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总体把握
一是服务发展大局。聚焦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心任务,加大对青年人才、博士后人才、技能人才、创客人才、山东籍人才、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力度,加快打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之城。
二是立足国内一流。按照人才工作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坚持一流定位,将政策点与深圳、杭州等先进地区对照分析,找差距、补短板,力争每条政策有较强的创新性、突破性,确保国内领先。
三是注重传承创新。立足“人才新政30条”“高校20条”,突出全市人才政策的系统性、连贯性。同时,聚焦人才发展趋势变化及人才需求变化,进行优化升级,突破创新,促进人才政策集中发力,效应叠加。
四是力求务实管用。坚持问题导向,明确解决路径及措施,打好政策“组合拳”,确保措施准、见效快,可操作、好落地。
二、政策主要亮点
一是着眼于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优化升级泉城人才工程体系,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人才集聚计划。1. 实施“博士后英才”集聚计划。把博士后站点资助范围从市属单位扩大到驻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央属、省属单位博士后站,其入站博士后纳入我市博士后生活补贴资助范围。2. 实施“梧桐树”青年英才集聚计划。实施五年百万大学生来济工程。支持驻济高校采取“核实认定、不限名额”的方式引进全球TOP200高校博士,给予每人每月1500元生活和租房补贴。实施“泉城奖学金”计划,每年遴选高校优秀学生进行奖励。实施“大学生追梦济南行动”,每年遴选500名国内外知名高校学生来济开展1个月的实训实践。3. 实施“金蓝领工匠”集聚计划。全职引进或本土培养的世界技能大赛金牌获得者、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全国技术能手。对成功创建世界技能大赛、国家级和省级技能竞赛集训基地的,给予奖励。开展市级技能人才创新成果评选和职业技能创新大赛,对获奖选手给予奖励。4.实施“创客之都”人才集聚计划。支持区县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知名公司等,建设创新楼宇、创业街区、众创空间,为在校或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提供低成本或免费创业工位。实施“创客精英”工程,遴选一批优秀创客项目。5.实施“四海菁英”集聚计划。遴选一批海外留学人员初创企业,给予资金扶持。全球TOP200海外高校毕业的留学回国人员,在济就业创业的,按照留学年限,给予留学补贴。实施“新动能工程师引进计划”,5年内从市外引进1000名以上的工程师、工业设计师等一线技术人才。实施“泉城学者”建设工程,给予10万元生活补贴及最高100万元的项目经费资助。
二是着眼于引才用才的开放创新,全方位完善创新创业支撑体系,积极推出开放聚才新举措。1.建立“选择济南”发布机制。将发展机遇项目化、指标化、清单化,发布“选择济南”清单,建立济南市人才数据中心。2.举办“济智汇聚”活动。开展“重点高校山东籍毕业生济南专场对接会”,成立驻济高校高中校友总会联盟,开展“才聚泉城”活动,每年举办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3.提供精准就业指导。成立“驻济高校就业创业工作联盟”,为高校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加盟高校,每年给予最高50万元资金扶持。完善提升济南公共求职招聘网站功能,编制泉城毕业生职业导航书。4.培育市场引才主体。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招才引智作用。世界100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区域或职能总部迁入济南登记注册的,给予优惠政策。开展“泉城伯乐”评选活动,遴选一批引才成效显著的猎头机构给予奖励。5.加大人才金融支持。制定“人才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人才贷”风险补偿资金,鼓励驻济金融机构推出“人才贷”金融产品。设立创业孵化投资基金,创建济南创业创投联盟,设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天使投资基金。6.拓展创新创业平台。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规划建设“齐鲁人才谷”。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扩大市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规模,鼓励区县建设公益性大学生创业孵化载体。7.打造济南海外人才基地。建设海外人才工作站、海外研发机构和孵化器。设立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金,支持海外人才项目来济落地。
三是着眼于留才环境的持续改善,优化提升创新创业公共服务,打造更加温暖的人才生态。1.降低人才落户门槛。专科及以上无落户条件限制,中专交保险可落户,新拟定的落户门槛已全面低于深圳、杭州、南京等同类大城市。实行“网上不见面”智能化落户审批,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快速落户。2.确保人才子女“上好学”。开通人才随迁子女入学快速安置“绿色通道”,市、区建立人才子女优质基础教育“定点储备校”。高层次人才的非本市户籍子女在本市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校,享受本市户籍学生待遇。3.提供温暖住房保障。企业新引进的全日制本科(含)以上学历毕业生,以及驻济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市属事业单位新引进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可享受人才公寓或最长3年租赁住房补贴,其中,本、硕、博补贴标准分别为每月700元、1000元、1500元。符合购房条件的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家庭在济购买首套住房,可分别享受15万、10万的补贴。每年筹集不低于5000套人才公寓。应届高校毕业生可办理期限三年的免费公交地铁卡,市财政予以补贴。4.打造“国际化”人才服务。引进国内外知名学校、教育机构来济合作办学。加快建设国际医院。规划建设国际人才社区。支持用人单位为在济工作的外籍人才购买任期内商业保险。设立签证紧急事务快速通道,缩短签证业务办理时限。
四是着眼于人才发展的趋势变化,全面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积极营造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1.建立考核督办机制。开展人才工作创优争先评选,对在招才引智、人才改革创新、双创平台建设等人才工作中作用突出的企事业单位、中介组织、个人及人才工作者进行表扬奖励。开展全市重视人才工作“好书记”“好局长”评选活动。2.建立人才荣誉激励机制。建立人才荣誉制度。探索建立人才贡献分类奖励制度,对在济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境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国内领军人才、入选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的给予资金奖励。建设人才公园,打造院士广场。3.建立宽容失误免责机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对于顶尖人才引进、人才评审、招才引智等工作中,主动作为、积极担当、勤勉尽责,因敢于担当存在一定争议和失误、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免于追究相关人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