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送欢乐 下基层”慰问演出在安徽铜陵举行。新华社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彰显了党中央对文化文艺界、哲学社会科学界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做好培根铸魂工作。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不能迷失方向,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文艺不能沾满了铜臭气,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文化文艺界、哲学社会科学界要“勇于回答时代课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文化文艺创作要守正创新。我们要明方向、正导向,转作风、树新风,出精品、育人才,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新担当,就要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要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红色文化之正,要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正。只有在守正基础上,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才是有生命力的创新。
文化文艺创作要表现时代的精神图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希望大家深刻反映70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这一重要论述彰显了我们党对文化文艺工作重要意义的深刻把握,是我们党对文艺“为了谁”的价值基点的再次重申,是我们党对文化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待。文化文艺创作要表现时代的精神图谱,勇攀文艺高峰,精品奉献人民,要成为文化文艺工作者的自觉追求。要让文化文艺工作者的身影活跃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在深化改革的最前沿、在普通劳动者的生产生活中。
好的文艺作品要植根于人民。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人民是生动故事的创造者,也是精彩艺术的酿造者。文化文艺创作要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好的作品要植根于文化文艺工作者对人民的感情,这种情感伪装不来,移植不了,更改编不成。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文艺作品要追求作品的精神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大家理应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要坚守高尚职业道德,多下苦功、多练真功,做到勤业精业。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尊自重、自珍自爱,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
培根铸魂,绝不能见物不见人。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文化文艺工作者应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和弘扬者,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和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以实际行动诠释什么是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