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曾萍:走创新驱动、智能惠民的城乡善治之路

发稿时间:2019-09-24 14:46:09
来源:中国改革网

  编者按:2019年9月21日,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指导,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中共淄博市委联合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推动改革再出发——信息化推动制度创新暨‘淄博实践’现场会”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召开。本文为江西省新余市委副书记、改革办主任曾萍围绕“信息化推进制度创新”的地方实践经验交流内容。


新余市委副书记、市委改革办主任 曾萍


  新余,是“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这里民风淳朴、文化厚重,走出了唐朝江西第一个状元卢肇、北宋江南第一个宰相王钦若、元末明初理学家教育家梁寅、现代国画大师傳抱石和艾滋病“鸡尾酒疗法”发明者、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等众多风云人物。

  新余,属原中央苏区,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生活过的地方,1930年毛泽东在这里主持召开了著名的“罗坊会议”和“兴国调查会”。

  新余,是国务批准设立较早的江西省省辖市,是工业强市、区域小市、山水美市,是全省人口最少、面积最小的设区市,也是财政收入中税收占比和人均财政收入最高的设区市。

  近年来,新余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把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深化民生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走一条创新驱动、智能惠民的城乡善治之路,推动城乡治理上台阶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新余市先后被评为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市、全省综治工作(平安建设)先进市、全省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最高城市,成为跻身2018年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和全面小康指数100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智慧政务便民惠民,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新余是全省“放管服”改革综合试点城市。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全力打造江西“办事最方便”城市,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化。

  政务服务重效率。目前,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大厅进驻单位53个,事项962项,人员301人,居全省前列。市本级已有38个单位签订了窗口首席代办授权委托书,在全省率先实现100%行政许可事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市政务服务大厅实行365天政务服务不打烊,并将延时错时服务向县(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延伸。我市“延时错时预约制”获人社部全国优秀项目奖。市政务服务大厅还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推出统一的无声叫号系统和智能引导系统,实现智能申报、线上审批、自助取证等功能。目前,全市“赣服通”注册人数16.2万人,用户数占我市人口数13.2%,排名全省第一。加快对接国家一体化在线平台,全市35个单位共发布1008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865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最多跑一次”,市本级依申请类事项“一次不跑”“只跑一次”办理率达到96.54%,位居全省前列。新车注册上牌“一链式办理”“一条龙服务”,整个流程办理时限压缩在2小时之内,实现了全省最快。

  政务服务重公平。大数据比对助力脱贫攻坚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取得新突破。2018年,综合运用国办省办信息系统、民政比对中心和市有关部门信息系统,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进行信息比对,发现9大类15000多个具体问题,分级分部门建立问题清单,逐户逐人予以核实,逐条逐项落实整改,及时清退删除300户934人有“七清四严”问题贫困户,新纳入的贫困户做到了应纳尽纳,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确保系准脱贫攻坚的“第一粒纽扣”。与此同时,强化信息系统数据动态管理,累计完成6486个数据问题整改,提高了脱贫攻坚质量。打造了全省首家中介超市网络服务平台,网络超市实现了在线入驻、在线选取、在线跟踪和在线评价,全市“一张网运行”,有力破除了“红顶中介”垄断,有效预防了腐败。今年1一7月,网络超市公开选取了258个中介服务项目,总选取金额1324.69万元,节约资金357万元。

  政务服务重集成。2018年9月,新余市12345 政府服务热线平台一改以往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直接整合全市24 个部门的31 条热线,互联互通11 个单位的13 条热线,一号对外,24 小时多媒体多渠道受理群众诉求。平台设话务中心、分拣中心和多媒体中心,占地面积1750 平方米,工作人员30多人。热线同步设立企业家专线,受理各类型企业在生产经营、招商引资、融资担保、认定审批、优惠政策、补贴政策、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诉求,及企业对政府提出的一些意见建议。12345 政府服务热线,实行集中受理、分类处置、统一协调、各方联动、即时办理、限时办结的工作机制,为群众提供全市域、全方位、全天侯服务。该平台去年9月开通以来,共受理有效诉求54172件,已成功办结53403件,办结率98.58%,市民满意度97.46%,成为政府信任、群众信赖、社会信服的服务平台。

