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浦东开发—— 一盘大棋中的重要一步

发稿时间:2019-10-11 10:36:06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作者:黄奇帆

  浦东开发开放,是党中央对外开放这盘大棋中的重要一步。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浦东开发正式起步,给上海带来了划时代发展的一个新起点。诚如小平同志1991年视察上海时所言:“开发浦东影响就大了。它不只是浦东的问题,也是上海发展的问题,更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问题,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这次会议进一步确立了上海“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国家战略地位,即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把上海建设成为中国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从而带动长江经济带实现跨越式发展。

  浦东开发:一盘大棋中的重要一步

  整个上世纪80年代,全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深圳地区都在开发开放的前沿。上海作为老工业基地,是国有经济比较重的一个地方,同时也是国家的财政口袋,整个中央财政的1/4是由上海财政上缴的资金贡献的,上海相当于是改革开放的一个后卫,也因为此,整个80年代,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比较慢。

  邓小平老人家在1990年这个关键的时候,推动了上海的浦东开发。老人家说过,深圳的开放是面对着香港的,珠海的开放是面对着澳门的,厦门的开放是面对着台湾的,而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是面对世界的。在老人家的心目中,浦东的开发开放,是一盘大棋中重要的一步棋。他甚至讲过,浦东的开发开放晚了5年,如果要早一点起步更好。

  上任后的第一个任务

  我于1986年至1990年在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当主任,对全国改革开放、上海经济发展十分关注,有不少思考。记得1990年4月22日,那天是星期天,我接到市委组织部通知,告诉我由朱镕基同志提名、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任命我去浦东开发办任副主任,第二天即去报到。4月23日,我去参加了时任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黄菊召开的浦东开发领导小组会议。会上,我接受了上任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负责把中央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十条政策形成具体的落实文件。这个文件在4月23日的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上予以了通报,并于4月30日向社会公布整个文件,十条政策的全部内容十分简单,就两页纸。

  这十条政策,直白说就是:一是15%企业所得税、10年期两免三减半;二是区内自用物资免进口关税、增值税;三是区内企业内销替代进口,可补税后销售;四是外资搞基础设施,所得税五免五减半;五是外资可办三产,对现行规定不许可的,经批准可办商业、金融;六是外资可办银行及分行、财务公司;七是可办保税区,可从事转口贸易、出口业务;八是区内中资企业也可减免所得税;九是区内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50年至70年;十是新增财税留给浦东新区。另外一条,文件上没写,但中央内部口径允许上海浦东新区搞证券交易所,进行资本市场的探索。

  这些政策,再加上允许办证券交易所的政策,集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十条政策、五大特区的九条政策和特区都没实施的五大政策(外资可以办百货超市,办银行、保险、财务公司,办保税区,办证券交易所和扩大浦东新区五个审批权)于一体。正是由于这些政策特点,记得当时有一天,朱镕基同志对我和同事们说了浦东新区命名的内涵:“新区新区,不叫特区,不特而特,特中有特,比特区还特。”

  这十条政策和落实政策的十份文件,之所以时至今日我仍记忆犹新,是因为在那个时代,这些政策可以说条条都代表了改革开放的内涵,其力度之大,含金量之足,是各种政策文件中罕见的。

  发展面临的问题:首先是钱从哪儿来?

  1990年6月,朱镕基同志带队去香港、新加坡考察,走之前给我们布置任务,要求我们准备好浦东新区如何具体搞开发的方案。在黄菊同志领导下,浦东开发办的同志们准备了陆家嘴、金桥、外高桥三个功能区先行开发的方案。朱镕基同志回来后,和黄菊同志召集了昌基、沙林、我和佳能同志开了个专题会。朱镕基同志听取了我们的汇报后说:同意三个开发区的先行开发方案。结合新加坡裕廊开发区经验,三区起步的头三年要有气势地启动建设,至少需要各投入100亿元人民币以上,长远看要投入100亿美元以上,但市政府没钱,我只能给你们每个区3000万元开办费,实际开发的资金筹措,请你们浦东新区自行想办法。回来后,黄菊同志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我,由我牵头,与有关同志和部门商议拿出具体的筹资方案。

  我用了一周时间,形成了一个三管齐下的找资本金方案。一是按照浦东新区允许搞土地批租的政策,在土地使用权转让中找钱;二是陆家嘴、金桥、外高桥三大开发区公司通过招商引资成立股份制开发公司找钱;三是利用浦东新区开办证券交易所的政策,近水楼台先得月,让三个企业上市融资。三管齐下找到足够的资本金,而有了资本金开发公司就可以从银行贷款融资,进行征地动迁、基础设施开发形成熟地后,再通过土地开发转让,形成三个公司100亿元以上的滚动开发资金。

  除此之外,浦东开发整个面上也采用了多渠道筹资开发的办法,用足用好浦东开发优惠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土地批租、证券市场和金融融资。到2000年,浦东开发的第一个10年,通过土地批租、股票市场、外资、内资及金融机构融资贷款筹集了至少5000亿元以上的开发资金。

  发挥金融作用:建设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

  邓小平同志在听取朱镕基同志关于浦东新区“金融先行、贸易兴市、基础铺路、东西联动”的规划宗旨汇报时,老人家即兴讲了一段振聋发聩的话:“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这个要好多年以后,但是现在就要做起。”当时,我有幸在旁边聆听,受到极大震撼,觉得这段话是世界级的、非常深刻的至理名言,于是就记了下来。

  小平同志这段精辟论述,以历史伟人的思想伟力与远见卓识,道出了四层含义:一是说明了金融在国家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二是指出了推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方法,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要抓好金融这个关键环节;三是提出了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未来的方向,中国人民币最终要走向自由兑换,深刻指出了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是货币自由兑换;四是指出上海应该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希望上海为“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做出贡献。这段话,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对我国经济建设至关重要的金融战略,指明了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其意义极为深远,犹如一粒思想的种子,在我的脑海里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后来我学习金融知识、处理金融事务的思想指引和动力源泉。

  按照小平同志的理论,中国的金融在世界真正有地位,就是中国的人民币能在世界上自由兑换的时候,这是金融强国实现的标志。要知道,1990年、1991年中国的货币根本连贸易项下都没有自由兑换,一切都是管制的。在那个时刻,老人家能够非常深邃地、高瞻远瞩地讲了今后货币要自由兑换,是多么的睿智、有前瞻性!小平同志说了这个话以后5年,到1996年中国人民币在贸易项下实现了自由兑换。

  现在又过去了20多年,中国人民币逐渐国际化,跨境人民币的交易量越来越大,结算量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中国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也有一些国家把我们的货币作为储备货币之一,2015年,人民币加入了SDR。再过二三十年,当有一天人民币在资本项下也能够自由兑换的时候,当有一天人民币不仅成为贸易清算、结算货币,而且成为资本项下自由兑换的货币,成为各个国家的储备货币,成为世界各国货币中的一种锚货币的时候,小平老人家的目标就实现了。

  老人家说,这件事要很长时间,我相信十九大报告提出的2050年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时候,这个货币目标一定能实现。■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