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视规模扩张,重视资源消耗,调整到更加重视内涵、质量、服务、效率和费用的控制,这次对医疗机构发展方式的重塑和再调整,将彻底砍掉医疗机构逐利的“左膀右臂”,切断医院和医生对“开药增收”的依赖。如果说2017年的改革全面取消了药品加成,药品费用显著降低,医疗服务价格更加合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增长近30%,受到群众广泛欢迎,那么这一轮改革全面取消耗材加成,降低耗材费用,对患者无疑是更大的利好。在全国医改步伐普遍提速的大背景下,北京及时推动相关改革,充分利用药品价格下降带来的空间,改革医疗机构补偿机制、规范调整医疗服务,打造政策“组合拳”,彰显了首善标准和首都担当。
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医用耗材贵是一段时间以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涉及利益和改革难度某种程度上比药品还要大。2017年的医药联动综合改革,调整了435项医疗服务价格,但还有很多仍是上世纪末的版本。这次改革一次性调整了几千项医疗服务价格,可谓“釜底抽薪”,能够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格。与此同时,复诊预约、“一站式”多学科门诊、日间手术、增加下午出诊医生、改善急救服务、缓解医院周边交通拥堵等,也都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改革的范围越大,效果就越显著。从短期看,通过医保报销政策的配合,这些调整不会显著增加患者负担。长期看,这些调整有利于扭转医院靠检查和耗材盈利的导向,让医疗行为更加理性,为患者节约更多费用。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医改是系统工程,难以一蹴而就。既高屋建瓴擘画蓝图、做好顶层设计,又循序渐进、狠抓落实,做到统筹兼顾、蹄疾步稳,我们必能为破解这道世界性难题贡献更多“北京智慧”。大幕已经拉开,我们期待改革能够平稳顺利推进,让医院进一步回归公益性,让医务人员更有尊严地工作,让患者更安心更舒适地看病就医。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