  二、智慧民生贴心暖心,增强群众的幸福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信息化只是工作的手段和支撑,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才是我们推进信息化的初心。

  老有所养舒心。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新余市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全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18.56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5.64%,预计到2020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超过20万人,占人口总数比例将超过18%。在全市7万多73岁以上老年人中,农村老人占六成左右。这些老人尤其是一些留守和空巢老人,由于其子女外出创业、务工,不仅生活无人照料,更缺乏精神慰藉,“养老难”已成为子女的“痛点”、社会的“难点”、基层治理的“热点”。市委决定把破解农民“养老难”作为一项重要民心工程来抓,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农村推进“党建+颐养之家”工作的指导意见》,仅一年多时间,全市413个行政村就建成“颐养之家”736个,惠及老人9138名,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和有需求老人全覆盖。颐养之家重在老有所养,给老人提供一日三餐(自己只需交200元/月)和活动场所,让老人吃得放心,玩得开心,过得舒心。同时,设立视频聊天室,只要工作人员一拔在外务工人员的电话,老人们就可以相约和自己的子女面对面沟通交流。老人们不仅在这里解决一日三餐,还在这里享受着丰富的精神大餐,大家聚在一起拉拉家常,上上学习强国,看看电视节目,唱唱歌,听听戏,种种菜,劳逸结合,其乐融融。为推进医养结合,在颐养之家旁边,全市建起410家村级晓康诊所,为每位老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定期为老人免费体检,每次检查情况都记录在案。与此同时,在城市养老方面,我市被列为第三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通过政府公开招标,引进第三方机构建立了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中心和25个社区服务站,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于今年2月27日,正式开启了“互联网+线上线下智慧养老”的居家养老服务,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紧急救援、健康管理、生活照料、电话医生、远程医疗等居家养老服务,线上线下服务总量达3600余人次。与此同时,我市还大力培育陈香颐养智慧社区、银河园、乐晚晴养老等本土化智慧居家养老品牌,为入会老人提供集医疗、膳食、养生、娱乐、保洁为一体的智慧养老服务,“互联网+智慧养老”产业正在我市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势头。

  学有所教称心。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未来。我们充分利用人口基础数据库、房产数据和水电使用数据,确定适龄新生在全市的分布情况,科学划片入学,确保学生就近入学,又不造成个别学校过分拥堵。同时,在城区,实行教师编制动态管理和学区改革,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数据比对,科学调配教师按需流动。在乡村,启动“互联网+专递课堂”行动,建立网络支教工作机制,发动城市教师帮助农村教学点开足开齐音乐、美术、英语等国家规定课程,有效解决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缺师少教、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课的问题,实现了互联网+条件下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提升了农村学校的开课率和教育质量。2019年上半年,全市农村教学点音乐美术等开课率达87%以上。

  病有所医放心。医疗信息化事关千家万户,涉及全人口、全生命周期,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我们以推进城市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为动力,大力推进智慧医疗。我市为江西省居民电子健康卡第一批试点单位,今年底前大部分乡镇以上的卫生院都将完成院内系统软硬件设施设备等应用环境改造,实现以电子健康卡实名挂名、诊疗、检查、查询、审核、住院、结算等就诊环节一卡通,成为全省最早完成对接的地市。目前,我市形成了以电子健康卡为联结的全民健康数据中心,建设了以电子健康卡为凭证的“健康新余”(微信公众号、APP)应用,老百姓能比较方便享受家庭医生签约、预约挂号、医疗服务、医疗信息查询等服务,医生能实时掌握管理服务对象的医疗信息、公共卫生、签约服务动态,最终达到线上线下信息互通、操作同步、业务协同的效果。

