拳。一是洁化、硬化、亮化、绿化、美化的组合。抓好村庄、庭院、居家的环境卫生保洁,采取多种形式加快村屯道路硬化,有条件的村要积极安装路灯。同时,加快植树造绿进程,不断美化环境。二是庭院、道路、边沟、挡墙、节点的组合。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工作;按照标准要求加快道路、边沟、挡墙建设,村屯节点要打造精品点位、景观。三是改厕和治污的组合。加快农村厕所改造。各乡镇要有计划、有步骤、分批分期开展改厕工作。加快污染治理,常态化落实好河长制责任。各村屯要合理规划牛、羊、猪等大户的养殖圈舍,做到远离村屯,鸡鸭鹅等禽类实行圈养。

  4.坚持一套机制用到底。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百村示范”工程的效果。一要建立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在市财政列支的基础上,积极争取项目支持一点、一事一议筹集一点、废旧利用节省一点、社会各界捐助一点等途径筹措资金,形成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的投入机制,尤其是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要让群众参与进来,避免出现政府大包大揽、村民观望看戏的现象发生。二要完善保障机制。各乡镇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完善配套的管护制度,有效维护巩固“百村示范”建设成果。三要严格奖惩机制。市“百村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在细化考核办法的基础上,严格执行考核标准,严禁出现人情考核、利益输送等情况,通过考核真正把工作成绩好的先进乡镇、建设效果好的优秀示范村,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重奖;对不合格的创建村坚决执行退出机制,追缴已下拨的启动资金。

  5.坚持一个机构管到底。加强创建资金管理使用。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围绕资金筹集使用,明确领导小组、市财政局的职责任务,做到预算一个盘子、收入一个笼子、支出一个口子,实现“小钱大用”,确保各项资金真正用在“百村示范”工程上,彻底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一是发挥“管”的作用。市乡两级“百村示范”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合理调配资金、严格管理使用资金,确保各项资金都用在刀刃上。二是发挥“筹”的作用。市财政要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和各种涉农发展资金,打捆使用、统一调拨,实现有限资金集中办大事。

  6.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是强化考核评价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考评细则,不断提升创建标准,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舒适度。二是强化综合评价。坚持市领导牵头、部门联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坚持一把尺子、一个标准、一个口径,公平公正考评。三是强化自我检视。各乡镇要以考核细则为标准,自行组织示范村创建自查,发现问题、不足,结合实际进行整改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走在前面,实现示范村村容村貌的更大变化。

  7.坚持一个满意做到底。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实施“百村示范”工程,最重要的是要看老百姓满意不满意。各乡镇要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最大化,合理规划、高标准建设,最后赢得老百姓的满意。一要群众普遍得益受惠。注意尊重民意,让老百姓在村屯环境整治中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整治提高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二要推动工作创新。把“百村示范”创建工程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强化政策创新和工作创新,在改善村屯环境的同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更好地发挥环境整治的综合效益。三要倡导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继续推进垃圾、污水、厕所等“五大革命”,不断提高村民维护环境的自觉性,不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