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阅读是提升农村教育有效途径

发稿时间:2019-08-19 14:45:07
来源:中国教育报

  结合在贫困地区的调研情况,一定要重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只有教育跟上了,才能激发出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增强贫困群体的持续发展能力,贫困家庭才有希望“转运”,对未来的日子有奔头、有盼头。教育扶贫就是在营造扶志与扶智的环境,给钱给物只能解决贫困家庭一时的问题,且容易导致养懒汉现象发生。而转变一些贫困人群的“等靠要”观念,需要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这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综上,我认为要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西部农村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问题。近年来,西部整体教育水平有所发展,但农村教育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图书馆建设不够理想。大部分学校是没有专人管理图书的,老师们也不了解什么年龄阶段的学生应该读什么样的图书,更谈不上指导的问题。而阅读的问题实际上是教育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对此,要进一步实施农村中小学图书标准化工程,研制适合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我们提出要建立专门针对中国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图书馆的推荐书目,真正把最经典的书、最值得孩子读的书推荐到学校,保证最好的书给农村的孩子看,最好的图书进入农村学校。加强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还要根据不同学校的规模,设置专兼职结合的图书管理员岗位。我们要鼓励引导社会公益组织和民间团体捐赠优秀图书,培训阅读推广人,开展阅读活动。图书馆的问题解决了,把西部地区孩子对阅读的兴趣点燃了,比起好老师的作用都不逊色。

  第二,关注西部特殊儿童的教育保障问题。我们知道,未入学残障儿童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农村地区,因此要结合教育扶贫,贯彻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而融合教育提升计划,重点推进普通学校的特教资源建设和特教教师的配置,具有积极的意义。对此,要严格界定送教上门的标准,针对不同残疾儿童的类别和程度,建立由教育、心理康复、社会工作等专家组成的残疾人教育委员会,落实一人一案。对残疾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确认,什么样的人可以送教、什么样的人应该送教、什么样的人送教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这些都要进一步加以规范。健全送教上门的“四个一”,为规范送教上门工作,明确建立健全配套的资源和制度。细化特教生均公用经费的使用细则,把送教上门的适龄残障儿童纳入学籍管理,足额拨付相应的生均公用经费。此外,还要指导各地制定出台特教生均公用经费的使用细则,统筹考虑送教上门产生的交通、误餐等费用和相关的教师津补贴、绩效等,加强对送教上门的保障力度。

  第三,加大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力度,大力发展农村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离农村贫困人口和底层打工族最近、最能直接提升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的教育类型。对于贫困家庭子女来说,受到好教育,全家都会有希望;而一个人有好工作,全家都会脱贫。因此,好的职业教育可说是一条快捷的脱贫之路。在脱贫攻坚中,职业教育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必须大有作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合适的职业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职业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有效的路径。让所有贫困者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改变自己的命运,为自己也为下一代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