  三、智慧综治护佑平安,增强群众的安全感

  安全重于泰山。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确保一方平安的必然要求,也是城乡治理创新的重中之重。

  社区安详是平安之基。社区是城市的单元,居民是城市的主人。我市把社区数字化平台建设作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连续3年将其纳入全市政革创新重点项目,安排市财政投入1000万元,用于平台软件开发和系统部署,通过整合政府各部分业务系统和数据资源,建立了覆盖社区居民的数字化综合服务管理系统,下设便民办事、公众服务、社会管理网格化三个子系统,形成了面向群众、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服务管理新格局,打通了服务社区居民的“最后一公里”,促进了社区服务管理的现代化。目前,已建成全市统一的社区专题基础数据库,采集储存20余个部门、181个大类、5.05亿条数据,为政府的大数据应用提供了支撑。社区数字化平台的三个子系统便民办事服务事项达89项,咨询事项205项,涉及民政、人社、卫健、公安、工会、房管等10个部门或单位,累计受理事项36910件,办结35150件,办结率95%;公众服务内容涵盖了网上办事、查询缴费、智慧出行、公益服务等七大板块;网格管理大大缩短了社会事件的响应时间,为构建“和谐社区、智慧社区”夯实了基础。

  学校安宁是平安之要。幼儿上学接送安全是家长最揪心的事。我们把校车安全管理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对全市224辆校车全部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升级,通过安装在车辆中的各种传感器和高清摄像头,不仅能实时釆集和上传详细视频信息,实现限载、限速报警等功能,而且可以纠正司机违规驾驶行为,督促司机规范行驶。家长只要下载手机APP或者扫一扫平台的微信号,就能在手机上搜索车牌号查询到校车的行驶轨迹,并随时随地掌握孩子上下车状况。校车是不是按线路行驶、有没有超速,校车管理者一目了然。同时,学生有没有系安全带,坐车行为规不规范,后台都会有纪录,并发送提醒信息到校车管理者的手机上。智慧校车管理系统运营以来,共监测超速、超员、乘车不规范等违规行为3482起,避免交通事故35起,24所幼儿园被通报批评,短信提醒15850条,其中不规范行为短信劝导3482条,极大减少了超速、超载、违规驾驶等现象,有效地确保了学生乘车安全,受到了广大家长的普遍称赞。目前,智慧校车管理系统已在省内外推广。

  社会安定是平安之本。针对群众反映电动车、摩托车失盗率高,影响群众安全感的问题,我市实施了智慧电摩防盗系统。该系统具有“定位追踪、位移告警,远程控制,轨迹回放”的功能,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科技保障、安全防盗”的原则,由政府买单,群众免费安装。目前,覆盖电摩近2万辆,预防被盗近千起,成功追回300起,电摩失盗率同比下降60%以上,有效保护了群众财产,较好地提升了公众安全感。为加强社会稳控,我市在全省较早实施了“智慧天网”工程,共安装视频监控点5134个,卡口281套,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全市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信息化平台552个,按照9+X模块统一要求,开展了综治组织及综合业务、实有人口、特殊人群、重点青少年、“两新组织”、社会治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校园及周边安全、护路护线等各类基础信息的实时采集、动态录入,实现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员五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化联网,有效提升了全市矛盾纠纷化解的成功率。2019年1至8月,全市通过矛盾纠纷信息化平台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035件,化解成功2028件,成功率为99.7%,其中突出矛盾纠纷14件,化解成功13件,成功率为92.9%。

  我市在信息惠民方面,总体上处于探索阶段,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面临着顶层设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建设投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数据资源壁垒需要进一步打破等诸多难题。所幸有部委领导给我们指点迷径,有兄弟省市尤其是“淄博实践”为我们提供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将博釆众长,奋起直追,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新余特色的城乡善治之路,为共绘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工小美”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